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18
导入 新课: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竟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提问:从徐悲鸿的身上,你觉得他的成功除了坚实的基本功外,还有什么重要条件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录像,感受一下什么是民族自尊心。
录像:《香港回归》
师: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就会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欢欣鼓舞,为祖国遭人欺凌而奋起抗争;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才能不卑不亢,不会对任何大国表现丝毫的奴颜媚骨。那么,对我们个人来说,自尊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它呢?
一、快乐的自尊(板书)
学生填写:
父母喜欢你,老师欣赏你,你的感受是( );反之( )。
你是班干部,威信很高,你的感受是( );反之( )。
你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你的感受是( );反之( )。
你自认为长得不好看,同学也因为你的丑嘲笑你,你的感受是( );同学鼓励你,你的感受是( )
学生分析:为什么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高兴?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就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
师: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重维护这一尊严。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人们不仅需要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要在言行上约束自己,同时不容许别人歧视与侮辱,还期望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这是自尊心的表现。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生举例:你觉得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师:从同学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的价值得到肯定的时候,当我们的缺点被别人包容的时候,我们就会充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
二、知耻与自尊(板书)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有耻”是第一要。这里的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在孔子的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
知耻是道德的范畴,是道德的实现方式和保证,也是一种心理防范。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与道德准则不相符时,就应有一种羞耻感,有了这种羞耻感,自己才能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选择。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羞耻之心,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举例说明。
师:在动物中,只有人会有羞耻感,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之一。但在物欲横流的世态中,有的人羞耻感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使道德逐渐旁落,直到触犯法律成为罪犯。现在有一种变调,那就是不知什么是羞耻而应当禁止。当一些人大慷集体之慨,搞权钱交易,行贿受贿时,没有那么多人感到义愤了,认为反正钱是集体或国家的,能弄到手也是一种本事。有的人看到别人出门以车代步、小蜜相随,每天奔波于饭局、牌局、舞局,在灯红酒绿中潇洒,不去恨搞腐败的行为,而认为自己没本事,甚至产生了一种“渴望腐败”的心理,这真是一种悲哀。这样的两种人都该感到羞耻,应用“行己有耻”反思一下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的规范。
一些贪污受贿者被查处后,在悔过时大都会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他们大都是在经过“第一次”心里忐忑的艰难选择后,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才逐步走向犯罪的。如果在当初就能以“不畏人知畏己知”自省自己,感到自己的行为是羞耻的,那么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不会有以后“落马”、丢官乃至丢了性命了。
所以,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不知羞耻的人,就永远不会有自尊。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深渊。
学生阅读教材上“耻辱戒指”和“格林尼亚”两个小故事,谈谈自己的感想。
师:从这两个故事中,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做人要有羞耻之心,它可以使我们改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完善自己,并帮助我们取得成功。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不足,都会犯错误,当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时,有自尊心的人会怎样做呢?如果丧失了自尊心的人又会怎样做呢?
有位同学因为学习成绩总也不好,别人又老笑话自己笨,于是开始逃学,以躲避这个环境。结果自然是学习比以前更差,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
提问:你怎么看待这位同学的做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师: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我们没有聪明的天资,但我们可以用勤奋与方法去弥补。明末清初有一位学者叫彭端淑,他给儿子和侄儿们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即使我的天资愚钝,才能平庸,不如别人,但是我每天坚持学习,毫不懈怠,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到那时候也就不觉得愚钝和平庸了。即使我的天资聪明,才思敏捷,加倍地高于别人,但是我把这些天资和才能都丢开不用,那么,我和愚钝平庸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生中,曾参是以愚拙出名的。可是孔子的学业,最后却靠曾参传了下来。这样说来,聪明和愚钝的作用,哪里是一成不变的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优点,给自己一些信心,同时要积极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我们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尊。
三、虚荣与自尊(板书)
图片:她做得对吗?(见媒体素材)
提问:图片中的女孩只因别人的一句话而盲目减肥,摧残自己的身体,最终住进了医院。她的这种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呢?
