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47
(一)
本节课是小学低年级数学中数与空间的教学开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学习几何概念。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刚刚入学不久的时间进行,这时候的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我把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都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本节课的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参照教科书上所列举的物体在家里搜集生活中物体,但是有些遗憾的是,三班大部分孩子都或多或少的准备了各种物体,而一班只有两个孩子准备了,兴好我也准备了许多教具。一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和三班的孩子相比较弱,所以在布置课前准备时我必须要求到位。我让学生四人为一组,把搜集来的物体摆在一起进行观察,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和用到的,比如药盒、火柴盒、茶叶筒、铅笔、吸管、魔方等,然后让孩子们根据形状相同的分为一类,孩子们分的非常好,大部分都分出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样四类。这样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上课时,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并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同学们通过分类后的各类实物,能够感知每种物体的特征,然后把自己带来的物体与相应的几何图形找到朋友。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这些物体,并能准确的判断。紧接着我让学生摸一摸,通过摸一摸我让学生说出了每种物体的特征。然后我又让孩子们在小组中闭上眼睛摸出各种类型的物体,或者是闭上眼睛通过摸一摸说出它是哪种物体。最后我又让孩子们玩一玩,小组里可以摆一摆、搭一搭,滚一滚。通过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操作、讨论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还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巩固各种物体的特点,效果不错。
本节课也有一些难点,认识物体这节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是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因为圆柱体有粗细长短之分,学生往往会把它分成不同类型,长方体与正方体又有许多类似,学生又会把它们归为一类。所以仍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巩固认识。
(二)
本节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
整节课我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下探索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的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正如“课标”中所说的,使每一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 导入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几位朋友,(出示长方体),谁认识它?
生:长方体。
师:你对长方体有哪些了解吗?
生1 :它相对的边相等。
师:谁来帮帮她,给她纠正 。
生2: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上下两个面、左右两个面、前后两个面相等。
师:这个朋友谁认识?(出示正方体),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是正方体,它的六个面都相等。
师:这个朋友谁认识呢?(出示圆柱),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是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的,它还可以滚动。
师:(出示三棱柱),谁认识它?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是三角体,它上下两个面是三角形。
师:它叫三棱柱。老师想做一个和三棱柱上的这个面(手指三棱柱上的三角形)的面一样的面,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生:(小组讨论,很兴奋)。
生1:我把它压在纸上画下来,。(教师请他上讲台画)。
生2:我把它摁在橡皮泥上,橡皮泥上就有一个和三棱柱上的三角形一样的面了。(教师请她上讲台操作)。
生3:我用水彩笔给那个面上涂上色,再往纸上一印,就有一个和三棱柱上的三角形一样的面了。(教师请她上讲台演示)。
生4:我拿三棱柱往沙滩上一压,就会有一个和三棱柱上的三角形一样的面了。
教学反思: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学生感到很亲切,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而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学生都知道,学生缺少的是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能力,所以,开课时表面看似顺利、精彩,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如果开课时能给学生许多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模型,让他们分类;再让他们“送平面图形回家”(找一找哪个立体图形中有该平面图形),这样就建立了立体——平面的联系;最后再让学生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画下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相信这样的活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动手、动脑而有所收获的。
二、学生活动,体会“面在体上”。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用你喜欢的办法,利用你的学具,试一试你能得到哪些图形?
生:(很高兴地活动,大多数学生采用先用水彩笔在立体模型某一平面上涂一涂,再印在纸上。)
教学反思:学生很喜欢自己动手做一做,喜欢有趣的、象玩一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心情愉快,没有负担。
三、建立“形”与名称的联系。
师:谁来把得到的图形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争先恐后)。
师:请得到最多图形的同学来。
生:我得到四个。(请他到讲台上展示)。
师:你得到了什么图形?
生:(边指边说)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
师:(板书: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同桌互相说说,你从哪些学具上得到了哪些图形,指一指,摸一摸,并说出它叫什么?
生:(很认真地指一指,摸一摸,并说出它叫什么)。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它们找不到“家”了,谁愿意帮帮它们呢?
生:(请四名代表分别手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其他学生发令“1、2、3”,他们便将图形贴在相应的名称下面)。
师:你们真了不起!
教学反思:对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学生知道它们的名称,所以,教师不必讲,而是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展示。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可以肯定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但是仔细回想,学生的思维含量低。如果设计为在图形上写错名称,请学生纠正,他们便要对图形、名称重新审视,经过一番思考后才能作出判断。所以,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对于学生会的内容,怎样让学生再动动脑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学游戏贯彻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好比强大的磁场,最大限度的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孩子们主...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一开始...
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本环节中我将原例题中的问题省掉,不出现题目的问题;就这么一改,一个与...
本节课,我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把新课程的理念预设到我们的课堂教学...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多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
《面积计算》这一课的教学要求是复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会求组合图形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二单元新课“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是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了乘法分配律的初步认识,“5个3加3个3等于8个3”、“5个3减3个3...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如果我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 在学生“节外生枝”的同时, 采...
、创设情景:1、问题激趣:有一个女罪犯,他通过化装、整容,从外貌上来看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般人很难发现,就连公安警...
在列解方程解应用题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了几种训练方法:一、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题中讲的是...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