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课堂实录 >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 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精选13篇)

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精选1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16

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篇1

【江苏无锡公开课】: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师:大家告诉我,今天我们讲什么课文?

生:《曼谷的小象》。

师:谁想上台露一手?(一学生举手)好,你来,请你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大家看他那个“曼”字怎么写。先写一个……(生接:日)日下面是个……(生接“四”)最下面是什么字?(生接:“又”字)“曼谷”是什么意思?

生:曼谷是泰国的首都。

师:对,从这儿坐火车到上海,然后坐轮船一直往南走,进入南海,绕过越南往北拐,一进泰国湾,就快到曼谷了。但是,什么叫首都呢?

生: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就叫首都。

师: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不一定吧?我们国家领导人住在中南海,中南海是我国的首都吗?美国总统住在白宫,白宫就是美国的首都了?俄罗斯总统住在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就是俄罗斯的首都吗?究竟什么是首都?

生: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

师:还不太确切,应该说国家最高政府所在的城市,国家领导人办公的那座城市叫首都。其实“首都”这两个字中,有一个字就是城市的意思,知道是哪个字吗?

生:“都”字。

师:对,用“都”字组个词,表示城市的意思。

生:都市。

师:对。

生:成都。

师:也能说得过去,可以理解为“成功之都”嘛!

生:首都。

师:当然对了,国家的第一城市,首要城市嘛!

生:都城。

师:可以,就是首都。过去也叫国都、京城,有时还可以叫京都。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生:曼谷。

师:再说一遍,曼谷是泰国的什么城市?

生:泰国的首都。

师:我们讲的是曼谷的什么?

生:小象。

师:(指在黑板上写课题的学生)她写字写得好不好?

生:不太好。

师:太苛刻了,我就觉得她写得不错。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曼谷的小象”。

师:你们只是把这五个字读出来了,我从你们读的声音中没有听出来对这个小象的喜爱。能不能让我在你们的语言中听出来你们对这个小象的喜爱?

生:能。

师:谁来读一下?(一学生读课题)

师:好不好?

生:好。

师:谁能比他读得还好?(一学生重读)

师:这次读得不好,再读一次。(学生重读)

师:这次好。(多次让学生站起来读,都读得不错)很好,大家读。

生:曼谷的小象。

师:读过这篇课文没有?

生:读过。

师:还想不想读?

生:想。

师:还想读就打开书,听我说,读一遍课文就坐好,怎么读呢?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完了,你得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我告诉你们,读完了课文就不能悄悄坐着,应该想说点什么。你从书里看到什么了,想到什么了,想说什么呢?都可以说,谁想说话?

生:我知道了小象用它的长鼻子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了。

师:对不对呀?

生:对。(教师请学生板书“拉汽车”)

师:而且她把这一课最主要的事儿说了,谁还想说?

生:我知道了小象先吸水,伸直鼻子把车身上的污泥冲干净了。

师:他又说了一个“洗汽车”,行不行?(请学生板书“洗汽车”)

生:行。

师:还有什么?

生:我知道了曼谷有一只能听懂人话的小象。(教师请学生板书“小象”)

师:对,它干了这两样活对吗?还有谁?

生:我知道了阿玲乐意帮助人。

师:对,阿玲乐意帮助人。(请学生板书“阿玲”)

生:我想知道“颠簸”这个词怎么讲。

师:你把“颠簸”这个词前前后后的句子读一遍。

生:(读)“清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颠簸。”

师:在什么样的路上走啊?

生:在高低不平的路上。

师:你要是坐上汽车在平平的柏油马路上走,那种感觉你还记得不记得?

生:记得。

师:那你坐汽车下过乡吗?走过高低不平的路没有?

生:走过。

师: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是什么感觉?你过前面来,(让学生坐在台前的一把椅子上)这是汽车,我现在是司机,现在汽车走在平整的大道上,你是什么感觉?

生:很舒服,想睡觉一样。(众笑)

师:现在汽车出了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高低不平,你是什么感觉?(教师在后面上下左右晃动椅子)

生:很颠的感觉。

师:很颠是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坐在椅子上一弹一弹地做样子,引起师生的笑声)

师:颠簸是什么意思明白没有?你给讲讲。

生:是坐在车上,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颠得屁股疼……(众笑)

师:是这个意思不是?(生答:是)谁还想说?

生:我想知道,小象为什么能听懂人话?

师:这个问题你先记住,一会儿课堂上会讲到,你就明白了,如果不明白再问,记住。谁还有?

生:我知道了有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

师:对呀,要不怎么会拉它,洗它。你会写“车陷坑“三个字吗?

生:(想了想)会。

师:那就请你写到黑板上去。(学生板书“车陷坑”)

生:“潇洒”是什么意思?

师:你也记住,后面会讲到的。

生:我知道了雾有三种颜色。

师:三种颜色,很有意思,他说到了雾,另一位同学还说到了路。(板书“雾”“路”)那么我让你把课文的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你会讲吗?讲的时候要包含这些内容(指板书上所写的)谁能讲?(学生思考)互相练一练。(学生之间互相讲)

师:好,注意,想好没有?没有?那我给你们提个头,这样讲,先讲在什么地方,第二讲雾,这雾是什么时候的雾?

生:早晨。

师:地点有了,时间有了,具体的地点“路”也有了,第四讲阿玲,第五该讲谁了?

生:小象。

师:第六呢?“拉汽车”,第七呢,“洗汽车”把这些串起来,故事就成了,谁能串一下呢?

生:在曼谷的时候,我们乘坐的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陷进了……

师:哎,这个字没说。(指板书“雾”)

生:在曼谷的一个早晨,大雾朦朦,我们乘坐的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陷进了泥坑里,这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过来了,她看见车轮陷进了泥坑里,就好像对小象说:快帮帮他们。小象好像听懂了她的话,就用它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接着阿玲又拉着它的大耳朵指着车身上的污泥,小象转身往金色的雾中走去,一会儿就甩着长鼻子回来了,一下子就把车身上的污泥冲得干干净净。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师:讲完整没有?讲完整了,而且讲得很详细。你们能不能讲得再概括一些,再简单一些。能不能超过他?

