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6:05
说《胡同文化》
一、教材分析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 《胡同文化》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序言”单元。《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艺小品文,悠闲、散淡、平和,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思想追求以及本文所阐述的北京市民的生活特点相一致,富于文学韵味。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很好的材料。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序言中汲取有关著作的信息”;二是“了解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三是“领悟序言的语言魅力”。根据高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学生写作散文的实际,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学习分析事物或现象所蕴含的文化意味。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情感态度。
二、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 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2、能力目标 ①通过归纳“胡同文化”的特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②通过分析“胡同文化”的典型意义,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③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3、情感目标 ①辩证的评价“胡同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②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三、教法分析1、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三个步骤。2、三步教学法: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课的学习以能力培养为主,为了集中紧凑、提高效率,未使用多媒体课件。 3、具体操作:①立足课文,点拨导思; ②重点内容,讨论演板;③点评诵读,领会情感; ④延伸迁移,分组讨论。
四、学法分析1、学生现状: 高一学生具有阅读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2、学法指导:①早读预习,理清课文思路;②课堂上展开讨论,明确重点;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解内涵,品情感,养练思维和写作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分析1、知识习得①解题。分析“胡同”和“文化”的词义,理解“胡同文化”在课文中的具体含义。②分析理解“胡同”的特点。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学生讨论归纳,明确:正、俗、多、静。③概括胡同里的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学生阅读讨论,将结果演板,教师小结明确:安土重迁(居住心态);过往不多(人际关系);易于满足(生活态度);不管闲事(政治态度);安分守己(处世哲学)④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明确:封闭;忍。2、拓展延伸 此部分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注意引导,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及思维的成果。①“封闭”的实质:民族心理的反映。比如“长城”、中外文化上的差异。②“忍”的实质:民族性格的缩影。比如:中国人的谦逊、一些俗语。③理解作者对胡同文化态度:批判中带有伤感。3、迁移训练课堂上讨论分析武汉“热干面”文化的内涵;课外写一篇关于广州“凉席”文化的作文。
六、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
1、化繁为简,重点突出。教材的处理,遵循“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原则。
2、板书简洁,钩弦提要。
胡同文化(汪曾祺)
胡 同 市 民 文 化正 安土重迁(居住心态) 俗 过往不多(人际关系) 封闭(民族心理) 多 易于满足(生活态度) 静 不管闲事(政治态度) 忍(民族性格)安分守己(处世哲学)3、培养能力,注重应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肖敏[说教材]《两只小狮子》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童话,重点在于通过童...
海曙区实验学校吴文奇一、教材简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
大同镇民发小学LT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
刘志 我说课的篇目是《触龙说赵太后》,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一冊第四单元的第四篇。大纲对高中阶段...
作者:章和平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
嘉善高级中学卫中英 一、教材分析1、单元教学要求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
张掖铁路学校新课程改革研讨观摩课说课稿语文组张晓军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本文写于1901...
一、 教材分析:《吆喝》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但愿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
一、教材分析高尔基的《海燕》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本文写于1901...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石潭记》,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送的名家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
一、 说教材(一)对课文的理解: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