引导学生分析女孩的做法不是自尊的表现,而是虚荣心在作怪。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虚荣有关,比如:互相攀比穿名牌;骑高档自行车;比头饰、书包、手机、家世等等。
(教师也可以将这部分设计成小品表演,比如,小东看到别的男同学骑的是漂亮的山地车,回家就大闹,要求父母也给自己买一辆,却不知道考虑父母的收入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或者,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有手机,自己也买了一个,也不管用处大不大;看到别人的手机款式新颖,便把自己用了没有多久的手机也淘汰了;再比如,有的同学放学时看到别人的父母衣着光鲜,就羞于向大家介绍自己衣着朴素的家长,甚至躲着走,不愿承认那是自己的家人。有的甚至吹嘘自己有高贵的血统、有如何如何的亲戚。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排演莫泊桑《项链》中的片段。)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人酿成大错,为了满足虚荣去偷盗、去贪污。比如:
案例:从“公款虚荣”到“无期徒刑”
贪污公款打羊胎素美容、穿几千元一套的衣服扮靓、金银套颈玉石缠身、开“宝马”入楼堂馆所……顺德市建国以来最大的贪污“大王”张娟,因爱慕虚荣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日前,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张娟原为顺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检务收费员。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她利用负责向进出口报验单位收商品检验费的职务便利,采取向被收款单位出具写有实际商品检验费金额的收据联,而变更检验收费收据的记账联、存根联的内容,写少收费金额,从中侵吞差额的手段,共作案675次,共侵吞检验费差额人民币270多万元,用于买车、买房等个人消费。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自尊不是虚荣,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尊的含义,了解了人必须有知耻之心,这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自尊不是虚弱,两者要区分开来。
导入 新课: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竟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提问:从徐悲鸿的身上,你觉得他的成功除了坚实的基本功外,还有什么重要条件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录像,感受一下什么是民族自尊心。
录像:《香港回归》
师: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就会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欢欣鼓舞,为祖国遭人欺凌而奋起抗争;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才能不卑不亢,不会对任何大国表现丝毫的奴颜媚骨。那么,对我们个人来说,自尊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它呢?
一、快乐的自尊(板书)
学生填写:
父母喜欢你,老师欣赏你,你的感受是( );反之( )。
你是班干部,威信很高,你的感受是( );反之( )。
你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你的感受是( );反之( )。
你自认为长得不好看,同学也因为你的丑嘲笑你,你的感受是( );同学鼓励你,你的感受是( )
学生分析:为什么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高兴?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就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
师: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重维护这一尊严。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人们不仅需要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要在言行上约束自己,同时不容许别人歧视与侮辱,还期望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这是自尊心的表现。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生举例:你觉得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师:从同学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的价值得到肯定的时候,当我们的缺点被别人包容的时候,我们就会充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
二、知耻与自尊(板书)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有耻”是第一要。这里的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在孔子的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
知耻是道德的范畴,是道德的实现方式和保证,也是一种心理防范。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与道德准则不相符时,就应有一种羞耻感,有了这种羞耻感,自己才能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选择。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羞耻之心,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举例说明。
师:在动物中,只有人会有羞耻感,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之一。但在物欲横流的世态中,有的人羞耻感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使道德逐渐旁落,直到触犯法律成为罪犯。现在有一种变调,那就是不知什么是羞耻而应当禁止。当一些人大慷集体之慨,搞权钱交易,行贿受贿时,没有那么多人感到义愤了,认为反正钱是集体或国家的,能弄到手也是一种本事。有的人看到别人出门以车代步、小蜜相随,每天奔波于饭局、牌局、舞局,在灯红酒绿中潇洒,不去恨搞腐败的行为,而认为自己没本事,甚至产生了一种“渴望腐败”的心理,这真是一种悲哀。这样的两种人都该感到羞耻,应用“行己有耻”反思一下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的规范。
一些贪污受贿者被查处后,在悔过时大都会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他们大都是在经过“第一次”心里忐忑的艰难选择后,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才逐步走向犯罪的。如果在当初就能以“不畏人知畏己知”自省自己,感到自己的行为是羞耻的,那么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不会有以后“落马”、丢官乃至丢了性命了。
所以,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不知羞耻的人,就永远不会有自尊。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深渊。
学生阅读教材上“耻辱戒指”和“格林尼亚”两个小故事,谈谈自己的感想。
师:从这两个故事中,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做人要有羞耻之心,它可以使我们改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完善自己,并帮助我们取得成功。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不足,都会犯错误,当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时,有自尊心的人会怎样做呢?如果丧失了自尊心的人又会怎样做呢?
有位同学因为学习成绩总也不好,别人又老笑话自己笨,于是开始逃学,以躲避这个环境。结果自然是学习比以前更差,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
提问:你怎么看待这位同学的做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师: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我们没有聪明的天资,但我们可以用勤奋与方法去弥补。明末清初有一位学者叫彭端淑,他给儿子和侄儿们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即使我的天资愚钝,才能平庸,不如别人,但是我每天坚持学习,毫不懈怠,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到那时候也就不觉得愚钝和平庸了。即使我的天资聪明,才思敏捷,加倍地高于别人,但是我把这些天资和才能都丢开不用,那么,我和愚钝平庸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生中,曾参是以愚拙出名的。可是孔子的学业,最后却靠曾参传了下来。这样说来,聪明和愚钝的作用,哪里是一成不变的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优点,给自己一些信心,同时要积极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我们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尊。
三、虚荣与自尊(板书)
图片:她做得对吗?(见媒体素材)
提问:图片中的女孩只因别人的一句话而盲目减肥,摧残自己的身体,最终住进了医院。她的这种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呢?