生:早晨满天飘着雾,我们的汽车陷进了泥坑。正在这时阿玲和小象来了,给我们拉车又洗车。

师:又有点太简单了。地点也没有说,“给我们拉车又洗车”也说得不明白。既要简练又要说明白。

生:一天,我们在曼谷近郊开车,天上大雾朦朦,不小心车陷进了泥坑,正在着急,阿玲来了,她指挥她的小象帮我们把车拉出来,又洗干净,这真是个奇迹。

师:多简单多明白,现在都能说这段话了吧,好,有很多人能说了,你再来试试。

生:我在曼谷的时候,有一天早上,天上笼罩着彩色的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车轮陷进了泥坑,正在着急的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出现了。阿玲就指挥小象帮司机拉车,又指挥小象洗车。(学生说的时候,教师不时点头,说完后掌声四起)

师:好不好?

生:好。

师:就会说别人好,就会给别人鼓掌,你就不能给自己赢得一点掌声吗?

生:我在曼谷的时候,一天清晨,天上笼罩着彩色的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汽车的轮子陷进了泥坑,司机正在着急,阿玲出现了,阿玲指挥小象把汽车拉上来,又指挥小象冲洗汽车。

师:现在谁还不能说的举手,我帮一帮他。(对一学生)你来找一个全班最不能说的。(学生无语,众笑)是不是你呀?我帮你说一遍?

生:我可不可以自己说?

师:好啊!

生:在曼谷的一个清晨,天笼罩着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汽车的轮子掉进了泥坑,正在我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出现了。阿玲指挥小象帮我们拉出汽车,又指挥它帮我们冲洗汽车。(众人鼓掌)

师:非常好,大家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吧?

生:知道了。

师:光知道这个不行,这是表面的故事,这故事背后还藏着东西呢?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藏着什么东西吧?

生:不知道。

师:要想知道故事后面藏着的东西,得依靠想象,我下面要说一段话,大家一边听,一边想象。我说什么内容,你就想象什么内容,最后看看有什么感觉,跟着感觉走。好,大家闭上眼睛听,(教师轻柔徐缓地,极富描述性和追忆性地说)绿油油的禾田,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点缀着淡淡的紫色的野花。天上飘着彩色的雾,橘红色的、金色的、紫微微的。一个妇女,穿着绣花上衣,白底红花的裙子,微微一笑,满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小象身上的铜铃那么悠扬悦耳。阿玲和小象帮人拉汽车、洗汽车;人家谢她,她又是微微一笑,走了,走进了彩色的雾中。——好,睁开眼睛,告诉我,你感觉到故事后面藏着什么了吗?

生:我觉得这个故事处处都很美。

师:太棒了!整个故事所描述的环境,所描述的事件,和所接触到的人物,都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呀?

生:美。

师:大家很会想象,把故事后面藏的东西都给感觉出来了。大家既然感觉出来了,那我们就像刚才我说的那句话,跟着怎么样?

生:跟着感觉走。

师:你们各自拿出一支笔来,现在可真要跟着感觉走了。你好好地一句一句地往下默读,去课文中进一步寻找美、发现美,把“美”勾划下来,再有感情地读出来,欣赏这个美,好吗?先要好好默读,体会。(学生开始默读)

师:谁已经找到了美就坐好,没找到的继续看看书。已经找到的想想该怎么说,我叫谁,就站起来这样说:第一句话是我觉得什么什么很美,然后把你认为美的课文读出来。读得也要美,叫人感觉也很美,要有感染力,能做到吗?

生:能。

师:先别吹牛,我先听一听。

生:我觉得曼谷的野花、草地和海边都很美。(读)“绿油油的禾田……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大家认为他读得够美吗?

生:不美。

师:心里觉得美没有读美,发现你的缺陷没有?读课文差点,理解能力有,发现问题能力强,就是不会读,不会表达,这就是你的缺陷。以后这方面要努力。大家是不是也觉得这一段确实很美。

生:是。

师:谁能美美地把它读出来?

生:(读)“在曼谷近郊……延伸到海边。”

师:够美吗?

生:不够。

师:大家还不太满意。

生:(读)“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

师:(打断)等一下,我有点迫不及待了,她读得是不是很美呢?

生:是。(教师请刚才读的学生继续读)

(此生继续读至“延伸到海边”,教师随机指点)

师:读得确实很好,只是有一点:你这“延伸”只能延伸五里,能延伸到十里吗?(学生答能。教师请她再读一次,要延伸到十里)

生:(读课文,但“延伸”仍没有读得很远)

师:大家想一想,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野花的草地,你喜欢这么小一片的呢?(做手势一小片)还是一望无际的一大片?(生答:大片的)能把这么美的景色读到二十里,让它延伸到海边吗?大家一起读,看着我的手。(生读,教师打拍子指挥)

师:嗯,好多了,快到二十里了,(众笑)再读一次,特别注意(范读)“一直延伸到海边”。

(学生再读)

师:好,够二十里了,这次一下子读到五十里!(众笑)行吗?

(学生再读,效果不错)

师:真的延伸了五十里。我问你们,我们从五里读到十里,又读到二十里,五十里,这正是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呢?

生:延伸。

师:对,延长,伸展,好,我们集体再读一次。(生再读一次)课文上说“点缀着野花”这个“点缀”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哪,是不是这样:(到黑板前解说)这黑板好比是那片草地,上面从这边到那边,密密麻麻地种满了花。“点缀“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那就是在草地上从这边到那边整整齐齐地种了一行,是吗?

生:不是。

师:也不是?那点缀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有学生举手)好,你过来,给你这支粉笔,你在这片草地上(指黑板)给点缀一下。

(学生在黑板上无规则地画了一些小圈儿)

师:点缀是这样的吗?

生:是。

师:啊,我知道了,(一边指着学生画的小圈)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点;有的地方密一些,有的地方稀一些,没有什么一定的规矩。这就是点缀吗?

生:是。

师:谢谢大家,你们给我讲清楚了什么叫点缀。说到这儿,你们已经发现了什么美?

生:绿油油的禾田美。

师:对,这绿油油的禾田是很美,你把它写到黑板上去。(学生板书“禾田美”)除了禾田美,还有什么也很美?

