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音乐教案 > 初中音乐教案 > 音乐教案-《天地之间的歌》(精选2篇)

音乐教案-《天地之间的歌》(精选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1:41

音乐教案-《天地之间的歌》篇1

课堂人数: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天地之间的歌》

教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

目的

1、介绍中国民歌的种类及音乐风格。

2、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中国民歌的概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崇高思想。

重点

中国民歌的体裁,种类及分布。

难点

中国民歌的音乐风格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学生上课出席情况。

二、发声练习。

1=C 3/4

13 56 53|13 56 53|1——||

mi          ma

连音练习,要求上行下行声音连贯一致,唱得柔和流畅。

三|、检查复习

1、 冼星海和《黄河大合唱》

2、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四、简介民歌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人们一代代口头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与完善。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现实主义的巨著《诗经》,到浪漫

主义的伟大诗篇《楚辞》开始,走过了漫漫长路。到现在,每当我们又一次听到那还在传唱的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不论是“西部歌王”王洛宾深情的“半个月亮爬上来”,还是有着蓝蓝的天,圆圆的月,静静的城的“康定情歌”,还有那高亢凄凉的陕北信天游,以及柔美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你会再次沐浴在美的光芒中,怎不欣喜若狂。   

中国民歌有多种分类方法。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搬运号子、船工号子和作坊号子等)山歌(一般山歌、放牧山歌和田殃山歌等)小调(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

民歌的特点:

1、       诗与乐的高度结合:从诗的角度看,民歌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特点。民歌的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短短数句歌词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体现。

2、       长于抒发人的内心世界:民歌运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语言,极为经济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3、       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

号子的作用:消除疲劳、协调劳动、提高效率、步调一致。

山歌的特点:音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乐段结构较简单。

小调的特点:音调轻柔婉转、节奏较规范、乐段结构变化较多。

五、欣赏音乐

《澧水船夫号子》《牧歌》《茉莉花》

六、课堂小结(略)

音乐教案-《天地之间的歌》篇2

第八课《天地之间的歌》

一、教学内容

1、唱《天地之间的歌》

2、做唱唱旋律完成旋律

3、听《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教唱《天地之间的歌》,激发学生对探求天地之间奥秘的欲望,从而引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领唱与合唱互相协作,配合默契。

2、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做到声部清晰、和谐。继续巩固6/8拍知识,通过完成旋律练习,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3、通过欣赏,比较音色、音区、节奏、速度、力度、和声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综合欣赏能力,感受音乐形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领唱与合唱互相谐调配合。

2、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八孔竖笛

五、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天地之间的歌》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天地之间的歌》,激发学生对探索天地之间奥秘的欲望,从而引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领唱与合唱相互协作,配合默契。                                                  教学重点难点:                                                        节奏与合唱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交流                                                               师: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我们就从航天员杨利伟开始说起吧。(自由交流)                                                               二、学唱歌曲                                                        教材分析:

《天地之间的歌》是电视系列片《天地之间》的主题歌,通过对天地万物的神奇壮观的描述,激发少年们用脑用手探索这些奥秘的志向。这首歌曲为二段体,a段由五个乐句组成,呈对称型;b段为副歌,由两个乐句构成。歌曲曲调轻快活泼,切分节奏的运用,领唱合唱的交替,前半拍休止的运用,使得全曲显得生气勃勃,恰当地表现了少年们立志攀登科学高峰的决心,也是学习此歌的重点、难点。                             1、 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从这样一首《天地之间的歌》,你感受到什么呢                              听范唱,体会歌曲是情绪、节奏、速度。(轻快、活泼)

2、 模唱“啦”的旋律                                               3、 跟磁带学唱                                           4、 解决难点

加强对歌曲中难点部分的练习。如:第9到第14小节可先让学生掌握的节奏型,再重点练习第9到11小节,这样第12到14小节的难道就容易解决了。此外,第15小节的“054”处的切分节奏也要加强练习。

(1)      切分节奏(口念——拍手——词——跟唱旋律)   (2)      二声部合唱                                       领唱、合唱部分的处理,应在歌曲完全学会后再进行,要注意衔接的紧密。

5、完整的演唱歌曲                                                         副歌部分有对比性的两个乐句,要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去唱。前一乐句咬字、吐字要圆润、灵巧、富有弹性,后一乐句要连贯、饱满、坚定。(看指挥演唱——分角色演唱)                                三、总结下课

四、作业:

复习歌曲《天地之间的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处理歌曲《天地之间的歌》。

2、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做到声部清晰、和谐。

3、继续巩固6/8拍的知识,通过完成旋律练习,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培养。

教学目标:                                                                  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做到声部清晰、和谐。继续巩固6/8拍的知识,通过完成旋律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                                                       合唱与创编                                                           教学准备:                                                             音频《往事难忘》,自备本                                                        教学过程:

一、处理歌曲

1、复习歌曲,师生评议。

2、指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练习唱好二声部合唱。  

二、唱唱旋律

教材分析:

