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相关 > 国旗下讲话 > 六月份国旗下讲话

六月份国旗下讲话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1:22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在开始今天的讲话前,先让我为大家读一读这首歌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儿歌里说到的节日就是即将来到的端午节。

今年的5月28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时节,千家品粽,万户悬囊,人们纷纷挂艾草、赛龙舟、办诗会。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将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呢?

让我们把粽叶轻轻展开,将爱国情包入。两千多年前,三闾大夫屈原情系百姓,心忧天下,怀石投江殉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每到这天便把用五色丝线包裹的粽子投到水中,表达悼念之情。屈原的爱国精神,影响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让我们把粽叶轻轻展开,将文明包入。传统文化史中华民族的根和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儿童,作为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传承中华文明,并将它发扬光大。

让我们把粽叶轻轻展开,将责任包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让我们肩负责任,勇于承担。

同学们,在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佳节里,让我们把粽叶轻轻展开,包住所有的感恩与祝福,送给我们伟大的祖国。

六月份国旗下讲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敬业奉献

    蜡烛,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一件物品,它的职责是发光,它的义务是照明,它的所得是什么呢?可能是人们的赞颂吧。想必不用...

  • 冬天有爱,不冷-国旗下讲话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善于与人交往的人可能都知道:关爱,微笑,尊敬等都是相互...

  • 在逆境中成长-国旗下讲话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却往往蕴藏着数不尽的曲折坎坷,使人痛不欲生。   &nbs...

  • 国旗下讲话——希望

    一个女孩到南国求生,身上却布满了伤痕。当她站在一座二十几层高的大楼顶上要告别这个世界时,她看到了东方喷薄而出的...

  • 国旗下讲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要环万里长城,脚踏九曲黄河,火熊熊薪传百代...

  • 第四周国旗下讲话内容

    国旗下的讲话记载表2005~2006年第一学期第四周主 题学会做人,争当文明小使者 内 容 同学们,9月20...

  • 第三周国旗下讲话内容

    国旗下的讲话记载表2005~2006年第一学期第三周主 题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美德 内 容同学们,9月10日是...

  • 第二周国旗下讲话内容

    国旗下的讲话记载表2005~2006年第一学期第二周主 题新的学期,新的起点 内 容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

  • 五月份国旗下讲话内容

    国旗下讲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005.5.9 主讲人:许文明同学们:你们知道科技大学少年班吗?你们知道13岁...

  • 第七周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nbsp...

  • 第六周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2006.3.20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是3月20日,3月份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月已经过去一大半时间。在这大半个...

  • 第五周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把爱的春风送给周围的人2006.3.13尊敬的老师,亲爱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把爱的春风送给...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