生:野花美。

师:你读一下这一句“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这句话是说野花呢?还是说草地呢?

生:是说点缀着紫色野花的草地。

师:你把那句话朗读一下。

生:(读)“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是写野花还是写草地?什么美?

生:草地。

师:对,什么样的草地?

生: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

师:(让刚才的同学上前来)你觉得在“禾田美”下面该写什么?

生:草地美。

师:对了,草地美。你来把这三个字写在黑板上。(学生写板书)趁热打铁,我们再读一次。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还发现了什么美了?再看看。

生:颜色美。

师:什么颜色?读,读得美美的。

生:“在曼谷近郊……延伸到海边。”

师:你还是读这两句,禾田因为绿油油而美,草地美是因为绿色的草场上,有野花,所以她说颜色美,也对,不过都包括在禾田美和草地美里了。对不对?看看还有什么东西美?

生:我觉得泰国妇女穿的衣服也很美。

师:你读读,我听听美不美。

生:(读)“后面跟着一位……白地红花的裙子。”

师:这个阿玲糟糕透了,只是穿的衣服很美,你要是觉得还有别的美,就继续读。

生:(读)“走到车前……整齐的牙齿”。

师:对。阿玲是不是光是衣服美呀?

生:不是。

师:作者写她穿的衣服美,又让她张嘴微微一笑,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美不美呀?

生:美。

师:那么可以整个儿说阿玲这个人怎么样啊?

生:很美。

师:(叫一学生上黑板写“阿玲美”)好了,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儿。

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篇2

一、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游客在景色迷人的曼谷正兴致勃勃地观赏美景时,所乘坐的汽车却陷进泥坑无法拉出来。大家心里非常着急和无可奈何!正在这时候(幻灯)阿铃带着小象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二、新授:

(1)现在请大家先朗读课文4到8节,然后再思考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幻灯)

这头小象是怎么帮助中国游客的呢?

(2)小组讨论:找出描写小象拉车的句子。(幻灯——齐读)

交流:找出小象拉车的动词(幻灯——点出掀,撬,拉)

掀:使遮盖覆盖的东西向上离开。(示范:掀开铅笔盒)

撬:把棍棒或刀等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压另一头。(示范:撬起铅笔盒)

师述:小象会用鼻子“东一掀,西一撬”说明它什么?(说明它会观察地形,会动脑子,选择合适的用力方法。小象拉车方法巧,速度快。

(3)面对这么聪明的小象,难怪作者会不由地发出赞叹。(幻灯)

(4)“奇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练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过渡:对!因为面对庞大而沉重又陷进泥坑的汽车好几个人都没有办法,而小象却轻松又快速地把车拉出来,这一绝技真是一种奇迹。那它还有其它绝技吗!(还会洗车)

(5)分组朗读第6节,并找出描写小象洗车的句子。(幻灯)找出小象洗车时的.动词?

同桌有感情地把这句话读一读,看哪组读得最好。

(6)师:看着洗得干干净净的汽车,中国游客再一次地被小象的绝技所惊呆了,难怪作者又一次地发出赞叹(幻灯)范读

小结: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小象天生就会这些本领吗?

过渡:是呀,如果没有阿铃我们就看不到这么聪明和乖巧的小象。阿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幻灯)我们来找一找描写阿铃外貌的句子。(幻灯——齐读),你能用哪个字来形容阿铃的外貌。

(7)美丽的阿铃究竟是如何指挥小象拉车的呢?

男生读第5节,然后请各组找一找书中的有关句子。(幻灯)

师述:阿玲一见中国游客的车陷进泥坑,是不是立刻就让小象“上去拉车”?(对,她没有)。

(8)同桌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阿铃指挥小象的句子说一说。

指导朗读:齐读,体会阿铃做事认真观察,考虑周到。

(9)找出阿铃指挥小象所用的词语。(幻灯——拍拍,贴贴,指了指)

那这些叠词体现了阿铃对小象怎样的态度?(亲切,温柔)。

过渡:面对阿铃小象听懂了他这些亲切却无声的语言。轻松地把汽车拉了出来。

(10)说话训练

1,阿铃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说出来。(幻灯)

小组讨论,交流

(11)那阿铃又是怎样指挥小象洗车的呢?

个别读第7节,各自找出有关句子。(幻灯)女生读,用了哪些动词?(幻灯)

(12)说话训练

2:阿铃轻轻摸着小象的长鼻子,又指了指车身上的污泥,好象对它说什么?

过渡:聪明乖巧的小象非常清楚主人的意图,把车洗得干干净净。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整件事情中,面对中国客人自始至终阿铃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而再地对我们微笑。阿玲的“三次笑”是什么含义呢?同学们能不能从她的微笑中读懂她是在说些什么?

(13)再次朗读4到8节,联系上下文,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训练。(幻灯)

1.在时,阿铃“她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在说。

2.在时,阿铃“她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

3.在时,“阿铃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说:。

(14)分组演一演,阿铃指挥小象拉车和洗车的片段。

三、总结:

通过对全文的学习聪明乖巧的小象,你认为阿铃是个怎样的人?(幻灯:人美心更美)

其实,阿铃仅仅是泰国人民中的一个代表,我们从阿铃身上感受到了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篇3

唐元菊

一、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乘坐、轮子、司机、铃声、裙子、整齐、聪明、佩服、握住、表示、感谢、乖巧、赞叹、致谢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领会泰国妇女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摘抄、积累语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阿玲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 :

学生通过课文对聪明、乖巧的小象的赞叹,体会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四、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启发质疑。

二、交流对曼谷、小象的了解。

三、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准下列词语:

点缀颠簸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橘红色悦耳招呼聪明绝技

表示感谢污泥潇洒乖巧赞叹致谢焕然一新

四、指名接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描写景色的句子,再读一读,谈谈体会。

五、再读课文,标出描写小象、阿玲的句子。

1、读一读,自读,体会读。

2、说说自己的体会:(你喜欢阿玲和小象吗?为什么?)