本课的唱唱旋律练习,将通过学生对乐曲的视唱,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合唱能力。视唱曲目是英国乐曲《很久以前》,短小、流畅,四个乐句中一、二、四乐句基本相似,第三乐句也是二小节的重复,视唱将是非常简单、轻松的。

1、 听《往事难忘》

师:(弹奏)熟悉这样的旋律吗?是歌曲《往事难忘》,这样的旋律来自英国作曲家贝利的《很久以前》。

2、 模唱

师:我们跟着来轻轻唱一唱,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将相同的旋律编号。

当唱到(1)(3)时,轻轻的拍手用x x x x||伴奏;

唱到(2)时,用x — x x ||伴奏;

唱到(4)时,用x — x — ||伴奏。

而第二声部都是1765

3、 二声部合唱

三、完成旋律。

师:《很久以前》中有很多的旋律是重复的,我们在创编旋律的时候也可以用。1、 分析

师:那么还有个条件,我们得看看要求创编的这一旋律是几拍子的。看(出示),那么6/8拍的含义是?

2、 创编

师:那么,你能听出,我弹奏的是哪一节奏吗?

6/8  xxx xxx | x.   x .  ||

6/8  xxx xxx | x x x .  ||

现在我们先来唱一唱第一条旋律。(跟琴模唱)

那么,下面的那条节奏就让你们来创编了,让其成为一条完整的旋律。

3、 交流演唱评价

四、总结下课

五、作业:

完成课后的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比较音色,音区,节奏,速度,力度,和声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综合能力,感受音乐形象。并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音区、以及不同的演奏速度、力度和不同的音乐节奏,感受其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听《彼得与狼》。

1、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作于1936年。这部作品内容生动有趣,在配器上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性,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的音调,描绘了童话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音乐既通俗有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不但深受儿童们的喜爱,也引起了成人们的极大兴趣。作品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他告诉儿童们一个普通的真理: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跟它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长笛在高音区演奏快速华丽的顿音和连音来表现:

小鸭,由双簧管扁哨发出的音色来模仿似乎是鸭子的嘎嘎叫声。

帽,由单簧管在低音区的顿音奏法来刻画。

老爷爷,由大管独特而又庄严、浑厚的低音区音色来塑造。

狼,由三支圆号吹奏出刺耳恐怖的和声效果模拟阴森可怕的狼嚎。

彼得,由弦乐四重奏的形式和明快活泼的进行曲风格的音乐来表现。

猎人,由木管和小号吹奏的行进的曲调来刻画。

2、欣赏重点:

感受音乐的形象,进一步了解西洋管弦乐曲的表现手法特点。

3、欣赏过程:

(1)听全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2)由于《彼得与狼》是交响童话,本身就有故事情节,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个主题展开各种欣赏活动,乐曲欣赏重点在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感受乐曲的艺术境界。

(3)乐器音色的听辨,要结合乐器的观赏和讲解来进行。

(4)在教学中注意结合音乐欣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懂得团结起来,机智勇敢地去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凶恶的敌人这样的道理。

(5)再次听赏,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4、完成课后的连线题目。

二、作业:

根据情节编排一个童话剧,伴着音乐演一演。

第四课时

一、教学安排

复习八孔竖笛曲《四季歌》

二、常规练习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三、复习八孔竖笛曲《四季歌》。

过程略。

音乐教案-《天地之间的歌》(精选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音乐教案-凤阳花鼓

    教学目的任务为了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让学...

  • 音乐教案-希望与你同行

    《希望与你同行》教学目标 1、过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演唱歌曲《希望与你同行》、《我们一起来》,体会歌曲的情感。在...

  • 音乐教案-网络和音乐

    【教学目标 】1.聆听和感受三种不同风格的演唱方法,能通过听来区分清楚三种唱法;2.通过欣赏不同唱法的歌曲,使学生爱唱...

  • 音乐教案-可爱的家

    一、教学内容:(1)音乐知识:弱起小节,反复跳跃记号(2)欣赏:《可爱的家》的MTV(3)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二、教学目...

  • 音乐教案-进行曲欣赏

    教材分析: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主要是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表现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

  • 音乐教案-行进中的歌

    行进中的歌分析: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主要是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表现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

  • 音乐教案-《走进大自然》教案

    《走进大自然》教案 一、 授课班级:初一级二、 课题:走进大自然三、 课时:第二课时四、 课型...

  • 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

    《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笔山小学 蔡亚珊课题:欣赏课《瑶族舞曲》年级:四年级重难点:在欣赏中引导学...

  • 音乐教案-我家住在大海边

    题目:我家住在大海边 授课人:王兰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童年情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

  • 音乐教案-《天地之间的歌》

    课堂人数: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课 题《天地之间的歌》教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 音乐教案-旋律音乐

    旋律中的三和弦 教学目标 : 1、通过教学,掌握有关三和弦的基本知识,并能听辨感受大小不同的和声色彩...

  • 音乐教案-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

    教具:钢琴、电视机、音响、VCD机、录像机、投影仪、CD(沃尔塔瓦河主题歌)、VCD(索尔第指挥巴伐利亚广交乐团演出实况)...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