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作文辅导 > 作文要“新”(精选3篇)

作文要“新”(精选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58

作文要“新”篇1

山东省临沐县曹庄中学李靖陈蕾

如何实现作文教学的创新?在实际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改变过去的命题作文模式,代之以半命题、无命题的自由作文;取消对作文的种种限制,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改变过去教师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同化或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作文时,字数、时间、文体、取材范围、技巧、表达方式都不作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打开思路,开发潜能,激励兴趣。

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感受作文新颖之魅力。

品“新”析“异”。教科书中选文大多为名人名篇,新异独到之妙笔,俯拾皆是。因此,教读时我特别注意让其充分“亮相”,以供学生欣赏体味。如教读朱自清的《背影》,我首先从文题切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平中见奇”;接着,简析讨论课文铺排渲染写法的运用,懂得怎样做到陈中翻新;然后引导学生重点品析该文独特的叙述视角。

谋“新”写“异”。作文训练时,我特别注重创新能力训练的指导。如作文训练中,有个材料作文的选题:体育课,王勇没做活动就“跳山羊”,结果把脚给崴了。为了引导学生不落窠臼,写出新意,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王勇是怎样一个人?难道仅是没有准备好吗?脚崴了之后有怎样的表现?旁人有何反应?结果怎样?且又展开了讨论,这样,学生写起来思路就比较开阔。

改变过去的评价体系和批改模式,教师应具备编辑的眼光与慈母的爱心。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能只从语句、用词、文理等方面进行评改,而应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亮点,评价方式也不能只单纯地以分数高低来下结论,而应批注出文章“好”在哪里,“新”在何处。这就要老师不仅要有编辑的眼光,还应有慈母的爱心。对于学生的作文,不能单纯地以其结构是否完整、文理是否通顺、体裁是否与你的标准接近作为判定准则,而是看作文中是否有“新”的东西,如新词、新意、新内容、新形式等出现。评讲作文时要以保护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对存在的问题宜个别交流,且宜用商榷的方式,以增强他们对作文的信心。

《中国教育报》2003年6月9日第7版

作文要“新”篇2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2.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对人体呼吸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3.通过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教学重点: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教学难点:分辨吸进和呼出的气有什么不同。教学准备:人体呼吸器官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模拟呼吸装置。分组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片、乳胶管、水槽、火柴、细竹棍。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的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什么呢?如果你们生活在空气污染很大的地方会怎样?”   二、探究内容: 1.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1)体验活动:把手放在鼻子前面,用手掌对着鼻孔,感觉到自己在呼吸。(2)体验活动:感觉我们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3)讲解我们为什么要呼吸,为什么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2.认识呼吸器官。(1)体验活动:我们在呼吸时,胸、腹部有什么变化?(2)讨论交流:呼吸器官有哪些?在图上标出它们的名称。(3)小结: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和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幼.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4)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具模拟演示肺如何进行呼吸。(5)计算我们一昼夜需要多少新鲜空气。     3.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讨论:怎样收集这两种气体?它们会有什么不同?怎样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2)指导实验操作。(让学生看看书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然后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进行演示。)       (3)学生分组实验。(按书上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4)汇报、交流。           实验中出现了什么不同的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我们的猜测正确吗?       (5)阅读资料。           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提供的资料,并对照自己的猜测,看看是否完全正确,什么地方需要修正。      4.小结。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如果没有氧气,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    如果较长时间呆在人多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教学后记:

作文要“新”篇3

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的内容及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机。新异事物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反映,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新的教学内容不难寻求,因为教材中几乎每课都有新的内容,然而新的教学方法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究和尝试。在外语课堂上分角色朗读和自编对话并分角色表演都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如在学习I can’t find my______?这个句型时,在操练后,让学生自编对话(要充分的让学生想像,自由的发挥)。有两位同学就编出了非常精彩的对话,其中一人扮演圣诞老人,背着他那装满礼物的大包,另一人扮演一只小狗,圣诞老人很着急的问小狗:“Where are my shoes?I can’t find my shoes. Can you find my shoes?”小狗说:“Yes,I can,but I’m hungry,I want to eat some meat.”圣诞老人很无奈的给小狗一些肉,随后赶紧说:“Where are my shoes?”小狗边吃边大声说:“You put your shoes in your bag?”一段很简单而有趣的小对话将新句型溶入其中,既联系了新句子,又同时复习了旧知识,还使课堂气氛变的轻松愉快  

作文要“新”(精选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中考作文复习7方法

    --------------------------------------------------------------------------------中考作文复习,传统上采用模拟考试和...

  • 中考作文复习7方法

    --------------------------------------------------------------------------------中考作文复习,传统上采用模拟考试和...

  • 训练学生书面口头表达的好方式

    培养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少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 训练学生书面口头表达的好方式

    培养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少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 开拓写作思路十七法

    1.原型启发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常常有赖于“原型启发”。凭借范文和优秀习作作原型...

  • 开拓写作思路十七法

    1.原型启发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常常有赖于“原型启发”。凭借范文和优秀习作作原型...

  • 消除“作文恐惧感”

    据多年来对中学生的询问、调查和统计,除少数酷爱文学和写作的同学外,大部分同学都是说起作文就慌,视作文为“...

  • 消除“作文恐惧感”

    据多年来对中学生的询问、调查和统计,除少数酷爱文学和写作的同学外,大部分同学都是说起作文就慌,视作文为“...

  • 中考创新作文(三)

    第三式:交流对话,问答俱全 把人物之间就某一话题提出的问题和表达的看法记录下来,也是作文形式创新的一种。这种写法...

  • 中考创新作文(三)

    第三式:交流对话,问答俱全 把人物之间就某一话题提出的问题和表达的看法记录下来,也是作文形式创新的一种。这种写法...

  • 中考创新作文(二)

    第二式:连缀日记,强化真情 日记是一种常见的私务应用文文种,把自己在一天所见、所感中最有意义的部分记录下来,就是...

  • 中考创新作文(二)

    第二式:连缀日记,强化真情 日记是一种常见的私务应用文文种,把自己在一天所见、所感中最有意义的部分记录下来,就是...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