引导学生分析女孩的做法不是自尊的表现,而是虚荣心在作怪。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虚荣有关,比如:互相攀比穿名牌;骑高档自行车;比头饰、书包、手机、家世等等。
(教师也可以将这部分设计成小品表演,比如,小东看到别的男同学骑的是漂亮的山地车,回家就大闹,要求父母也给自己买一辆,却不知道考虑父母的收入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或者,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有手机,自己也买了一个,也不管用处大不大;看到别人的手机款式新颖,便把自己用了没有多久的手机也淘汰了;再比如,有的同学放学时看到别人的父母衣着光鲜,就羞于向大家介绍自己衣着朴素的家长,甚至躲着走,不愿承认那是自己的家人。有的甚至吹嘘自己有高贵的血统、有如何如何的亲戚。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排演莫泊桑《项链》中的片段。)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人酿成大错,为了满足虚荣去偷盗、去贪污。比如:
案例:从“公款虚荣”到“无期徒刑”
贪污公款打羊胎素美容、穿几千元一套的衣服扮靓、金银套颈玉石缠身、开“宝马”入楼堂馆所……顺德市建国以来最大的贪污“大王”张娟,因爱慕虚荣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日前,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张娟原为顺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检务收费员。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她利用负责向进出口报验单位收商品检验费的职务便利,采取向被收款单位出具写有实际商品检验费金额的收据联,而变更检验收费收据的记账联、存根联的内容,写少收费金额,从中侵吞差额的手段,共作案675次,共侵吞检验费差额人民币270多万元,用于买车、买房等个人消费。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自尊不是虚荣,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尊的含义,了解了人必须有知耻之心,这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自尊不是虚弱,两者要区分开来。
导入 新课: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竟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提问:从徐悲鸿的身上,你觉得他的成功除了坚实的基本功外,还有什么重要条件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录像,感受一下什么是民族自尊心。
录像:《香港回归》
师: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就会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欢欣鼓舞,为祖国遭人欺凌而奋起抗争;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才能不卑不亢,不会对任何大国表现丝毫的奴颜媚骨。那么,对我们个人来说,自尊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它呢?
一、快乐的自尊(板书)
学生填写:
父母喜欢你,老师欣赏你,你的感受是( );反之( )。
你是班干部,威信很高,你的感受是( );反之( )。
你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你的感受是( );反之( )。
你自认为长得不好看,同学也因为你的丑嘲笑你,你的感受是( );同学鼓励你,你的感受是( )
学生分析:为什么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高兴?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就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
师: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重维护这一尊严。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人们不仅需要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要在言行上约束自己,同时不容许别人歧视与侮辱,还期望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这是自尊心的表现。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生举例:你觉得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师:从同学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的价值得到肯定的时候,当我们的缺点被别人包容的时候,我们就会充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
二、知耻与自尊(板书)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有耻”是第一要。这里的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在孔子的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
知耻是道德的范畴,是道德的实现方式和保证,也是一种心理防范。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与道德准则不相符时,就应有一种羞耻感,有了这种羞耻感,自己才能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选择。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羞耻之心,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举例说明。
师:在动物中,只有人会有羞耻感,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之一。但在物欲横流的世态中,有的人羞耻感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使道德逐渐旁落,直到触犯法律成为罪犯。现在有一种变调,那就是不知什么是羞耻而应当禁止。当一些人大慷集体之慨,搞权钱交易,行贿受贿时,没有那么多人感到义愤了,认为反正钱是集体或国家的,能弄到手也是一种本事。有的人看到别人出门以车代步、小蜜相随,每天奔波于饭局、牌局、舞局,在灯红酒绿中潇洒,不去恨搞腐败的行为,而认为自己没本事,甚至产生了一种“渴望腐败”的心理,这真是一种悲哀。这样的两种人都该感到羞耻,应用“行己有耻”反思一下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的规范。
一些贪污受贿者被查处后,在悔过时大都会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他们大都是在经过“第一次”心里忐忑的艰难选择后,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才逐步走向犯罪的。如果在当初就能以“不畏人知畏己知”自省自己,感到自己的行为是羞耻的,那么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不会有以后“落马”、丢官乃至丢了性命了。
所以,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不知羞耻的人,就永远不会有自尊。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深渊。
学生阅读教材上“耻辱戒指”和“格林尼亚”两个小故事,谈谈自己的感想。
师:从这两个故事中,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做人要有羞耻之心,它可以使我们改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完善自己,并帮助我们取得成功。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不足,都会犯错误,当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时,有自尊心的人会怎样做呢?如果丧失了自尊心的人又会怎样做呢?