小象聪明能干、乖巧,阿玲貌美、心灵更美,善良乐于助人。

3、带着感情再读一遍。

六、作业 :

1、熟读课文。

2、摘抄描写景物、小象和阿玲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读读说说——体会小象的“乖巧”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小象?找出作者两次赞叹小象的句子,说说小象的“聪明”和“乖巧”表现在哪里?圈画出有关词句。

2、重点理解下面的词句:

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什么是奇迹?在生活中或电视上见到过什么事可称为奇迹?找出些小象拉车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是“奇迹”。

读一读,比较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到什么?

A、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橇,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了。

B、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长鼻子东掀掀,西橇橇,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了。

用课件演示小象洗车后汽车的样子,理解“焕然一新”。

3、夸赞小象——面对这么能干的小象,你想对它说?小组互相交流。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

读出小象拉车、洗车时的轻巧、潇洒,读出对小象绝技的赞叹。

三、读读演演——体会人情美。

1、课文仅仅是赞叹了小象的绝技吗?读读描写阿玲外貌的句子。

2、你佩服阿玲吗?佩服他什么呢?

3、仔细读课文,看看阿灵指挥小象只用了哪几个动作?把表示阿玲指挥小象拉车的动作的词语画出来。按画出的词语,做做阿玲指挥小象拉车的动作。

4、想一想,如果把阿玲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可能是几句什么话?把动作加上想象的语言连起来演演。

5、再读课文,找找阿玲说了些什么?阿玲的三次笑是什么含义?

6、指导学生读课文的有关段落,读出对阿玲热情待人、乐于助人的赞扬。

四、读读画画——体会景色美。

1、曼谷的小象乖巧、聪明,曼谷的阿玲善良、热情,曼谷的景色也非常美丽。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来品读。

2、曼谷的近郊的雾的颜色是怎样的?

3、动手画画。

五、背诵与积累。

1、小组交流检查背诵4——7自然段。

2、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

第三课时

一、把下面排列混乱的词语正确的排列成一句话。

阿玲用小象的大耳朵笑眯眯地脸蛋紧贴着红润的

二、按下面的要求做练习。

1、课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对景物的描写。

2、课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对人物外貌的描写。

3、课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对人物动作的描写。

三、从文中找出五个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

橘红色:

四、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并回答问题。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这头小象有什么特点?阿玲是怎样一个人?

1、小象的特点:

2、阿玲是

五、读扩展文章《可爱的小象》。

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篇4

连山区新台门镇中心小学姜素凤

教材分析:

《曼谷的小象》一课是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第二十九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作者在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她驯养的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车拉也泥坑,并把车冲洗干净的事。

学生分析:

通过2年来的语文学习,班里的学生对于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学生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说,在这方面学生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从而体会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心灵美。

2、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教学目标 :

1、理解“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并联系阿玲的三次微笑体会阿玲的优秀品质。

2、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来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3、学习第4~7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表演。

4、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领会阿玲热心助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

感受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课前准备:收集材料、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新课,出示小象拉车幻灯片。

请同学们观察图画,说一说小象怎样拉车的?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想不想知道课文中怎样写阿玲指挥小象工作的?(生:想)

这节课继续学习29、《曼谷的小象》

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抓住赞叹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生轻声读文,找到有关句子,并标出重点词语。

你觉得小象可爱吗?作者是怎样夸它的?(小组讨论说一说)(通过学生的画词,自悟,可以理解到作者的两次赞叹突出了小象聪明,使学生悟出“物”美)

小结:由于阿玲平日认真精心训练,所以小象在很短时间内就把汽车从呢坑中拉了出来。而作者抓住小象的“一掀、一撬、一甩、一喷”把小象写活了。

2、再次读文,抓住“三次微笑”深入体会阿玲的优秀品质。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一读)

1走到车前,她冲我们微微一笑,露出整齐的牙齿。

2阿玲抽回了手,笑眯眯地摇了摇头……

3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

阿玲的笑仿佛在说什么?(让学生说一说)

(2)让学生演一演阿玲和小象(小组选导演,在小组内练习演,再到前面演一演)

(3)你喜欢阿玲和小象吗?让学生说一说

(以上设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使学生悟出“人美”)

3、整体读文,感受景美。

(通过学生对词的理解,更能体会到曼谷的景也美,从侧面衬托了阿玲助人为乐的高大形象)

快速读文,找出描写曼谷景色的语句画下来,完成填空练习。

(1)从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小象转身走进的雾中。

(2)阿玲摆摆撂,笑眯眯地用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的晨雾里。

三、开展延伸活动,发散思维。

(设计这项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的眼界,转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借助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小象除会拉车、洗车外,它还会干什么?

四、朗读全文,练习背诵第4、7自然段

(深入理解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五、让学生谈一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你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泰国的风土人情和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及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

2。学习本课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悦耳”、“沉思”、“绝技”、“佩服”、“焕然一新”等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教学重点

充分领会本课借小象赞美阿玲美好心灵的叙述方法。

教学难点

1。同重点。

2。理解作者发出的两次感叹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投影幻灯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练习审题,激趣导入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都见过大象吧!在哪儿见过?什么象?(在动物园、电影电视里见过。非洲象、亚洲象……)大象是一种通人性、能帮人们做事的动物。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文章,齐读课题:《曼谷的小象》

(二)审题:找出课题中的重点词即题眼——小象。哪儿的小象?(曼谷的)曼谷是哪国的首都?本课为什么要以“曼谷的小象”为题目?围绕曼谷的小象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同学习课文。

二、认真读文,理清脉络

(一)学生出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标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课文从第几至第几自然段是写阿玲指挥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掉进泥坑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4~9自然段。)

(四)指名读第4自然段。是什么意思?(介绍阿玲和小象走来了,以及阿玲的外貌。)

(五)看图,说说图意。这幅图与哪个自然段内容相对应?(第6自然段,小象正在拉汽车。)没有阿玲的指挥,小象会去拉汽车吗?

(六)在阿玲的指挥下,小象冲洗汽车是哪个自然段?(第8自然段。)

(七)出声读7、9两个自然段。主要写谁干什么?(作者和司机发出赞叹。)

(八)课文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4~9)主要写了什么?(阿玲指挥小象做好事的经过。)

(九)1~3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分别交待了什么内容?默读课文1~3自然段及第10自然段后讨论。(1~3自然段)交待了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原因。第10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结果。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楚。

(十)指名朗读全文。体会文章记叙的顺序。

三、朗读课文,画句欣赏

同学们,泰国的风景美吗?你怎么知道?

