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精选17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5:38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准备:指南针 课件:树影、树北极星、树叶的稠稀、积雪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写“针”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初步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

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呢?(板书:?)我们先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节。

二、学习第一节

1、出示课文第一节,自由读

2、学习生字“针”,理解“指南针”和“慌张”

3、齐读第一节。 

三、学习2~5节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心里还是有些慌张,因为我还不知道天然指南针是什么?大自然有哪些天然指南针?它们是怎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吗?那我们带者这些问题读读课文的2~5节吧,(出示问题)读时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顺,好吗?

1、师生一起自由朗读

2、能读准读顺了吗?指名读2~4节,师读第五节。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等我们读完了,请你们评一评

3、认读生字

刚才几位同学都读得很好,把这一课的几个生字都读准了,我们也读读这几个生字,好吗?

(1)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盏:书上说一盏( ),你还能说一盏( )

稠:这个字最容易读错,谁已记牢了?

(2)齐读生字

4、听听读读

谁还想读课文?我们来一点难的,请你仔细听,认真想,根据老师的描述,找出相应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师:要是中午,我在茫茫的野外迷了路,怎么办?生读第2节。

如果阴雨天,我在幽静的森林里迷了路,怎么办?生读第4节。

假如黑夜,我空旷的郊外迷了路,怎么办?生读第3节。

假使在茫茫的雪地里,我迷了路,怎么办?生读第5节。

5、读读记记

师:刚才大家找得好,读得也好,下面我们来点更难的,怎么样?谁能从画面上指出南北方向,并很快地记住辨别方向的方法。为了使同学们能有更好的表现,老师再给你们一些时间,请你们再好好读读课文的2——5节,这回要边读边想,这些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可以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读读记记

▲出示画面一:

(1)这是中午,哪边是南边?哪边是北边?课文哪一节告诉你的?指名读。

(2))中午太阳在南边,那么早上太阳在——( )(出示:旭日东升),傍晚太阳在——(  )(出示:夕阳西下)

(3)难怪课文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出示词语卡片:忠实、向导)知道什么是“向导”吗?“忠实”呢?你还能说“忠实的”

(4)看图记记:(快记记太阳这种指南针,自由读背,指名背,齐背)

▲出示画面二:

哪一颗是北极星?它所在的方向是——(北方),看谁最快把北极星记住,记住的小朋友一起背。

▲出示画面三:

(1)看看这棵树,哪边的叶子稠?哪边的叶子稀?那你知道“稠”和“稀”的意思了吗?(稠就是密,有个词叫“稠密”。稀就是少,有个词叫“稀少”,所以“稠”和“稀”是——(反义词)。

(2)看图一起来记

▲出示画面四:

(1)积雪怎么告诉我们方向?齐读第5节

(2)积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北面还是南面?

(3)把第5节的最后一句改成“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是北边,积雪化得慢的一边是南面。”再读一读

6、小结:(1)齐读2~5节。

(3)学到这里,“什么是天然指南针了,他们怎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我已经懂了,你们应该也知道了罢。

四、学习第6节

1、那么人们是怎么发现这些天然指南针的呢?齐读第6节。(板书: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2、是呀,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课后请大家再去找找、查查、问问,还有哪些天然指南针?下节课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儿来作诗,好吗?

六、复习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文大家学得很好,文中的4个生字记住了吗?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2、齐读生字

3、要写这几个字,你觉得该注意什么?师范写“盏”

4、学生练写

板书:

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介绍了在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懂,很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如下几点:

1、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由字、词、句到段都培养了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在进行“忠”和“盏”的教学中把它们与句子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拓展延伸到“除了课文中所说的忠实的向导以外还可以说忠实的什么”,“北极星是盏指路灯”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等。在学完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像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再说一段话,给学生充分的语言训练时间,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恰到好处的运用了多媒体简化并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3、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文方式,有:指名读、自由读、与小伙伴合作读、接龙读、范读、齐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小组合作读、师生表演读等,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多种形式、多次读文的过程中轻松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4、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不足:在对第5小节“沟渠里的积雪哪边化的快哪边化得慢,化得快的那边是南面还是北面,为什么?”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没有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弄明白。如果能在学生汇报时适时的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师相机抓住“沟渠”的方向来进一步说明,我想这个难点便会迎刃而解。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3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读《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学习沟渠里的积雪怎样为人们指点方向的时候,我还真就“迷了路”,不能为孩子们“指点迷津”。