有位同学因为学习成绩总也不好,别人又老笑话自己笨,于是开始逃学,以躲避这个环境。结果自然是学习比以前更差,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
提问:你怎么看待这位同学的做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师: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我们没有聪明的天资,但我们可以用勤奋与方法去弥补。明末清初有一位学者叫彭端淑,他给儿子和侄儿们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即使我的天资愚钝,才能平庸,不如别人,但是我每天坚持学习,毫不懈怠,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到那时候也就不觉得愚钝和平庸了。即使我的天资聪明,才思敏捷,加倍地高于别人,但是我把这些天资和才能都丢开不用,那么,我和愚钝平庸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生中,曾参是以愚拙出名的。可是孔子的学业,最后却靠曾参传了下来。这样说来,聪明和愚钝的作用,哪里是一成不变的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优点,给自己一些信心,同时要积极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我们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尊。
三、虚荣与自尊(板书)
图片:她做得对吗?(见媒体素材)
提问:图片中的女孩只因别人的一句话而盲目减肥,摧残自己的身体,最终住进了医院。她的这种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呢?
引导学生分析女孩的做法不是自尊的表现,而是虚荣心在作怪。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虚荣有关,比如:互相攀比穿名牌;骑高档自行车;比头饰、书包、手机、家世等等。
(教师也可以将这部分设计成小品表演,比如,小东看到别的男同学骑的是漂亮的山地车,回家就大闹,要求父母也给自己买一辆,却不知道考虑父母的收入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或者,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有手机,自己也买了一个,也不管用处大不大;看到别人的手机款式新颖,便把自己用了没有多久的手机也淘汰了;再比如,有的同学放学时看到别人的父母衣着光鲜,就羞于向大家介绍自己衣着朴素的家长,甚至躲着走,不愿承认那是自己的家人。有的甚至吹嘘自己有高贵的血统、有如何如何的亲戚。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排演莫泊桑《项链》中的片段。)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人酿成大错,为了满足虚荣去偷盗、去贪污。比如:
案例:从“公款虚荣”到“无期徒刑”
贪污公款打羊胎素美容、穿几千元一套的衣服扮靓、金银套颈玉石缠身、开“宝马”入楼堂馆所……顺德市建国以来最大的贪污“大王”张娟,因爱慕虚荣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日前,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张娟原为顺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检务收费员。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她利用负责向进出口报验单位收商品检验费的职务便利,采取向被收款单位出具写有实际商品检验费金额的收据联,而变更检验收费收据的记账联、存根联的内容,写少收费金额,从中侵吞差额的手段,共作案675次,共侵吞检验费差额人民币270多万元,用于买车、买房等个人消费。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自尊不是虚荣,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尊的含义,了解了人必须有知耻之心,这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自尊不是虚弱,两者要区分开来。
二、知耻与自尊(板书)
1、(板书)什么是知耻?人为什么应该知耻?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有耻”是第一要。这里的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在孔子的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
知耻是道德的范畴,是道德的实现方式和保证,也是一种心理防范。是指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与道德规范、准则的要求不相符时,所产生的一种感到不安、惭愧、羞耻的心理状态。人必须要有羞耻之心,有了这种羞耻感,自己才能在为与不为、做与不做之间做出选择。所以,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不知羞耻的人,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自尊,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深渊。
2、教师提问:(板书)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羞耻之心,会出现什么后果?(学生举例说明,教师归纳分析)
在动物中,只有人会有羞耻感,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之一。但在物欲横流的世态中,有的人羞耻感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使道德逐渐旁落,直到触犯法律、成为罪犯。现在有一种变调,那就是不知什么是羞耻而应当禁止。当一些人大慷集体之慨,搞权钱交易,行贿受贿时,没有那么多人感到义愤了,认为反正钱是集体或国家的,能弄到手也是一种本事;有的人看到别人出门以车代步、美人相随,每天奔波于饭局、牌局、舞局,在灯红酒绿中潇洒,不去恨搞腐败的行为,而认为自己没本事,甚至产生了一种“渴望腐败”的心理,这真是一种悲哀。这样的两种人都该感到羞耻,应用“行己有耻”反思一下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的规范。 一些贪污受贿者被查处后,在悔过时大都会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他们大都是在经过“第一次”心里忐忑的艰难选择后,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才逐步走向犯罪的。如果在当初就能以“不畏人知畏己知”自省自己,感到自己的行为是羞耻的,那么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不会有以后“落马”、丢官乃至丢了性命了。
所以,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不知羞耻的人,就永远不会有自尊。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深渊。
3、(板书)学生阅读教材上第六页的“耻辱戒指”和“格林尼亚”两个小故事,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师分析:同学们,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都意识到了做人要有羞耻之心,它可以使我们改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完善自己,并帮助我们取得成功。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不足,都会犯错误,当我们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时,有自尊心的人会怎样做呢?如果丧失了自尊心的人又会怎样做呢?
