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 神奇的变幻》教学设计

神奇的变幻》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10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神奇的变幻》是《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9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在画图软件中翻转、旋转和扭曲图形的方法。在设计本课时,我着重体现以下思想:

1.学科整合。整合美术、信息技术和思品三大学科,同时注意对学科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在课堂上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对重点、难点知识精讲,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

3.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

4.情境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创设适当的情境后再抛出任务,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快乐地接受任务。

5.注重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失败和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画图中改变图片的大小,图片缩放、翻转、拉伸和旋转的方法及技巧,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画图创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下,感受学习翻转、旋转和扭曲图形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任务驱动和教师引导相辅相成,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接受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与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分析

1.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对计算机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熟练使用画图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师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信息的广播者,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尝试点拨的引导者,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知识反馈的调整者,激活学生积极探索的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以过程评价为主。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以有趣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人机对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图片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的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掌握图片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的技巧。

课前准备

知识准备:学生已经会用画图程序中的各种工具,并掌握了复制图片的方法。

资源准备:计算机画图程序,以及用于设定任务的图片。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把《西游记》给大家带来了,请欣赏。

2.出示课件。

(二)自主探究、各显神通

师:在刚才的这部动画片中,谁的本领最大?孙悟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许多魔法游戏,请看!

魔术游戏一:解救唐僧

图1

1.出示解救唐僧图片。

2.生读游戏要求。

3.提醒同学们看清魔术任务。

4.明确任务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比赛分组,讲清比赛要求和最终奖励;最快组将得到孙悟空贴画,比看哪个组得到的贴画总数最多。3页,当前第1页123

神奇的变幻》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