在理解第5小节“沟渠里的积雪哪边化的快哪边化得慢,化得快的那边是南面还是北面,为什么?”时,这个问题的处理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给孩子们讲成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面,化得慢的一面是北面,孩子们很相信老师,当时并没有质疑。下午做练习时,我请一名同学说说沟渠里的积雪是如何指点方向的?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沟渠里的积雪,雪化得快的是南面,化得慢的是北面。“我微笑着点点头,正准备示意他答得正确,另一个孩子站起来不是很确定地说:“老师,沟渠里的积雪,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的是南方!”怎么会是这个答案?我心想:书上不是说得很清楚吗?怎么会搞不清楚呢?怎么会呢?”我问,“冬天的太阳在偏南边,你看,”为了阻止他继续说下去,我在黑板上画起了示意图。示意图一画出来,我立刻发现从南边射过来的太阳光照到的是沟渠的北边,因为它面朝南!我连忙停住了口,打开书仔细地看着课文“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的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其实书上就已经对应了呀,“快、慢”对“北、南”。这时有些孩子也反应过来了,开始小声嘀咕,孩子们眼睛里的迷茫让我愧疚、自责,怎么能出现这样的错误呢?镇静下来我连忙说:“果真如他所说,是老师讲错了。沟渠里的积雪,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的慢的是南方!因为南边射过来的太阳照到的是沟渠的北边,所以是哪边的雪先化呢?”孩子们一下都看懂了,齐声说:“北边!”我又灵机一动,说:“如果这不是一个沟渠,而是一座山呢?”立刻就有孩子举起了手:“山坡上的雪化得快的是南方,化的慢的是北方!”“对!”这时的我是既为孩子的聪明感到高兴,也为自己备课时的盲目自信汗颜。

课下回想课堂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景,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备课时对文本重点难点的把握不到位。

二、上课缺少精心的准备。上这课必须要准备课件,“沟渠”、“北极星”、“指南针”学生不了解,要出示图片,并补充有关北极星的知识。没有了制作课件的时间,只拿着一本书进课堂。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讲,尤其是对于孩子们不了解的事物,直观演示是必须的。

三、备课时预设不足,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从课堂上来看,不少孩子还没有正确的方向感,对于常见的事物熟视无睹,自然知识贫乏。

四、在上这课前,应该让孩子查找有关的资料:了解北极星、观察大树的枝叶特点,观察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变化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9个字。能背诵诗歌。

2、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能力目标:掌握一些辨认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

一、沟通文本与生活,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1、户外运动社想邀请我们班四位同学一起去野外探险,有谁愿意报名参加?(生纷纷举手)

2、能通过智闯三关游戏的同学就能参加。你们有信心吗?(生异口同声说有)

【评】一开课,教师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户外运动社请学生去野外探险这一生活情节,设计智闯三关的游戏,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激发出来,为学生奠定了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二、让学生自主识字,发现生字规律。

1、第一关是识字。(课件出示)借助拼音自由读。

2、指名带读。去拼音读。

3、这些字的读音有什么特点?(都是翘舌音)再读生字。

4、怎么记住它们呢?有什么好方法?

生:用谜语“四周都是禾苗”记“稠”字。

生:“浅”字去掉三点水旁,加上“皿”字底就成了“盏”字。

生:给它们交个朋友好记。“打针、忠厚、一盏、稠密”。

5、生字回到课文中,能找出有关句子来读一读吗?

生:“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

生:“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

6、顺利通过第一关!下面闯关的难度加大了,能行吗?

(生齐声说:能)

【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口头表达力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三方面去识字,从字到词,从词到句。符合小学生的认字规律。

三、不拘一格,精心创设感悟的平台。

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有什么解决的方法?请学生齐读诗歌的第一小节。

生:大自然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板书:指南针)

2、指南针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用呢?(出示实物:指南针)

生:能指出哪一面是南!

师:指南针是一种辨别方向的工具。最早的指南针是古代中国人发明出来的,比外国要早几百年!

3、没有指南针也可以辨别方向。因为大自然有很多……

生:天然的指南针。(板书:天然的)

师:“天然的”是指什么?(大自然里的,自然的东西)

4、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5、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太阳、北极星、枝叶、积雪)

6、为什么它们会起到指南针的作用呢?选你最感兴趣的一种,去课文中找出答案。(学生自由选择内容学习)

7、你知道了哪种指南针?它怎么指点方向?你从哪里知道的? 指名回答,相机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8、什么时候才能用这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呢? 指名回答(板书:晴天、夜晚、阴雨天、白天)

9、课文中还藏着几对反义词呢?