4、(板书)在培养自尊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1)有位同学因为学习成绩总也不好,别人又老笑话自己笨,于是开始逃学,以躲避这个环境。结果自然是学习比以前更差,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提问:你怎么看待这位同学的做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讲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学往往只看到自身存在的缺点找不到优点而引发自卑情绪,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失去信心。其实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对人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2)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我们没有聪明的天资,但我们可以用勤奋与方法去弥补。明末清初有一位学者叫彭端淑,他给儿子和侄儿们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即使我的天资愚钝,才能平庸,不如别人,但是我每天坚持学习,毫不懈怠,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到那时候也就不觉得愚钝和平庸了。即使我的天资聪明,才思敏捷,加倍地高于别人,但是我把这些天资和才能都丢开不用,那么,我和愚钝平庸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生曾参是以愚拙出名的。可是孔子的学业,最后却靠曾参传了下来。这样说来,聪明和愚钝的作用,哪里是一成不变的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优点,给自己一些信心,同时要积极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我们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尊。
三、虚荣与自尊(板书)(组织学生阅读讨论课本P8页插图上面的内容并回答课本的问题)
1、教材P8页插图故事:(板书)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呢?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插图故事这三个学生的做法不是自尊的表现,而是虚荣心在作怪。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虚荣有关,比如:互相攀比穿名牌;骑高档自行车;比头饰、书包、手机、家世等等。(教师也可以将这部分设计成小品表演,比如,小东看到别的男同学骑的是漂亮的山地车,回家就大闹,要求父母也给自己买一辆,却不知道考虑父母的收入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或者,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有手机,自己也买了一个,也不管用处大不大;看到别人的手机款式新颖,便把自己用了没有多久的手机也淘汰了;再比如,有的同学放学时看到别人的父母衣着光鲜,就羞于向大家介绍自己衣着朴素的家长,甚至躲着走,不愿承认那是自己的家人。有的甚至吹嘘自己有高贵的血统、有如何如何的亲戚。)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人酿成大错,为了满足虚荣去偷盗、去贪污。比如:
案例:从“公款虚荣”到“无期徒刑”
贪污公款打羊胎素美容、穿几千元一套的衣服扮靓、金银套颈玉石缠身、开“宝马”入楼堂馆所……顺德市建国以来最大的贪污“大王”张娟,因爱慕虚荣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日前,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张娟原为顺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检务收费员。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她利用负责向进出口报验单位收商品检验费的职务便利,采取向被收款单位出具写有实际商品检验费金额的收据联,而变更检验收费收据的记账联、存根联的内容,写少收费金额,从中侵吞差额的手段,共作案675次,共侵吞检验费差额人民币270多万元,用于买车、买房等个人消费。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自尊不是虚荣,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
2、(板书)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危害?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板书)
虚荣心强的人,常常把对个人名誉和利益是否有好处,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动力,总是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别人有一点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自己失去了所谓的自尊,就受不了了。这种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我们酿成大错,为了满足虚荣去偷盗、去贪污等违法犯罪。虚荣心强的人,还往往容易产生一种妒忌心理,即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
2、(板书)什么是嫉妒?嫉妒有什么危害?
妒忌心理,是指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对才能、名誉、地位和处境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妒忌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的基础上,总是希望别人不如自己,甚至会不择手段的对别人搞破坏。这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的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危害。
3、(板书)自尊与虚荣的区别有哪些?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的爱护的心理。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虚荣心强的人,常常把对个人名誉和利益是否有好处,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动力,总是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别人有一点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自己失去了所谓的自尊,就受不了了。
比较: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需要的是虚荣、妒忌心强的人,还是有上进心的自尊自信的人呢?