(一)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读一自然段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认真看书,注意景色描写句子。

(二)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三)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景色描写句子。读后引导学生欣赏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2)“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3)“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4)“……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四)投影,去掉以上景物描写句子中色彩描写部分,进行对比,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当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写的写法好。加上这些色彩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具体。

(五)看书后作业第2题。这道题括号里的词语不仅有色彩描写,还有形容声音和人的神态的描写。请思考,原句和去掉括号中词语描写的句子相比较,哪种句子好?为什么?(原因同上。)

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确实很美。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怎么样呢?下节课读讲了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直插重点,体会中心

1。当作者一行人的汽车轮子陷进泥坑急需帮助之时,谁来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2。什么叫悦耳?(悦,愉快;形容声音好听。)

3。画出描写阿玲外貌的句子;读一读。阿玲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和蔼可亲。)

4。齐读第4自然段。

5。默读5、6、8三个自然段。划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动作词语及小象拉汽车、冲洗汽车的动作词语。想想这些动作词语说明什么?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

“绕着汽车走一圈”、“沉思片刻”,说明阿玲在了解陷车的情况后考虑怎样指挥小象的行动。阿玲两次“拍拍小象的'鼻子,用脸贴贴它的大耳朵”说明阿玲对小象进行无声的指挥,是她平时训练出来的。“东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说明小象聪明能干。“伸直鼻子,冲着车身起了……车身焕然一新。”说明小象善解人意、聪明能干。小象两件事的成功表现,全凭阿玲的智慧,是阿玲指挥的结果。

这是借小象来表现阿玲热心助人的美好心灵。

二、总结重点,归纳升华

1。指名朗读5、6、8三个自然段。体会小象的乖巧、聪明;阿玲的能干、热心。

2。自己感情朗读7、9两个自然段。想想作者这两次赞叹只是在赞叹小象吗?投影理解句子。

(1)“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奇迹,指使人惊奇的事情。绝技,指独一无二的技艺。因为小象能把庞大而沉重、又陷进泥坑的汽车很轻松地拉出来,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了赞叹。这里不仅赞叹小象的绝技,而是对小象的主人阿玲能训养出这样聪明能干的小象而深感佩服而发出了赞叹。

(2)“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乖巧,指听话、机灵、讨人喜欢。作者对小象听话、机灵、善解人意发出了赞叹。当然对小象的主人阿玲的能干更是钦佩极了。

小象连做两件好事,都是受阿玲的指挥,本文借小象来表现阿玲美好的心灵。

3。作者和司机几次感谢阿玲?阿玲怎样对待感谢?找出词句读一读。想想说明什么?

共有两次感谢。面对第一次感谢,“阿玲笑眯眯地摇了摇头,又走近小象……”说明阿玲认为帮人做点好事,不必谢,帮人帮到底,于是又走近了小象,命令小象去冲洗汽车。当“我们”第二次致谢时,“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缓缓地走了。”从阿玲“摆摆手”可以看出她觉得为中国人民做点事是应该的,用不着谢。体现了她主动助人的美好心灵。她用脸蛋贴小象的耳朵,是用这种亲昵的动作在夸奖小象聪明能干。表达了她热心助人后的愉悦心情。

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对词语的挖掘,对阿玲指挥小象所做的好事和阿玲对两次答谢的反映,进一步体现了阿玲热情地、主动地助人,不图回报的高尚情操。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大家了解了泰国的景色美,泰国的人民心灵——(齐答)更美!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放手自学,分清难易

(一)每人出声读生字,并组词。

(二)找出形声字。

(三)找出难字,指出难点。

(四)自学并掌握容易字。

二、抓住重点,归纳方法

(一)每人读一个生字并组成本课词语。

(二)形声字2个:“眯”“招”都是左形右声。

(三)难字或易错字:绕、聪、感、喷、赞、鼻。“绕”字右半部上方容易错加一个点。“聪”字的左半边不要写成“耳”。

不要写出头“廾”。

(四)除形声字和容易字外,其它字可这样记。

(1)换旁偏;抗——坑说——悦浇——绕扫——妇愤——喷

(2)加偏旁:总——聪咸——感召——招

(3)去一部分:乘——乖

(五)在分析字形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进行形近字、同音字的组词练习。

三、反馈练习,巩固记忆

(一)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二)加偏旁组成本课生字并组词。

咸()()召()()总()()

(三)形近字组词:

浇()锐()

烧()脱()

绕()悦()

(四)听写:聪明、喷水、泥坑、鼻子。

四、指导造句,练习说话

(一)从书中分别找出含有“悦耳、赞叹”一词的句子读出来,体会这两个词的意思。

(二)指导造句:

(1)悦耳:好听的意思,一般形容声音。(铜铃声、说话声、乐曲声、钢琴声、流水声……)

(2)赞叹:称赞、夸奖。

例:面对精巧的工艺品,参观的人们赞叹不止。(杂技表演、伟大建筑、精致的艺术品突出的好事……)

注意句式:在什么情况下,谁?发出赞叹?谁?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赞叹?

(三)练习造句,师生评议。

五、作业

(一)每个生字一行,末尾组词。

(二)造句。

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篇6

王炯

一、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游客在景色迷人的曼谷正兴致勃勃地观赏美景时,所乘坐的汽车却陷进泥坑无法拉出来。大家心里非常着急和无可奈何!正在这时候(幻灯)阿铃带着小象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二、新授:

(1)现在请大家先朗读课文4到8节,然后再思考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幻灯)

这头小象是怎么帮助中国游客的呢?

(2)小组讨论:找出描写小象拉车的句子。(幻灯——齐读)

交流:找出小象拉车的动词(幻灯——点出掀,撬,拉)

掀:使遮盖覆盖的东西向上离开。(示范:掀开铅笔盒)

撬:把棍棒或刀等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压另一头。(示范:撬起铅笔盒)

师述:小象会用鼻子“东一掀,西一撬”说明它什么?(说明它会观察地形,会动脑子,选择合适的用力方法。小象拉车方法巧,速度快。

(3)面对这么聪明的小象,难怪作者会不由地发出赞叹。(幻灯)

(4)“奇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练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过渡:对!因为面对庞大而沉重又陷进泥坑的汽车好几个人都没有办法,而小象却轻松又快速地把车拉出来,这一绝技真是一种奇迹。那它还有其它绝技吗!(还会洗车)

(5)分组朗读第6节,并找出描写小象洗车的句子。(幻灯)找出小象洗车时的动词?

