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数学交流能力,学会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信心。
教学重、难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
生:(齐)喜欢。
师:你们都在哪儿看过电影?
生:我在学校看过电影。
生:我看过露天电影。
师: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电影院看电影,高兴吗?(师贴出挂图。)
师:同学们,这是电影院的售票处,你看懂图上的内容了吗?(生看图。)
生:我看懂了,一个小女孩来到电影院的售票处,她想去看电影。
生:售票员阿姨告诉她:电影院共有21排坐位,每排14人。
师:谁能很完整地说出图上的内容?
生:一个女孩在电影院的售票处,阿姨告诉她:电影院共有21排坐位,每排14人。
师:你说得真好。同学们想一想:小女孩问了阿姨一个什么问题,阿姨才这样回答的?
生:(认真思考)小女孩可能问阿姨:“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坐位?”
生:小女孩也可能问阿姨:“我们全校368人看电影能坐下吗?”
生:小女孩可能问阿姨:“电影院一共能坐多少个人?”
师:你们想得都很对。
师:其实这个女孩就是我们中心小学的一名学生。她是在问阿姨,学校想组织全校368名学生一起去看电影,坐得下吗?
师:(师在挂图上出示问题)你们能帮小女孩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大声说“能”。)
师:你们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14×21。
师:同学们,请你用喜欢的方法来计算14×21,并想一想怎么算?(生计算。)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边板演边说)我是用竖式算的,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乘数个位上的4,1乘4得4,4写在个位下面,再用1去乘第一个乘数十位上的1,1乘1得1写在十位下面;然后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2乘第一个乘数个位上的4,2乘4得8写在十位下面,再用2乘十位上的1,2乘1得2写在百位下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得294。
生:我是口算,把14看作10和4,先用10×21=210,再用4×21=84,210+84=294。
……
师:你们不但结果算得对,说得也特别的准确。真高兴你们能把学过的知识掌握得这么扎实。
师:孩子们,这个电影院共有294个坐位,我们全校368人能不能坐下?
生:(齐)不能。
二、小组交流,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学校要组织全校368人去看电影,电影院却坐不下。坐不下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我们可以分批去。
生:我们可以拿着椅子呀!
生:我们可以跟电影院的工作人员说说,好不容易去一次电影院,求他们想办法。(孩子们纷纷出主意。)
师:遇到问题能积极想办法,你们很聪明。正如刚才的同学所说,学校把我们的情况跟电影院说了之后,工作人员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每排多加5把椅子,现在每排19人。(师贴换图中14变成19。)
师:同学们,赶快估计一下,现在电影院能不能坐下368人。
生:把21看作20,19看作20,20×20=400能坐下。
生:(齐说)能坐下。
师:现在电影院实际一共有多少个坐位?我们来算一算。
师:谁会列算式?
生:19×21。
师:请你用喜欢的方法计算19×21。如果你计算出来了,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如果你遇到困难,也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疑难。(小组交流热烈,师深入一个小组参与。)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我用口算,把21看作20和1,20×19=380,1×19=19,380+19=399。
生:我也口算,但和他不一样,把19看作10和9,10×21=210,9×21=189,210+189=399。
生1:我是竖式,可不得399。
师:能把竖式写在黑板上吗?
生2:我也是用竖式,但不是这样做的。
生3:我不是用竖式,但我认为应该这样。
师:我们观察一下这三个竖式,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1乘19的计算是一样的。只有用十位上的2去乘19时,积的写法出现了分歧,到底怎样写积才对呢?(学生各持己见。)
师:下面,学习小组再研究交流一下,用十位上的2乘19时应怎样写积。(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
生:用十位上的2去乘19时,先用2乘9得18,8应写在十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然后2乘1得2,加上进来的1等于3写在百位上。
生:为什么8要写在十位上?
生:因为2在十位上就表示2个十,20乘以9等于18个十,即180,所以8写在十位上。
师:用2去乘1时积怎样写?谁知道?
生:因为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而1也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20×10=200,200加上进来的100得300,所以3应写在百位上。
师:还有哪里不太明白?(生表示没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主讲:郝学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陈袁滩杨滩小学)评析:田淑珍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教研员) ...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测量、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了解分数各部分...
《奇妙的对称图形》教学实录与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拼剪对称图形,找画对称轴的过程,感知轴对称的特征;经过观察、操作、...
教材: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第一课时P40~42内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8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2.会用小数...
理念蕴藏在细节之中——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理解面积的含义。2.经历...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教学实录一、创设生活情境,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教师上班路线图)师:老师从...
教材动起来思维活起来——“约数和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39~40。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
教学内容: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第一课时。教材分析:随机现象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