生:稀——稠、南——北、快——慢。

【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中,教师顺着学情,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把可以托付的学习内容托付给学生,学生则彰显了强大的学习潜能。可见,阅读教学不仅是学习语言的过程,而且更应该成为人的意识、人的精神的培育过程。

四、拓宽教学内容,读写结合。

1、喜欢观察、爱动脑筋的同学一定可以闯过第三关。

你们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天然的指南针吗?它们又是怎么指明方向的呢?

2、指名回答。〔指南草、北斗星、向日葵、年轮、房屋、苔藓……〕

3、大自然中有这么多天然的指南针,大家一起开动脑筋,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写下来,也当一回小诗人!

4、这位小诗人就写好了,我们一起欣赏欣赏!

生:年轮爷爷是位忠诚的向导,它能为我们指点方向。年轮密的一面是北,疏的一面是南。

生:向日葵也是天然的指南针,它整天朝着太阳转。太阳在南,它就朝南。

【评】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教学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是否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教师唤醒了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留心观察生活,发现更多科学知识。同时,教师的巧妙设计,再次激起学生的创作激qing,在这样的学习场景中,创新的火花时时闪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更有内在的成功体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针、忠、盏、稠、稀、积”等6字。

2.运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学习找近义词、反义词理解词语。

3.朗读课文,了解几种辨认方向的方法,尝试背诵。

4.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目标1、3。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引入新课,读好课题(2分钟)

1、游戏:唱反调

我说前,我说左,我说东,我说南(小朋友的反应真快!)前后左右,东西南北都是表示什么的词?(方位)要是你在野外,前后左右容易辨别,东西南北就不容易分辨了。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习了20课,相信你一定能找到好办法。

2、请大家齐读课题

3、这个题目有点长,读的时候要注意中间的停顿,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4、来,再读一遍。(果然是聪明的孩子,一学就会。)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0分钟)

1、自读课文。“要是”可以换成什么词?(假如,如果)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打开书,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诗句。能完成这项学习任务吗?开始吧。

2、检查生字认读。请看大屏幕,这几个生字一定难不住你,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请班长来)你发音很准,声音洪亮,真是个能干的小老师。

发现了吗?这四个生字都是(翘舌音),再来读读。(读翘舌音的时候要把舌头翘起来)

去掉拼音会读吗?(指名读)

打开《检测》,完成2题。订正。

3、识记生字,书写“盏”“针”

怎么记住这些字呢?

谁来说说“针”字(好办法)?能写好这个字吗?请翻到89页,在田字格里把针字写一遍。左边一个金字旁,右边一个十。左右各占一半。你们看这悬针竖多像一颗针啊!

“忠”字又怎么记呢?能给忠字组哪些词?老师送你们几个词(大屏幕):忠诚、忠实、忠厚、忠心都有“诚心尽力”的意思。

“盏”字有点难,同桌交流一下。说说记“盏”字的好办法。认识哪些“皿”字底的字?出示(盆、盘、盛)“皿”字最初的样子是,像什么?“盏”为什么跟“皿”有关,我们来看看“盏”的意思①小杯子(读读这三个词)②量词,用于灯。我们可以说一盏,还可以说,这是“一盏指路灯”

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聪明的孩子一定会发现一横短,一横长,要写斜点……(范写,学生在书上写)

“稠”字很好记,四周都是禾苗。

4、认识了生字,读课文就容易了。这首诗一共有几节?选6个同学来读。哪些同学想来?你们是勇敢的孩子,为自己赢得了机会。其余的小朋友要注意倾听,当好小评委。

三、朗诵理解,尝试背诵(18分钟)

1、(课件出示指南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你们看,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司南。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来骄傲地读一读这个词(贴)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指南针呢?请在文中圈出来。指名回答,(相机进行说话训练)板书。(真是火眼金睛,全都找出来了。这些指南针是天然形成的,所以说是,板书:天然。

3、这些指南针是怎样为我们指示方向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太阳。是哪一小节?我们一

齐来读(读),边读边想(想)太阳怎么指方向的?指名回答,配画面。太阳早午的时候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早晨呢?傍晚呢?会不会改变?太阳指的方向是很可靠的,所以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细细观察,看看写“忠”字要特别注意什么?(竖要短,关键是卧钩,不要写成竖弯钩。)范写

写完的小朋友把这个忠实的向导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吧(记)?试试。看着画面背。

孩子们太棒了,一边读一边想就弄明白了太阳是怎么给我们指方向的,还很快地把这种方法记在了脑子里。

4、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组学习比赛,运用一读二想三背诵的方法学习三四五小节,看能不能弄明白北极星、大树、积雪怎样指方向的。学完后我们来挑战。