同桌有感情地把这句话读一读,看哪组读得最好。

(6)师:看着洗得干干净净的汽车,中国游客再一次地被小象的绝技所惊呆了,难怪作者又一次地发出赞叹(幻灯)范读

小结: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小象天生就会这些本领吗?

过渡:是呀,如果没有阿铃我们就看不到这么聪明和乖巧的小象。阿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幻灯)我们来找一找描写阿铃外貌的句子。(幻灯——齐读),你能用哪个字来形容阿铃的外貌。

(7)美丽的阿铃究竟是如何指挥小象拉车的呢?

男生读第5节,然后请各组找一找书中的有关句子。(幻灯)

师述:阿玲一见中国游客的车陷进泥坑,是不是立刻就让小象“上去拉车”?(对,她没有)。

(8)同桌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阿铃指挥小象的句子说一说。

指导朗读:齐读,体会阿铃做事认真观察,考虑周到。

(9)找出阿铃指挥小象所用的词语。(幻灯——拍拍,贴贴,指了指)

那这些叠词体现了阿铃对小象怎样的态度?(亲切,温柔)。

过渡:面对阿铃小象听懂了他这些亲切却无声的语言。轻松地把汽车拉了出来。

(10)说话训练1,阿铃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说出来。(幻灯)

小组讨论,交流

(11)那阿铃又是怎样指挥小象洗车的呢?

个别读第7节,各自找出有关句子。(幻灯)女生读,用了哪些动词?(幻灯)

(12)说话训练2:阿铃轻轻摸着小象的长鼻子,又指了指车身上的污泥,好象对它说什么?

过渡:聪明乖巧的小象非常清楚主人的意图,把车洗得干干净净。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整件事情中,面对中国客人自始至终阿铃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而再地对我们微笑。阿玲的“三次笑”是什么含义呢?同学们能不能从她的微笑中读懂她是在说些什么?

(13)再次朗读4到8节,联系上下文,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训练。(幻灯)

1.在时,阿铃“她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在说。

2.在时,阿铃“她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

3.在时,“阿铃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说:。

(14)分组演一演,阿铃指挥小象拉车和洗车的片段。

三、总结:

通过对全文的学习聪明乖巧的小象,你认为阿铃是个怎样的人?(幻灯:人美心更美)

其实,阿铃仅仅是泰国人民中的一个代表,我们从阿铃身上感受到了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篇7

[内容]

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所记叙的事,感受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以及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学会本课生字,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课文对曼谷近郊美景的描绘和对乖巧的小象的赞叹,领会阿玲热心助人的品质和她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同时进行段的训练,培养思维能力。教学难点:懂得课文并非主要写小象、写景,而是主要写人。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在此基础上熟读全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精读全文,理解重点词句段,读准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引人入胜。在美丽的东南亚,有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那里四季常青、景色奇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它就是泰国的首都曼谷。曼谷不仅有迷人的风光,还有温顺可爱的小象。同学们想到那里去看一看吗?现在就让我们去领略曼谷迷人的风光和曼谷的小象吧!

二、温故知新,整体感知。回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部分探究。

(一)学习第一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先指名读,之后出·示·曼谷近效景色的投影片,感受美景之后再齐读。2.第二、三自然段。①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我们的汽车为什么会陷进泥坑里?指名用自己的话结合课文说说原因。训练用因为所以说话。②车陷进泥坑走不动了,我们自己有能力把它拉出来吗?指名联系课文回答。③如果你就是司机,现在心情怎样?(无奈)叹口气,(哎)怎么才能读出这种困境中的无奈?指名表演读,读出无奈的.心情。④我们正兴致勃勃地观赏美景,所乘坐的汽车却陷进泥坑无法拉出来了,我们心里该是多么着急又无可奈何呀!真希望马上有人来帮助,正在这时,谁来了?

(二)学习第四八自然段。

1.第四自然段①引读。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引导学生依次读15句话。读完之后点出:微微一笑说明阿玲待人十分热情。②默读。这5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③学习重点句,出示投影片:从(橘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玲声。a.指名读加上括号里的词的句子和去掉括号里的词的句子(投影片为复合片),思考:去掉括号里的词的句子和原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b.重点理解悦耳的两层意思(好听;听了使人精神愉快),引导学生与第一部分无奈心情相联系。c.教师小结,落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这点上,读写结合。d.抓装橘红色、悦耳(重读)、飘(轻读)指导朗读,与第三自然段无奈的心情形成对比。这句话用喜悦而充满希望的语气来读。④配乐指名读。⑤出·示·投·影·(橘红色雾中景),美丽热情的阿玲来到我们面前会怎么做呢?

2.第五、六自然段。①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阿玲先是怎么做的?接着怎么做的?然后又是怎么做的?指名回答,用上先接着然后的句式。②重点理解拍拍、贴贴、指了指,引导学生明确两点:第一,这是阿玲指·挥·小象的语言;第二,这些叠词体现了阿玲对小象亲切又温和的态度。③小象听懂阿玲这些亲切却无声的语言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先指名读第六自然段,再找出重点词东一掀、西一撬,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并演示动作。④师小结:小象拉车方法巧,速度快;学生体会这就是聪·明·。(联系上文理解聪明含义)⑤好几个人都无法办到的事,而小象却轻松又快速地把车拉出来,这一绝技真是一种奇·迹·!我们目睹了这一切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第七、八自然段。①指名读前三句,引导学生理解直至读出佩服的语气和感激的心情。②阿玲和她的小象帮了我们这么大忙,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我们真是感激不荆阿玲这时本来就可以离去了,可她是这么做的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笑·眯·眯·、抽·回·手·、摇了摇头)看来阿玲帮人就要帮到底!③阿玲这次是怎么指挥小象的?和上次有什么不同?小象怎么洗车的?这次小象又听懂阿玲的话了,看来阿玲真是驯象有方啊!④在金·色·的晨雾中,小象在阿玲的指挥下,将车洗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投影演示,洗去泥巴的车子重现光彩)⑤师创设情境,生酝酿感情,齐读第八自然段。联系上文指名讲讲乖巧的意思。⑥重点理解赞叹什么,逐步引导到阿玲助人为乐的品质上。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

