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相关 > 班任挚友 > 个性教学

个性教学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1:14

”,给什么菜你就得做什么饭,所谓的创新不过是在此基础上多加点味精或辣椒,但你怎么变土豆也变不出鱼翅的味儿;即使你使出浑身解数,将豆腐制出了猴脑味,但豆腐终归还是豆腐,其营养价值不可能因此而升值。只可怜吃“土豆加豆腐”长大的我们,在人民生活已进入小康的今天,还整天教咱们的孩子如何用电饭锅炖土豆,用微波炉蒸豆腐。 

过期的粮食,对人的脾胃没有什么好处,陈旧的教材知识,对人的健康成长也无多大益处。让我们还是讲究一点知识营养学吧,孩子们需要鲜活的文化食品,我们也需要新鲜的精神食粮。 

沉重的仅仅是书包吗? 

长久以来,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一直在不懈地呼吁,清减学生的书包,减轻学生的作业 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前不久,很具权威性的新闻联播报道了三位校长因利用假期给学生补课而被免职的消息。此消息一公布,不是大快人心,而是令我们口希嘘不已:幸好我们的补课通知还没发!打电话向我的同学问好,同学告诉我他们学校也是因此消息的公布而取消寒假补课的。看来,该免职的校长还不止三位。国家要下大力气减轻学生负担,三位校长就受点委屈吧?! 

但是,如果真能因此改变点什么,我想三位校长就是做出这点牺牲也心甘情愿,可事实不是这样。 

对于教改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从我读中学起就一直说要教改,可到今天也未见有多大的成效。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统帅力。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相同,但无数考生面对的却仍是相同的一张考卷,面对的却仍是残酷无情的一条分数线…… 

所以,学生别无选择,只能埋头于书山埋头于题海苦干,尽管你心不甘情不愿。 

所以,家长别无选择,在心疼孩子的同时,还得板起面孔训道:“多做习题,少看不看电视;多考分数,少玩不玩游戏!” 

所以,作老师的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不厌其烦地重复又重复知识点、考点,因为这一个个看似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就将决定你的未来,决定你是否拥有一个有滋有味的将来。 

是啊,为了我们的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我们的老师、家长、学生只能不情愿又极无奈地将大量精力、人力、财力、心力投入到愈走愈狭窄的剥夺灵性削弱个性差异扼杀想象力创造力的课程中、考卷中、习题中……沉重的仅仅是书包吗?非也!真正痛苦的是大量的时间精力投置在对自身并无吸引力与开发心智的应试课程中,是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潜质被客观分数扼制、宰割! 

假如,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怀有兴趣,而所学的东西的确在提升他的学识、心智与悟性,那么他会拒绝自觉投入,自觉钻研、练习吗?我相信那时他们感受到的不是沉重而是轻松;不是痛苦而是充实,他们会乐此不疲! 

也许一些有识之士会说,我们现在不正在采取措施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嘛。是的,素质教育这个提法的确非常吸引人,仿佛只要实行我们就能从书山题海中钻出来,浑身轻松了不少。 

可真的轻松了吗?有家长问:“搞素质教育,咱们的孩子是不是不用参加中考高考就能轻松地升入理想学校?”当然不是,中考高考还得照常,哦,原来这不过是应试素质教育,一切还照旧。 

对,一切照旧。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学老师收起书本轻轻松松回家过年的同时,大街上的家教业倒红火起来,中学生的负担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在加重的同时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21世纪的教育渴求个性 

几年,克隆一问世,便引起了一阵恐慌,也把一些人包括一些具有科学才华的人给吓坏了,认为“生命从此没了意义”,在此,我们姑且不谈克隆技术的优与劣,这自有科学家们去关心,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关心的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因为他们正在我们的无意识中成为一个个没有个性的“克隆人”,也许此话有点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但你却不能否认,事实与此已相差无几。 

人人皆知,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据调查,美国的一些大学生所掌握的数理知识还不及中国的中学生。可不,历年的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中国学生都能抱回数枚奖牌,其总体成绩总是名列世界前茅;甚至许多中国学生的托福GRE成绩比美国学生还高……不可否认,在这些方面,咱们的学生是优秀的,咱们的教育是有成就的,也不可否认,咱们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很强的。 

可是,你能告诉我,在这么多优秀的高分人才中,有多少个学生曾经闹过或会闹将生物细胞图颠倒来答的笑话?你不能回答,但高分低能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缺乏个性! 