哪个小组想来挑战第三小节。这次机会奖励给x小组,掌声欢迎。谁来介绍北极星怎么指方向?张老师给你配上图画。(师补充:这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最耀眼的星就是北极星)能背下吗?真了不起。

5、下面增加一点难度,挑战两个小节,有没有信心。抓紧时间再准备一下。

挑战开始,愿意来的小组都站起来读吧,其余同学可以跟着小声读。指导读好第五节中的长句子。谁来讲讲大树怎么指方向的?(课件出示大树)发现什么了?跟稠相近的词是(密),相反呢?(稀)稠就是密,也是不稀的意思。找近义词、反义词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为什么它的枝叶一边稠,一边稀呢?看看大树的枝叶就能辨别方向了,这个办法真好,赶快记下来吧。

沟渠里的积雪又怎样为我们指点方向呢?再读一读最后第五节的最后两行。脑子里产生小问号没有?你们跟书上的学习伙伴一样爱问题。(课件出示问题)化得快的究竟是南面还是北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继续思考,通过查阅资料去解决。

6、完成《课检》第6题。

四、总结拓展(5分钟)

(课检完成得真好!)我们班的孩子聪明又会学,我还想考考大家几个问题。(结合板书)学了这篇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课文就给我们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四种。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中午它在(南边),晚上又从(西方)落下,是一个(忠实的向导)。北极星是(盏指路灯),永远高挂在(北方),大树也是指南针,枝叶稠的一面是,枝叶稀的一面是。沟渠里的积雪也能指方向,看看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

大自然还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需要你(板书)

你们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这样啊,你在野外迷了路也不用慌张了。下节课,我们也把我们收集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编成一首小诗。

大自然是一本神奇的书,书中藏着许多秘密,细细观察,多多去想你就会发现它。

五、书写“稠、稀、积”(5分钟)

这三个字宝宝还舍不得离开我们,我们把它们写下来吧。请大家细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禾变成禾字旁后因为它要让着左边的字。汉字都是这样有谦让。像这样变点的还有木火字变成火旁也变成了一丁点。)自己写写这三个字吧。我请三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课文2~4节,教学有关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课文2~4节,教学有关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具】

幻灯,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迷路)你能不能帮帮她?

2、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导:想不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接下去我们一起自学一下课文,大家把生字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自学课文。

三、自学检查

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我们分清南方和北方。

1、出示图,说说你知道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课文是怎么写的?从这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⑴学习第二节:

①教学生字影。

②理解词忠实的向导,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并说说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⑵学习第三节:(引:如果是在晚上,我们怎么来辨别方向呢?)

①你学懂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盏永闯。

②说说什么是指路灯?为什么说它是指路灯?

③介绍北极星。

⑶学习第四节:

①理解字词碰、稠、稀。

②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

四、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节。

2、小结:

现在你能不能帮帮这个小姑娘?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如果在晚上──,如果在雨天──。

3、指导书写导,盏,永,稀,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

〖教学设计

一、说说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1、说说你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怎样用它辨别方向?完成练习:

⑴中午的时候,太阳所在位置是()方,地上的树影所指的方向是()方。

⑵在晚上,北极星永远指着()方。

⑶在树林里,树叶稠的一面是()方,树叶稀的一面是()方。

2、齐读课文2~4段。

二、请小朋友们,再自由读一读课文2~4小节,说说这几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怎么写的

提示: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先说明是什么指南针,然后说怎么样利用它来识别方向。)

三、拓展题

1、导:

你能不能仿照课文段落,也学着用课文的方法向大家来介绍一种天然的指南针。

2、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出示句式,仿说。)

⑴自由说,可同桌讨论。

⑵指名说。

⑶写一写。(作业本题7)

⑷交流。

四、学习课文第一,五节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

2、交流:

⑴与第一节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⑵说说自己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理解。知道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知道自己也应该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

3、指导朗读1,5两小节课文。

五、齐读全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7

一、歌曲引入。

1、让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放松放松吧!学生唱《郊游》。

2、小朋友,喜欢郊游吗?郊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一个小朋友在郊游的时候与同学走散了,迷了路,怎么办呀?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会告诉我们许多的方法。

3、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大家把课题来读一读,学生齐读课题。

(开始就用轻松愉快的《去郊游》的歌曲,让学生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既铺垫了情感,又走入了文本。)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这是一首儿歌,它到底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儿歌吧!(课件出示录音和课文内容)

2、喜欢这首儿歌吗?请大家打开课本,好好读通课文,读读生字,并想一想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自学)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ⅰ、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观察拼音,这四个的读音有什么共同点;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换偏旁、编字谜、加一加、减一减等);开火车读一个并组词;两列火车同时开;齐读。

ⅱ、仔细观察这四个字,你认为哪个比较难写,就在田字格中把这个字写一遍,并且思考:什么地方最难写,最容易写错?

