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47
[案例]
1、最小公倍数(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金元才)
师: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
生:报数1、2、3......
师: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所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坐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师: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生:报6、12、18......的同学。
师:报6的同学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两次都要站起来吗?
生:我报的数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两次都要站起来。
师:说的好。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可以说6是2和3公有的倍数。报12的同学你能说说吗?
生:我报的数12也是2和3公有的倍数,所以也要两次都站起来。
师:说的有理。这样的数还有吗?
生:18、24、30......
师:像6、12、18等这些数都是2和3公有的倍数,可以简称为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想一想2和3的公倍数有哪些?
生:6、12、18、24、30......
师:请找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几?
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说的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接上面板书前添写“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2、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贺环)
师:同学们,自己到商店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买过些什么?
生:钢笔、铅笔、作业本......
师:好的,买过的东西真不少,像你们买的那些东西都可以称作商品。那么,你在买商品时,应付多少钱是怎样确定的呢?
生:看看要买的东西的价钱是多少就行了。
生:不行,有时还得乘。
师:怎么乘?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比如作业本每本5角,买2本就得用5乘以2,买3本就得用5乘以3,这样才知道应付多少钱。
师:说得棒极了。看来,我们学过的乘法应用题这下可派上用场了。那么商品的价钱,买东西的多少和应付的钱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思考]
实践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上面的两个教学片段体现了这一要求。片段1从学生熟悉的报数游戏展开教学、展开讨论,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片段2围绕学生熟悉的“买东西”这一实际生活问题,诱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心理意向,使新课课题的出示水到渠成。从这两个成功的导入片段,可以看出:新课的导入,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新课的导入,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应用性和实践性,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新课的导入也应该着力体现这一教学理念。
[案例]
1、5的认识(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尹婷婷)
师:小朋友,请摸摸耳朵,眨眨眼睛,挥挥左手,摇摇脑袋(生随老师一起做)。好的,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师:我伸3个手指,你伸几个组成4?(学生伸手指)
师:我拍1下手,你拍几下组成3?(学生拍手)
师:我左手伸1个手指,右手伸2个手指,你能说一句话吗?
生:1和2组成3,1加2等于3,1小于2,2大于1。
师:不错,真棒。我伸出4个手指,你伸几个比4小?(学生伸出不同的个数)
师:(非常惊讶地)哎,怎么伸的不一样?
生:3、2、1都比4小,可以伸3个,也可以伸2个、1个。
师:请你伸出左手的4个手指,再伸出1个,一共有几个?
生:5个。
师:真好,今天我们就学习5。
2、体积和体积单位(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张汉中)
师:同学们,我在家里,我的女儿非常爱穿我的衣服,你们在家是不是也这样呢?
生:是的。
师: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么感觉?
生1:很大。
生2:非常宽松。
生3:很温暖、很舒服。
生4:很温馨,感觉自己长大了。
……
师: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吗?(学生个个很惊讶,大多数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1: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的。
生2:爸爸太胖,会把我的衣服涨破。
……
师:你的衣服,你爸爸穿不上,为什么呢?象这样日常生活中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每个同学都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相信通过学习大家会理解的更清楚。
[思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只有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愉悦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上面的两个片段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片段1用律动式的“摸耳、眨睛、挥手、摇脑袋”,使学生置身于轻松的氛围之中,用学生熟知的“手”展开教学,无论组织教学,还是复习旧知都是让学生在游戏玩乐中进行,学生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学习;片段2老师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俯下身子看学生”,把自己作为学生中间的一员,以朋友的身份出现,伴随“穿不穿爸爸的衣服”这一学生都体验过的、极具亲情味的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情绪体验无疑是愉快的,无疑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陶行知先生说:“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与学生交往,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可能少地感受到威胁,因为在自由、轻松气氛下,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就意为着交往双方的平等,彼此之间愉悦的情感体验。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开课氛围,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下开始数学学习。
[案例]
1、三角形的面积(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王开瑞)
提问:同学们,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回答)
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学生回忆的同时,多媒体演示剪拼的转化过程,老师板书:转化)
启思:“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能不能也应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索这个问题。
2、加法交换率(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姚 斌)
谈话: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上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变 不变)
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看一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当学生举出交换位置,结果不变时板书:交换 位置)
质疑: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例子来说明吗?
[思考]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老师往往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知识上的准备状态上,重视为学生搭建知识桥梁,注重知识点的复习与铺垫,而忽视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上为学生铺路搭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怎样投入学习,比学习何种数学知识更重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比学习结果更重要;学生合理的学习方式的形成,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数学绝不能仅仅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中心。因此,新课的导入,不能仅仅只关注知识点的复习与铺垫,也应该注重在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为学生铺路搭桥,以利于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上面两例都十分注重这一点,不再是仅仅的围绕某一知识点去复习铺垫,而是更加注重在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上为学生铺路搭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学游戏贯彻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好比强大的磁场,最大限度的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孩子们主...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一开始...
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本环节中我将原例题中的问题省掉,不出现题目的问题;就这么一改,一个与...
本节课,我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把新课程的理念预设到我们的课堂教学...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多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
《面积计算》这一课的教学要求是复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会求组合图形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二单元新课“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是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了乘法分配律的初步认识,“5个3加3个3等于8个3”、“5个3减3个3...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如果我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 在学生“节外生枝”的同时, 采...
、创设情景:1、问题激趣:有一个女罪犯,他通过化装、整容,从外貌上来看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般人很难发现,就连公安警...
在列解方程解应用题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了几种训练方法:一、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题中讲的是...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