1.男生读①句,女生读②句。

2.理解①句中的致·谢,与第七自然段的感谢比较。出示投影片:(强调致的字意)司机紧紧握住阿玲的手,一再表示感·谢·。我们再次向阿玲致·谢·。

3.出示投影(略),比较三次写雾的句子。明确两点:第一,景美衬托人美,用词准确生动;第二,表明时间在变化。

四、整体深化,总结全文。1.总结板书。

2.结束语。

与导语呼应,强调本文不仅写景写象,更是写人,以及由阿玲身上所感受到的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指导背诵第四、第七自然段;指导分析字形;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略)附板书设计:

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篇8

曼谷的小象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悦耳”、“赞叹”造句。初步懂得课文运用准确的词语把事情写具体。

2.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自学能力。

3.感受泰国妇女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以及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和第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对曼谷近郊美景的描绘和聪明的小象的赞叹,领会阿玲热心助人的品质和她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同时进行段的训练,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从阿玲指挥小象时的动作、神态中领悟阿玲美丽、善良、热心助人的品格。

课前准备:

1.投影片1框

2.“大象踢足球”录像片断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解层次;学习课文1~4节,初步感受阿玲的形象美。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5~7节,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阿玲助人的行为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述引出人物。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指挥拉

完成板书:阿玲───→小象车

二.揭示目标

这堂课重点研究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拉车、冲车这两件事,完成书后思考练习1。

三.学习重点段

㈠学习第五节

1.默读思考阿玲指挥小象前做了什么,指挥时做了什么?

2.交流理解指挥前,阿玲为什么绕着汽车走一圈?为什么还沉思片刻?

阿玲一句话没说,用这些动作告诉小象什么?

(教师相机圈写阿玲动作的词语:拍拍贴贴指了指)

3.换词比较阿玲指挥小象时的动作改成“拍了一下”、“贴着”好不好?为什么?

4.朗读理解

㈡学习第六节

1.默读思考阿玲的.这些无声语言,小象“听”懂了吗?

从哪儿看出来?圈圈画画。

2.交流理解板书:掀撬

3.想象练说如果你是汽车中的一名乘客,看到阿玲指挥小象拉出了汽车,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4.感情朗读

5.小结复述

㈢学习第七节

1.默读找句这一节共有几句话,标上序号。

2.分句朗读边听边想,哪几句说阿玲指挥小象冲车这件事。

3.自读思考阿玲指挥小象冲车和拉车这两件事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提示:可从写作顺序、运用词语等方面找一找。

4.比较理解交流中板书:摸着指了指

伸喷

5.看图练读

6.引读(背)

㈣学习第八节

作者看到小象这么能干,这么机灵,又一次从心底发出赞叹。赞叹什么?仅仅赞叹小象吗?赞美阿玲什么?(相机板书)

四.全文总结

五.看录像,做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背诵第四、七自然段,理解三次写雾和三次写阿玲笑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感情朗读指导,体会人物的心灵美。完成课后练习2、3。

教学过程:(略)

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篇9

师:我们祖国的首都在哪?

生:北京。

师:泰国的首都在哪?

生:曼谷。

师:对了,曼谷(板书)。此时的东北,北国风光,万里雪飘。今天早上七点左右,新闻联播说到我们东北今天的‘零下十一摄氏度,又说到泰国曼谷的气温,高达零上34摄氏度,可以说,它现在是全世界最暖和的一个地方,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到曼谷去游一游。

生:行。

师: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坐好汽车。那的路和咱们这的可不一样,咱们这儿那么平坦,那儿的路要是一不小心脑袋就会撞个大包(众笑)。现在坐好了吗?

生:坐好了!(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已经进入角色)

师:快往外望一望,把你看到的泰国曼谷的景色,给大家讲一讲。(用眼神提示学生读课文)“在曼谷近郊——”

生:“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泰国曼谷的近郊景色怎么样呀?

生:美。

师:是很美,具体说说怎么美?

生:有紫色的野花。

生:绿油油的禾田。

生:海边。

师:同学们往这儿看,这是什么地方呀?(画图)

生:禾田。

师:老师这儿的禾田和曼谷的禾田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你们看到的泰国曼谷近郊的禾田什么样?说一说。

生:我看到的泰国曼谷的禾田是绿油油的。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吧,同学们,绿油油的禾田,这是不是绿油油呀?

生:不是。

师:这绿油油的禾田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你们说,老师来画,停不停呀?

生:不停。

师:看来这“绿油油”指的不是一小块,是一大片绿,同学们感悟的真好。

生:停。

师:真是绿油油,我还不满意,注意看绿油油的“油”,三点水的油,这草光是一大片长得像,还得怎么样?

生:还有亮光,阳光一照放着光泽。

师:同学们,你们想象这绿油油的禾田,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生:绿油油。(非常投入、陶醉地)

师:还有什么?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

师:谁到前面来点缀点缀。师:这里有深紫色,也有淡紫色。请选择选择。

生:(上前选择)

师:这是什么颜色?

生:深紫。

师:跟它相比较,这个就叫做——:我要问你,你画这个花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距离呢?生:因为挨在一起就不叫点缀了,就叫连着了。(笑声)

师:对,所以你画的草地上盛开的花是——

生:星星点点。

师:你们看啊,这样一片草地。有这样星星点点的淡紫色的野花,就叫——

生:点缀。

师:这一点缀呀,我们的草地就更美了。

师:那你们看,今天为了让你们体会,窦老师穿的衣服是一种颜色,你们看我的衣服上点缀了什么?

生:窦老师外衣的领子上点缀了一朵小花。

师:怎么样?

生:漂亮。

师:对了,这也叫什么?