ⅲ、学生写,交流。教师范写一个,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再写一个。

ⅳ、跟老师读字、组一个词。

(由于这篇课文只有4个要认识的生字,而且都是要写一写的,我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发现这4个字共同的特点。读一个字组一个词,两列火车赛读,描一描,发现哪个字最难写,想提醒小朋友什么。大家一致认为“盏”最难写,又七嘴八舌提出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时,然后我及时一笔一笔地板书范写,然后要求学生仿写。认、写训练扎实到位。)

4、出示实物:指南针,简单介绍它的作用。

5、刚才我们看的是人工指南针,课文里向我们介绍了“天然”的指南针,板书“天然”。请小朋友再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用笔圈一圈。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根据刚才的要求读课文。(教师补充板书——指南针)

2、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3、请大家再读读写这四种指南针的四节。学生齐读。

四、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

刚才大家读过的四节课文,你最喜欢学哪节就去认真地学这节,想想怎样利用这天然的指南针来辨别方向。可以自学,也可以同学之间一起学习,还有不懂的地方等会儿再提出来。(学生学习)

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以下内容)

(第二节)出示课文内容:

(1)请学生读一读。

(2)说说学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忠实、向导”的意思。

(3)课件演示帮助理解。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4)拓展:中午的太阳能给我们指点方向,那早上的太阳、傍晚的太阳又是怎样为我们指引方向的呢?板书:早上、中午。(学生自己说一说)指名学生说,并鼓励他们仿照课文的样子,做个小诗人。

如: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早上的时候它在东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西方。

(第三节)出示课文内容:

(1)请学生读一读。

(2)学生质疑:怎样找到北极星?

(3)教师用简笔画帮助释疑:要找到北极星,先要找到北斗星。师板画北斗星和北极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4)读好这一节,注意“高挂”的“高”字要读出“高”的感觉。

(第四节)出示课文内容:

(1)请学生读一读。理解“稀、稠”的意思。

(2)课件演示理解课文。

(3)鼓励学生质疑:为什么南方的树叶稠密,北方的树叶稀少?(植物生长需要阳光,阳光充足的地方,植物就长得快,长得好。)

(4)根据植物生长的特点,你能再举出几个例子吗?(师简笔画:果子、年轮、树皮)然后分别问学生:

果子红的一面是?果子青的一面是?

年轮宽的一面是?年轮窄的一面是?

树皮光滑的一面是?树皮粗糙的一面是?

(5)拓展说话。

(第五节)出示课文内容:

(1)请学生读一读。

(2)质疑: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

(3)简笔画突破难点,再用简笔画比较高山上的积雪与沟渠里的积雪的不同点。

(4)把“北边”、“南边”分别代入原文中再读一读,加深印象。

(北边的积雪融得快,还是南边的积雪融得快,是这篇课文的难点。由于受前面知识的影响,学生一致认为是南边的积雪融得快,此时我采用了简笔画的方式,在黑板上把阳光照射在沟渠的情况表示出来,学生恍然大悟,然后又采用对比的方法,把阳光照射在高山的情景画出来,给学生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最后,我又让学生把南边和北边放进文本里读一读,加深了印象。难点的突破巧妙自然。)

3、小结:大自然的指南针真多。白天,我们看太阳,黑夜找北极星,阴雨天又有大树和植物朋友,到了冬天,积雪也会为我们指明方向。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只要仔细观察,就不必慌张了。

4、有一个小姑娘在野外迷路了,请大家用文中的句子来帮帮她吧!

(1)师演小姑娘:“哎呀,好冷呀!我这是在哪里呀,到处都是雪,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呜……”学生读文中相应的段落。

(2)让学生接着来演一演。

五、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堂作业。

1、是啊,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多多去想,什么事都难不倒我们,希望大家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2、布置课堂作业:《课堂作业本》第五题。

板书设计:

早上,北极星

中午,太阳

傍晚,天然,指南针

大树

积雪

北,南,北,南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有很多事物,能帮助我们判别方向。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千万、永远”各说一句话。

3仿照课文第2、3、4节的写法,说说大自然中还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针。

4、能背诵课文,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能背诵课文。

难点:仿照第2、3、4节的写法,写一写大自然中别的天然指南针;懂得大自然中有很多事物是天然的指南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指南针、准确”等词语。

2、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前准备:

查阅辨别方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创设情景。有一天,你兴致勃勃地在野外捉蝴蝶,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太美了。你捉了一只又一只,捉着捉着,找不着回家的路了,周围又没有人帮你,那该怎么办呢?