教学小结:在这个框题,我们学习了自尊的含义,了解了人必须有知耻之心,这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自尊不是虚荣,要把两者区分开来。
课堂练习:(也可参考精讲精析第2页到第3页的练习题)
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自尊的表现有( )
A.说谎 B.逃避责任 C.假公济私 D.阳奉阴违
2、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重。”由此可见( )
A.能自尊的人,知道尊重别人 B.能自尊的人,必须尊重别人,但可以不尊重自己
C.要受人尊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尊重他人 D.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3、一位老船长带着一个年轻水手出海。结果离岸后没多久船就触礁沉没了,两个人都紧紧地抓住木版而没有沉下去。年轻的水手开始大声呼救,希望岸上的人能听见。老船长就骂年轻的水手说:“小声一点!不小心的的话,人家会听到的!”这说明( )
A.老船长自尊心作祟,觉得这样是很丢脸的事 B.年轻水手呼救的方式不对
C.老船长爱慕虚荣,过于爱面子 D.老船长相信自己能自救
作业 :
课本P7页表格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断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2、知识目标: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3、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自尊的含义,认识到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通过亲身体验,不断尝试自尊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自尊的含义,认识到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通过亲身体验,不断尝试自尊带来的快乐。
【知识链接】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竟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解说:《神舟七号,带着梦想起飞》在全国人民的关注和企盼下,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5日21时10分发射升空。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任务后,于9月28日安全返回地面。这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胜利,再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这是中国在2008这个不平凡年份送给世界的又一个惊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又一次绽放出的光芒。“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全球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振奋、感到自豪。许多人情不自禁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欢呼雀跃。
▲解说:《北京奥运、百年圆梦》从19xx年10月天津南开大学的师生们被激发出“中国什么时候才能举办奥运会”这个梦想到XX年8月24日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我们走过了整整1XX年的追梦旅程。204个国家11468名运动员参加,132次创造85项奥运会记录和43次创38项世界记录,场馆、奥运村、交通运输和赛事组织得到一致的高度赞扬,中国以金牌数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100枚奥运奖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的北京奥运会必将铭刻在奥运历史上,必将永远铭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16天浓缩五千年。北京的微笑已印在奥林匹克的记忆中,让世界读懂中国,我们努力了解国门之外的世界,触摸到整个世界的脉搏“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解说:《奥运健儿、扬威温哥华》XX年2月13日至3月1日,第二十一届冬奥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经过16天的大战,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摘取了5枚金牌、2枚银牌和4枚铜牌,金牌数、奖牌数分别创、平历史最好成绩。其中短道速滑女队表现最为出色,她们一举包揽了500米、1000米、1500米和3000米接力全部四枚金牌,队长王濛更是勇夺三金,成为本届冬奥会的多金王。
花样滑冰项目上,中国队同样取得了历史突破,申雪/赵宏博携手18年后和队友庞清/佟健包揽了双人滑前两名,打破了中国花滑冬奥会无金的坚冰。此外,女子冰壶摘铜、女子单板滑雪u型池获得第四,均是中国代表团的历史最好成绩。
▲解说:《国庆盛典一首继往开来的壮丽史诗》共和国迎来第14次盛大阅兵。大阅兵共展示56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14个,装备方队30个,空中梯队12个。参阅人员超过8000人,参阅装备500余台,参阅飞机150余架,将展示52型主要装备,全部是国产装备,大部分是首次参阅。其中包括预警机、新一代战车、新型雷达、无人机和卫星通信等先进的信息化装备。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有耻”是第一要。这里的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在孔子的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
▲阅读教材(p.6)“耻辱戒指”和“格林尼亚”的故事:
▲观察教材(p.8)图片:
【分组探究讨论】
1、思考:从徐悲鸿的身上,你觉得他的成功除了坚实的基本功外,还有什么重要条件呢?
2、对我们个人来说,自尊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它呢?
3、在公众场合,我会约束自己的坏习惯,是因为 ;
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后,当众受到表扬时,我会 ;
父母、老师当众训斥我时,我会 ;
有人给我取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我时,我会 。
思考1:自尊的表现有哪些?
思考2:什么是自尊?
4、思考1:你觉得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
思考2: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思考3:如何正确面对不如意?
5、思考1:耻辱的事情应当尽快忘却还是牢牢记住?
思考2:“耻辱戒指”的故事给我们那些启发?
思考3:格林尼亚的行为说明了什么?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6、思考1:你认为他们的言行反映了什么心里?
思考2:你认为他们追求自尊的方式存在什么共同的问题?
思考3: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爱慕虚荣的表现?
思考4:虚荣心产生的原因?