生:点缀。

师:你们看看,你们穿的校服,要是只有白色、黄色,多难看啦。于是设计师们,用上一条红色、黄色,这么一点缀,真是漂亮。

师:同学们这回你们再读这个词,感受可就不一样了。

生:“绿油油的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生美美地)

师:这景色真是太美了。

师:我们坐在车上可有另一番感受,把你坐在车上的滋味告诉老师,好不好?(暗示继续读课文)

生:我们乘坐的汽车轮子陷进泥沟走不动了。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公路,怎么样?

生:高低不平。师:而且还——生:坑坑洼洼。

师:而且还——

生:泥泞不堪。

师:所以我们坐在汽车上,上下——

生:颠簸,身子东摇西摆。师:忽然身子一歪,轮子——

生:陷进泥坑。

师:结果怎么样呀?

生:走不动了。

师:怎么办?快动脑筋想办法,看谁能想到最好的办法。

生:去找人。

师:还有办法吗?

生:找个棍子把车撬起来。

师:这个办法很好,其实,用棍子把车撬起来是用什么原理?你知道吗?

生:杠杆原理。

师:你真厉害。还有没有办法?

生:采点叶子放在车轮底下。

师:可是如果车要是一动的话,叶子还是会被压乎的。不过,你也很有创造力,善动脑筋。

生:曼谷是盛产象的,可以找象来帮忙。

师:你了解泰国风情,要去找大象来帮忙,真是个好办法。咱们去找,仍然需要时间。

生:弄来沙子或石子垫上。

师:看来呀,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都很聪明,但是非常有经验的司机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叹了口气,对我说——

生:“我到前面找几个人来帮忙。”

师:司机好像很自信吗?是叹了口气,你们再告诉我一遍。

生:“我到前边找几个人来帮忙。”(叹气的语气)

师:看到司机很着急,我们都很着急,赶快想办法,来解决样的困难。

生:对。

师:就在我们这么着急的时候呀。(老师演示一段铃声)

师:听,什么声音?

生:悦耳的铜铃声。

师:悦耳的铜铃声,就像有些同学预感的那样,带来了希望。是谁呀?快说说吧。

生:大象。

师:(放乐曲)在桔红色的晨雾中,伴着优美的铜铃声,和阿玲出现在我们面前。快把你看到的景象倾吐出来。

生:“正在这时候从橘红色的晨雾中……”(出示小象和阿铃挂图)

师:你看到的小象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印象?用自己的语表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踊跃,你想说就站起来吧。

生:我看见小象鼻子非常长,小象还非常高兴。阿玲摸着小象的鼻子也非常高兴。生:我感觉小象非常可爱。

生:小象身体特别胖,就像用海绵做的似的。

生:我看到的小象非常巨大,像一个巨人,能把车轮抬起。

师:把“巨大”改一个词“庞大”,别看是小象,看起来也很庞大。

师:说说阿玲吧。

生:阿玲摸着小象的耳朵。

生:阿玲穿着绣花上衣。

生:穿的非常漂亮,长得也非常漂亮。

师:阿玲微笑的看着你,露出整齐的牙齿。

师:小象可爱,阿玲漂亮。那么就把你看到的感受读出来吧。

生:“正在这时候……”

师:同学们,他有一个地方是这么读的,啊!是一头小象,刚才我们遇到这个困难,心情着急吗?

生:着急。

师:正在着急的时候,小象来到了我们面前,你们说这个啊”应该怎么读?

生:啊!是一头小象。(啊字读得很平)

师:非常内向的孩子,但是你心里热乎乎的,小象出现在你面前,你真的很高兴。生:啊!是一头小象。(啊读得很重,很有激情)

师:不错,说明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很激动,很高兴。

师:有没有和他读的感情不一样的?

生:啊!是一头小象。

师:窦老师看到这头小象,既惊奇又高兴,于是呀,我就啊读的语调上扬,表示吃惊之后的惊喜)是一头小象。

师:实际上,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感情不一样,每个人的性格也不一样,当然读的就不一样,你们就带着你自己的感受,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声铃声——

生:(读略)

师:现在窦老师呀,想放一段电影,想看的同学举手,这同学举手,谁想看,谁就闭眼睛。

师:(配乐朗诵)“从桔红色的晨雾中……叫她阿玲。”

师:你们看到了吗?你们在哪儿看到的?

生:头脑中。

师:其实呀,有时我们读书,方法很多,比如刚才我们用看的方法,就是

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精选1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支玉恒教学实录:《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师:就像上节课一样,抓住非常有情感的句子来感动我,抓住事实来说服我。刚才大家主要讲了大娘的事实,读出了感情...

  • 支玉恒《草原》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支玉恒西安公开课】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师:咱们今天讲哪一课?生:草原。师:(板书“草原”)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

  • 窦桂梅《朋友》课堂实录

    整理:时金林执教:窦桂梅 时间:2003年3月16日 地点:扬州教育学院瘦西湖校区体育馆 学生:六年级 师:同学们,今天窦老...

  • 窦桂梅课堂实录:《捶捶乐》(作文)

    窦桂梅作文示范课《捶捶乐》课堂教学实录及全程评析 (2003年4月 福建邵武实验小学) 执教:北京窦桂梅 整理:福建...

  • 长城 课堂实录

    长城的课堂实录片断及反思了解长城的结构,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及设计的巧妙师:细读第二段,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

  • 窦桂梅《落叶》课堂实录

    落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去,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

  • 称赞课堂实录

    课前在每位同学座位上发放动物头饰. 师生共同边歌边舞《金孔雀》 上课铃响. 师:昨天,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做客,我和许...

  •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窦桂梅师:猜猜我从哪来 生:您从北京来.师:你真有礼貌,加上一个"您".心字在底,把我放在你的心上.给他点掌声,也算是给我一点...

  • 掌声 第二课时 课堂实录

    海口九小 魏敏课前谈话师:孩子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你们用什么来欢迎老师们呢 (生鼓掌)师: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

  • 鸟的天堂 课堂实录

    鸟的天堂内蒙古包头市高新区赵家营小学 张娟课文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 赵州桥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在提示课题和生字词教学以后)师:下面我们学习课文。赵州桥为什么有名?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请翻开书听老师读...

  • 秋天的雨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八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写“清凉、留意”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