2、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3、理解:要是野外迷路

二、检查自学。

1、读生字新词。后鼻音:慌、忠、影、永、闯、碰新偏旁:寸——导

2、校对新词。

3、分段:5自然段。请五个学生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千万慌张天然准确请学生介绍指南针:用磁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磁针支在一个直轴上,因磁针受磁力吸引,所以针的一头总是指着南方,另一头总是指着北方。

3、理解句子: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4、用“,是因为。”或“因为,所以。”说说第一段的意思。

5、朗读指导:亲切的语气。四、书写指导。重点指导:慌、影、盏、碰、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怎样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

2、学习2—5自然段,能背诵课文。

3、会用“千万、永远”写话。

课前准备:寻找天然的指南针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生字新词。2、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2—4段。

1、过渡: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自由读2—4段交流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

2、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学生质疑:忠实、向导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2)交流:忠实:忠诚可靠向导:带路的人因为,所以。或,是因为。回答“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3)朗读指导:自由读、个别读(为什么这么读?)、齐读

3、总结学法:(1)自由读(2)质疑、解疑(3)有感情地朗读4、学习第3段(1)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这一段。(2)自由读,同桌质疑、解疑永远、乱闯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北极星?为什么说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小知识:北极星是天空北部一颗非常明亮的星,它的位置是永远不变的。(3)朗读练习

5、学习第4段(1)过渡:如果有人在阴雨天迷了路,太阳和北极星都不能帮忙了,那怎么办呢?稀、稠是反义词

(2)朗读6、齐读2—4段,你有什么感想?(大自然真奇妙。)

三、学习5段。

1、过渡:是呀,大自然很奇妙,有那么多天然的指南针。那诗人是怎么发现的?

2、自学第五段,回答问题。

3、齐读。

4、请你根据所看的课外书,仔细想想,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告诉你准确方向的?

四、总结全文。

仿照课文,写写你知道的天然指南针?(向日葵、树上的果实、树皮、树桩上的年轮、青苔)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9

【教材透视】

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

1,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

2,晚上,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

3,阴雨天,大树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

4,冬天里,沟坡积雪的多少,也能帮我们判别南北的方向。

这一切多有趣啊!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一定会把我们和学生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郊游吗?

如果我们班去郊游,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辨别方向呢?

2,同学们想出了许多办法,那么第20课就告诉了我们在野外辨别方向的一些好方法,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学习吗?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整体感悟。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3,找合作伙伴,把课文读通顺。

4,小组内展示读,选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节,请其他组员评价。

三,识记生字

1,默读全文,画出自己喜欢的生词,和同桌交流。

2,自主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及时表扬好的识记方法,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识记。)

3,开火车认读生字,扩词。

4,找反义词:南——()稠——()快——()

5,指导"针"的书写。

四,朗读感悟

1,通读全文,总体把握:

(1)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2)学生回报,教师板书:①太阳②被北极星③大树④雪

2,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各小组任选2~4小节中的一节,共同交流这种"指南针"如何辨别方向,并进行演示。

(2)小组选代表汇报。

(3)相互质疑,释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利用图片,引导直观理解"稠","稀",认识"北极星"。

②联系生活,指出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化得慢的一面是北。

3,小组练读,进行小组间竞赛。

五,总结延伸

神奇的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指南针来为我们辨别方向,正如课文所说,只有"认真观察,多多去想",才能懂得这些奥秘。课外同学们可以收集辨别方向的知识,下节课共同来交流。

第二课时

一,展示成果

把收集到的辨别方向的知识进行全班交流。

二,巩固识字,积累运用

"我会读":

野外沟渠向导忠实指点分辨辨别永远

高挂天然大自然北斗星指南针

"我能行":

别:特别分别别处

指:指挥手指指南针

方:方向地方千方百计

导:导师导航倡导

积:积极积存日积月累

忠:忠实效忠忠言逆耳

慌:慌忙惊慌慌张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自主分析。

2,交流写字要领,教师相机指导。

3,重点指导:

(1)"禾"作偏旁时的变化。

(2)板书示范"盏","慌"。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10

【教材简说】

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⑴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⑵晚上,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⑶阴雨天,大树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少的一边就是北方;⑷冬天里,沟坡积雪的多少,也能帮我们判别南北的方向。这一切多有趣啊!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一定会把我们和学生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忠实”“向导”;通过看图理解“稀”的意思;通过换词理解“永远”。