【中考链接】
一、单项选择——精挑细选显真知(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自尊是快乐的,源于我们从中可以………………………………………………………( )
a、获得物质利益 b、赢得别人的奉承
c、体验自己是有价值的 d、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2、富有自尊的人对待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会…………………………………………………( )
①逃避它们,学会保护自己②有耻辱心,通过努力将缺点转换为优点③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 ④看得起自己,相信自己,尊重自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3、当受到赞扬时,我们会感到分外高兴;当受到批评时,我们又会感到十分难过。这是因为,我们有…………………………………………………………………………………………( )
a、生存、安全等方面的需要 b、自己的虚荣心
c、维护自己名声、形象、荣誉等的自尊的需要 d、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4、青少年自尊的特点有……………………………………………………………………( )
① 渴望表现自己②关注自己的形象③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④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要…( )
a、关注自己的形象 b、追求心灵美和仪表美的和谐统一
c、追求自身的仪表表 d、大胆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6、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我们在遇到以下事件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父母喜欢你,老师欣赏你,我们的感受是自豪;做班干部,威信很高,我们的感受是自信;当学习成绩很优秀时,我们的感受是快乐;你自认为长得不好看,同学也在为你的丑嘲笑你,你的感受是痛苦。这些都说明( )
a、随着年龄增长,自尊心增强了 b、沉重的耻辱感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c、有些人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 d、自尊和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二、情境分析
场景一:注重仪容
小冬每天上学都要穿好校服,且在出门前都要在镜子前照一照,看一下领子有没有翻好,纽扣有没有扣好,鞋带有没有系好等,总之,小冬升上中学后,开始注意修饰自己。
场景二:名牌
小明学习成绩不理想,看到好友小刚穿了一双名牌鞋,非常羡慕,但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工资都不高,买不起,就跟几个同学借钱也买了一双。穿着名牌鞋来到学校,许多同学投来了羡慕的目光,还有一些同学围过来欣赏,小明感到很快乐。
场景三:当众批评,我很难受
这天,小强放学后又踢足球,很晚才回家。恰好,阿姨一家来他家做客。小强的父母看到小强又迟到回家,很生气,当着众人面就批评小强,还把小强学习成绩差、不做家务、懒惰这些坏毛病一一列出来,小强觉得很难受,很没面子。
场景四:受到表扬,我很高兴
小华在这次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都得到了好成绩,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小华,同学们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小华觉得很高兴。
请判断一下,以上场景中哪些是自尊的表现?为什么?
【课堂小结】
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愿我们知耻辱、不虚荣,共同感受自尊的快乐。
【作业布置】
参考课本第7页的活动内容,为自己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案”。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设问导入 单元教学:
同学们,你想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吗?你知道怎样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吗?
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要懂得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信、怎样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品味快乐人生三句话是个好办法。那么,快乐人生三句话是那三句呢?这三句话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所谓快乐人生三句话,就是“太好了”、“我能行”、“我能帮你吗”。
“太好了”,就是遇事总是从正面来思考,总能从客观事物的种种变化中寻找到积极的信息和快乐的情感体验。面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种种不如意,你能欣然接受吗?你还能说“太好了”吗?
“我能行”,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本领,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功某件事,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能够大胆的、主动的承担自己的各种责任。面对我们生活、学习、劳动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逆境和困难,你能坚强地说“我能行”吗?
“我能帮你吗”,就是我关心你,也会尊重你和尽我的能力帮助你。同学们,你是如何和你周围的人相处的呢?你会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吗?当你周围的人身处逆境、遭遇困难的时候,你能够主动地尽你的所能去帮助他们吗?
“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就让我们从体验快乐人生三句话开始,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中学生吧!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导入 新课:
同学们,(板书)你知道世界上最名贵、最美丽的衣服是什么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同学们,世界上最名贵、最美丽的衣服不是珍珠汗衫,也不是羽衣霓裳,而是惭愧知耻、自尊自爱,一个人如果能懂得惭愧知耻,自尊自爱,就会主动爱护他人的尊严,把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结合起来,从而散发出高贵庄严的气质。那么,什么是自尊呢?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自尊心呢?这就是我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第一框题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导入 框题教学:
同学们,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吗?你是否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高声欢呼过?你是否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失声痛哭过?你是否愿意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竭尽全力的努力奋斗拼搏呢?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天生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竟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教师提问)从徐悲鸿的身上,你觉得他的成功除了坚实的基本功外,还有什么重要条件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正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促使他勤学苦练。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4页的插图资料“香港回归,举国欢腾”,感受一下什么是民族自尊心。同学们,(板书)香港的回归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了无比的尊严和快乐。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这种尊严和快乐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分析):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就会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欢欣鼓舞,为祖国遭人欺凌而奋起抗争;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才能不卑不亢,不会对任何大国表现丝毫的奴颜媚骨。那么,对我们个人来说,自尊在日常生活中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尊呢?自尊与知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自尊与虚荣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我们第一框题“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展开教学
一、快乐的自尊(板书)
1、同学们,(板书)你喜欢你自己吗?如果你有如下经历,你会有什么感受?
