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历史教学反思 > 场景教学法在历史教学的运用

场景教学法在历史教学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37


    例: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二节 “20 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这一课中,该课题涉及到含有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是将涉及到每个国家有关方面内容分配给各个小组的同学。让学生带着相关的问题去看书,并整理出来,成约有 3--5 分钟左右的发言稿(各个小组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要求各个小组的同学推选一名同学,作为 “ 该国 ” 政府的 “ 新闻发言人 ” ,准备到讲台上来进行 “ 新闻发布 ” 。由于要举行“新闻发布”,所以,班上的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都很高,许多同学都想跃跃欲试,争当 “ 新闻发言人 ” 。这个过程约需要 10 分钟的时间。 

接着,就是第二个步骤,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每个 “ 国家 ” 的 “ 新闻发言人 ” 上到讲台,而下面的其他同学则都是 “ 新闻记者 ” ,当 “ 新闻发言人 ” 介绍 “ 本国 ”20 年代的政治、经济、外交情况时,台下的 “ 新闻记者 ” 则很认真的听讲,以便就 “ 共同关心的问题 ” 进行提问。 

第二个步骤首先大家推选出一个主持人。来主持当堂的 “ 记者招待会 ” ,主持人发表了简单的发言后,就依此请 “ 各国 ” 派出的 “ 发言人 ” 到讲台上,就 “ 该国 ” 20年代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内容、特点,进行发言。发言完毕后,台下的 “ 各位记者 ” 可就关心的问题提出问题,让 “ 发言人 ” 回答,回答时力求简短、精练、切题,5个发言人发言完毕,主持人做简短的总结,第二步骤结束。这个过程需要 25 分钟。 

第三个步骤,是教师上台,就 “ 记者招待会 ” 中 “ 各国 ” 代表的表现精心评述,并简短地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打出幻灯片,以列表的形式载有以下的内容,如附后图)。这个过程需要 5 分钟。 

通过这样一来的做法,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性高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其根据教育的目的和计划,可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接受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通过采纳这种让学生充分参与的场景教学法,使得学生都能参加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把自己置入 “ 新闻发言人 ” 的角色当中,即会考虑到,如果自己是 “ 新闻发言人 ” ,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怎样去解决?怎样去对付那些 “ 刁难的记者 ” ?同时以 “ 记者招待会 ” 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是一种比较新的课堂组织方式,学生一听到要进行 “ 记者招待会 ” ,积极性特别高,把自己带入一个有场景性、有角色的课堂教学中。这种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在得到老师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前提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比较容易激发出来,学生的自尊、自强、自立的信念容易树立起来,学生的无限发展的潜力容易挖掘出来。 

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思考。 

言语是人们的交际手段,同时有又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言语和思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言语的意义就是思维的内容,言语所包含的语法结构,是人类思维逻辑规律的表现。因此,人无论是表达言语还是理解别人的言语都离不开思维活动;另一方面,言语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是借助言语来实现的。思维的进行和最后结果都必须以言语作为载体,抽象思维更不用说。通过 “ 场景教学法 ” ,学生自觉地进入整个教学情景中,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学生就可以充分扩展自己的思维,作为 “ 新闻发言人 ” 固然重要,但作为台下的 “ 记者 ” 也不可忽视,台下记者的提问的水平、质量,也可以反映出他的读书质量、准备质量。当 “ 记者 ” 提问时,不仅台上的 “ 发言人 ” 思考此类问题,台下的其他 “ 记者 ” 也会思考这个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有了较大的开阔性,创造性。 2页,当前第1页12

场景教学法在历史教学的运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

  •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

  • 对历史教学中一些误区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这就要求打破...

  • 《世界历史上五次瓜分》教学反思

    世界历史已基本教完,在复习之际,回顾世界历史上的五次瓜分,谈谈对五次瓜分的理解与总结。 在人类历史上,列强对世界的...

  • 历史课校改经验谈之一 悬念的作用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

  • 在历史教学反思中成长

    摘要:《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定义反思: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及到教学中,反思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

  •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反思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各学科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教学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孕育着教学手段...

  •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

    综观近年来的中学历史教学,让人忧思:一方面是历史课极不受重视,被视作“副”课,“x”科目之一,学生认为学历史是难记...

  •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

  •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课程改革给初中历史教师带来生机和动力,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潜心研究课标、教材、教学理念,使...

  • 历史新课改“三得”

    历史课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但对于这门新课程中的某些人物、某些事件学生却并不陌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故...

  • 浅谈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高考、中考历史的主要题型之一,具有“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