2通过学习,积累“日出东方”“夕阳西下”“稠密”“稀少”等补充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会说、会用文中介绍的几种常用辨认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懂得几种常用辨认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创设的情境中,根据所学的知识辨认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一比,再组词。迷角希中谜确稀忠

2、指名读第1节。

二、创设情境,学习第2小节。

1、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旅行家,外出旅行好吗?现在请大家准备好,和老师一起背上旅行包。“准备,出发!”这么好的天,能外出旅行,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中午,我们来到郊外的小山坡上,哪边是南哪边是北?怎么分辨呢?我们来听听太阳公公是怎么说的。(听录音)听后填空。

中午,太阳在边,地上的影子正指着边。

2、读课文。谁能说说太阳公公的生活作息规律呢?(帮助归纳词语:日出东方夕阳西下)

3、指名读课文,说说文中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忠实的向导)什么叫向导?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从课文中,你知道什么?“忠实”?在生活中,谁是你的忠实朋友?你能用"忠实"说一说话吗?

4、指导有感情地读课文。

三、学习第3小节。

1、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小小旅行家们往南前进。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下来了。这时候,繁星满天亮晶晶,真漂亮啊!哪边是南,那边是北呢?

2、自由读文后指名说。文中把北极星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盏指路灯?“永远”你能换个词吗?(一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4小节。

1、小小旅行家们,天下雨了,请注意行走安全。我们要往北走,可哪边是北呢?太阳和北极星又不能来帮忙,怎么办呢?

2、自由读文,看图说说。谁知道为什么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边?请学生扮演树公公(戴头饰)来回答。

3、有感情朗读课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1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儿童诗歌。全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向同学介绍了大自然中许多细微的、能协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诗歌易读易懂,节奏感强,诗句韵脚整齐,适合朗读。通过学习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兴趣和观察自然,探究发现的美好愿望。

课文内容富于情趣,同学可能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引起同学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

因此教学中应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同学,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充沛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小朋友们展现和交流自身的课外知识。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妙和情趣。

3、掌握一些区分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郊游吗?假如俺们班去郊游,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区分方向呢?

2、同学们想出了许多方法,那么第20课就告诉了俺们在野外区分方向的一些好方法,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学习吗?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整体感悟。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3、找合作伙伴,把课文读通顺。

4、小组内展示读,选自身读得最流畅的一节,请其他组员评价。

三、识记生字

1、默读全文,画出自身喜欢的生词,和同桌交流。

2、自主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及时褒扬好的识记方法,鼓励同学用喜欢的方法识记。)

3、开火车认读生字,扩词。

4、找反义词:南──稠──快──

5、指导“针”的书写。

四、朗读感悟

1、通读全文,总体掌握:

⑴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⑵同学回报,教师板书:

①太阳

②被北极星

③大树

④雪

2、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⑴各小组任选2~4小节中的一节,一起交流这种“指南针”如何区分方向,并进行演示。

⑵小组选代表汇报。

⑶相互质疑、释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利用图片,引导直观理解“稠”、“稀”,认知“北极星”。

②联系生活,指出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化得慢的一面是北。

3、小组练读,进行小组间竞赛。

五、总结延伸

神奇的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指南针来为俺们区分方向,正如课文所说,只有“认真观察,多多去想”,才干懂得这些奥妙。课外同学们可以收集区分方向的知识,下节课一起来交流。

第二课时

一、展示效果

把收集到的区分方向的知识进行全班交流。

二、巩固识字,积累运用

“俺会读”:

野外沟渠向导忠实指点分辨区分永远

高挂天然大自然北斗星指南针

“俺能行”:

别:特别、分别、别处

指:指挥、手指、指南针

方:方向、地方、千方百计

导:导师、导航倡议

积:积极、积存、日积月累

忠:忠实、效忠、忠言逆耳

慌:慌忙、惊慌、慌张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自主分析。

2、交流写字要领,教师相机指导。

3、重点指导:

⑴“禾”作偏旁时的变化。

⑵板书示范“盏”、“慌”。

4、同学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背诵课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12

说教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课选自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它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生动有趣的。这篇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

1.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积累语言,仿写诗歌。

(2)发展学生的观察生活、辨别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喜爱大自然。

2.教学重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②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教学难点:向学生介绍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掌握自然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积极倡导合作方式。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法我力争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拓宽视野。