1)(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虚框里的内容,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经历,我们都会为此而感到骄傲、自豪和高兴。)
2)(再让学生回答、填写以下情感体验):
父母喜欢你,老师欣赏你,我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反之(沮丧、生气、伤心)。
你是班干部,威信很高,我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反之(沮丧、生气、伤心)。
你的学习成绩很优秀,我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反之(沮丧、生气、伤心)。
你自认为长得不好看,同学也因为你的丑嘲笑你,我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同学羡慕你,鼓励你,我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
3)(教师提问,学生分析思考):(板书)为什么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愉快?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就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难受?
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我们就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没有得到满足;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2、下面我们先来完成下列句子:
1)、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的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比较干净、整洁、漂亮
2)、在学生阅览室,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我不希望留给别人一个不好的印象
3)、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时,我会觉得----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4)、当我考试不及格,受到同学的嘲笑时,我会觉得----不甘心,并下定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能考出好成绩
5)、有人给我取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我时,我会感到----气愤难当、怒不可遏
6)、“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3、(教师进行归纳分析:(板书)进入初中以后,我们中学生为什么会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及其后果?这说明了什么?)
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且很注重维护这一尊严。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我们不仅需要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要在言行上约束自己,同时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与侮辱自己,还期望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这就是自尊心的表现。那么,什么是自尊呢?
4、(板书)什么是自尊呢?(自尊的含义)
自尊即自我尊重,是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是指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的爱护的心理。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5、学生举例:(板书)你觉得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为什么说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教师总结分析:从同学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要感悟生活的意义,首先要体验到自己是价值的,是为人所需要的,并且这种价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当然,别人不仅能欣赏我们的长处,而且能不耻笑我们的弱点和缺陷,这种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当我们的缺点被别人包容的时候,当我们的价值得到自己和别人肯定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非常快乐,从而使我们充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由此可见,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在生活中,我们人人都可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只要我们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己进一步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重,感受自尊的快乐。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设问导入 单元教学:
同学们,你想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吗?你知道怎样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吗?
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要懂得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信、怎样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品味快乐人生三句话是个好办法。那么,快乐人生三句话是那三句呢?这三句话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所谓快乐人生三句话,就是“太好了”、“我能行”、“我能帮你吗”。
“太好了”,就是遇事总是从正面来思考,总能从客观事物的种种变化中寻找到积极的信息和快乐的情感体验。面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种种不如意,你能欣然接受吗?你还能说“太好了”吗?
“我能行”,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本领,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功某件事,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能够大胆的、主动的承担自己的各种责任。面对我们生活、学习、劳动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逆境和困难,你能坚强地说“我能行”吗?
“我能帮你吗”,就是我关心你,也会尊重你和尽我的能力帮助你。同学们,你是如何和你周围的人相处的呢?你会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吗?当你周围的人身处逆境、遭遇困难的时候,你能够主动地尽你的所能去帮助他们吗?
“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就让我们从体验快乐人生三句话开始,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中学生吧!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导入 新课:
同学们,(板书)你知道世界上最名贵、最美丽的衣服是什么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同学们,世界上最名贵、最美丽的衣服不是珍珠汗衫,也不是羽衣霓裳,而是惭愧知耻、自尊自爱,一个人如果能懂得惭愧知耻,自尊自爱,就会主动爱护他人的尊严,把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结合起来,从而散发出高贵庄严的气质。那么,什么是自尊呢?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自尊心呢?这就是我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第一框题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导入 框题教学:
同学们,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吗?你是否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高声欢呼过?你是否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失声痛哭过?你是否愿意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竭尽全力的努力奋斗拼搏呢?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天生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第一项目迈好青春第一步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年华,...
第二框题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
课题:在生活中磨练自己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在生活中主动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2、能力目标:能具体分析自己的...
[考点解析]1.情绪最基本的四种类型:喜、怒、哀、惧。2.情绪的作用(1)情绪的积极作用: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可以充实人...
第三课走向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干1.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第十八课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学案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第二框—如何做到对...
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第六课《礼貌待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确礼貌是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意识到礼...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坚强意志品质的四种表现: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2)知道坚...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1、自尊的含义、重要表现是什么?答: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
《少年能自强》 导学案 目标1、知道有理想的重要性。2、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课题: 课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拒绝不良诱惑(2)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