教师三四十年一贯制地培养着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学校统一校服,统一规矩,也在无意识地统一个性。青少年身上自由生长的个性,他自己并不知道,也未能察觉其对未来的价值,而我们成年人却从它一萌生就皱着眉头看到了,并用我们问之无愧的爱手,一点点将它掐断,生怕孩子由此生出许多不合时宜的枝桠。也好,它是显得规矩多了,然而成年后你会发现自己原想培育出参天大树,怎么长着长着长成家里的盆景啦。 

我们的孩子需要个性张扬,作老师的我们又何尝不需要个性的发展。曾经经历了高考的洗礼,经历了千军万马冲杀的我,曾经热血沸腾,立志要在语文教学作一番事业的我,如今怎么也变得老夫子般谨小慎微,变得老妈妈般婆婆妈妈?可是,我不婆婆妈妈地重复又重复知识点考点,学生又怎么记得牢又怎么考高分?我不谨小慎微,教学计划又怎么完成得了又怎么让学生去迎考?才一年半我已磨练得与一个传统的语文教师相差无几。我不知道这是喜还是忧? 

但我知道没有个性的人,是只会呼吸的人体标本;没有个性的民族,是死气沉沉的民族;没有个性的时代是没有发明创造的时代。 

为什么中国一批科学家成功后,便后劲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个性,当今时代,个性是再创造的动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中国要想在21世纪实现飞跃,追上超级大国,我想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强教改,保护青少年的个性。21世纪的教育渴求个性。 

庆幸的是,这些年教育界也发生了些许变化,采取了些许措施,从减轻学生负担到素质教育的实施,从教师的聘任制到三校长的免职,从教师考核到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尽管有些措施收效甚微,尽管实质性的改革政策还未出台,但我们至少从大家的努力中看到了希望,希望中国的教育在21世纪有所突破。 

我们习惯了这样的口号,21世纪的世界需要21世纪的人才,21世纪的人才需要21世纪的教育。但21世纪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21世纪的教师又该怎么做呢?这都是尚在探讨与孕育中的问题,但在答案没有正式出来之前,作为教师的我们还得跟着指挥棒走,在勤勤恳恳工作,在扎实应试文化知识的空隙,加入点所谓素质教育的东西。否则三年或六年后咱们的孩子升不上理想学校,学校该质问你:“你怎么教的?”家长该质问你:“你怎么教的?”我又该如何回答呢? 

注:此文在“中国园丁网”组织的2000年教师节征文中获三等奖

个性教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半数学生不喜欢家长

    魏书生陈晓艳同学的母亲: 您好! 您来信写了一件使您伤心的事:您每天起早贪黑照顾晓艳,给她做饭,给她洗衣,可她...

  • 老师的三重收获

    尽管生活清苦,绝大部分教师以为国分忧为荣,以为民吃苦为乐,情系祖国未来,心付颗颗童心,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表达着对人民...

  • 勤劳是做人的根本 是学生的根本

    魏书生 从1979年开始,我们班级黑板的北侧,每天都要写一条新的格言。同学们轮流做这件事。有一天,轮到了杨奕同学,她...

  • 坚信自已有巨大的潜能

    魏书生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纵观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人,他们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断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反过来,许...

  • 适当搞搞高效学习日

    魏书生我自己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某一天抓得紧,一件接一件地做实事,顾不上惆怅,没时间犹豫,来不及拖拉,就这么不停地在...

  • 任小艾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主要在于“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六法”。下面是详细内容,是以任小艾老师的口气说的。一...

  • 感谢任小艾

    郗会锁曾经多少人望而止步的班主任工作在任老师却是软磨硬泡的得来,多少人报苦怨累的班主任工作在任老师却是痴迷沉醉的享...

  • 任小艾名言

    1、 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

  • 班主任不是雕刻家而是欣赏家

    清流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

  • 班主任工作就和交朋友一样

    清流先看一个故事: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要飞到什么地...

  • “坏学生”的班主任

    唐葵阳从师专毕业后的马艳被分配到北京市163中学。这是一所“三类学校”,正确的叫法是“基础薄弱校”即“薄弱”的校舍、...

  •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

    班主任日常工作之一-------每日班务工作制度1、检查学生仪表,督促学生佩戴胸卡,穿校服,穿运动鞋。2、早、午均应该安排...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