三.说学法: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以朗读为突破口,这体现了课标的要求。教学生图文结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导读、问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美读。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索,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解决疑难,培养学生初步的质疑和探索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根据二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直观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出示一幅野外的风景图片,上面只有孤零零的一个小朋友,然后问学生:“这是一张怎样的脸?”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词语“慌张”并做到理解。同时通过故事情节过渡,适时板书“天然的指南针”,告诉生是“天然的指南针”帮助男孩走出森林,引起学生对“天然的指南针指什么?”这一个可以概括全文内容的主导性问题的思考,接着顺势导入课文。

(2)解决生词,整体感知

学生已经将文读过很多遍,有的甚至已经提前背过。但是,考虑到个别同学的自学能力,我还是将一些生词出示出来,让学生熟练识记。接着找出文中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后,这样,对于课文的大概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归纳能力。

(3)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通过问题“你认为文中的男孩有可能是借着什么指南针的指引走出了森林?”为线索,带领学生学习“太阳”“大树”两小节。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老师只是引导者。由于另外两种指南针的结构都与第二小节相似,所以我采取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通过朗读感知这两小节,引导学生结合图画交流读懂的内容和不不懂的疑问。主要解决“忠实的向导”指什么?太阳为什么就是忠实地向导?以及大树为什么长成南稠北稀的样子?这些对二年级学生有一定困难的问题。

考虑到孩子们对小组学习的方法把握不好,我出示了小组学习的方法帮助,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另外两小节,主要学习思路是先读、再交流读懂的,然后讨论疑问。这样的自主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

“积雪怎么辨别方向”是全文的难点。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我没有在开始就直接带领学生用折叠的书方法演示,而是通过让学生在大屏幕上的填空的形式,当学生对答案产生分歧的时候,让他们真正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找出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4)纵观全文、了解结构

诗歌的写作是很明显的总分总关系,通过单独朗读首尾两小节,让学生发现两小节写作上的特点,初步感知这种常见的写作结构,为学生的背诵提供了帮助,也为他今后感知作品、亲自写作初步打下基础。

(5)拓展延伸、激发探究

天然的指南针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开动脑筋思考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找到出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课文2-4节,教学有关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迷路)你能不能帮帮她?

2、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导:想不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接下去我们一起自学一下课文,大家把生字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自学课文。

三、自学检查

(一)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二)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我们分清南方和北方。

1、出示图,说说你知道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课文是怎么写的?从这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1)学习第二节。

a、教学生字“影”。

b、理解词“忠实的向导”,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并说说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2)学习第三节(引:如果是在晚上,我们怎么来辨别方向呢?)

a、你学懂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盏”“永”“闯”。

b、说说什么是“指路灯”?为什么说它是指路灯?

c、介绍北极星。

(3)学习第四节

a、理解字词“碰、稠、稀”。

b、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

四、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节。

2、小结:现在你能不能帮帮这个小姑娘?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如果在晚上——,如果在雨天——。

3、指导书写“导,盏,永,稀,碰”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14

教学目标

1、会认“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准备:

指南针课件:树影、树北极星、树叶的稠稀、积雪

教学目标:

1、会认、写“针”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初步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

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呢?我们先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节。

二、学习第一节

1、出示课文第一节,自由读

2、学习生字“针”,理解“指南针”和“慌张”

3、齐读第一节。

三、学习2~5节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心里还是有些慌张,因为我还不知道天然指南针是什么?大自然有哪些天然指南针?它们是怎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吗?那我们带者这些问题读读课文的2~5节吧,(出示问题)读时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顺,好吗?

1、师生一起自由朗读

2、能读准读顺了吗?指名读2~4节,师读第五节。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等我们读完了,请你们评一评

3、认读生字

刚才几位同学都读得很好,把这一课的几个生字都读准了,我们也读读这几个生字,好吗?

(1)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盏:书上说一盏(),你还能说一盏()

稠:这个字最容易读错,谁已记牢了?

(2)齐读生字

4、听听读读

谁还想读课文?我们来一点难的,请你仔细听,认真想,根据老师的描述,找出相应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师:要是中午,我在茫茫的野外迷了路,怎么办?生读第2节。

如果阴雨天,我在幽静的森林里迷了路,怎么办?生读第4节。

假如黑夜,我空旷的郊外迷了路,怎么办?生读第3节。

假使在茫茫的雪地里,我迷了路,怎么办?生读第5节。

5、读读记记

师:刚才大家找得好,读得也好,下面我们来点更难的,怎么样?谁能从画面上指出南北方向,并很快地记住辨别方向的方法。为了使同学们能有更好的表现,老师再给你们一些时间,请你们再好好读读课文的2——5节,这回要边读边想,这些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可以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读读记记

▲出示画面一:

(1)这是中午,哪边是南边?哪边是北边?课文哪一节告诉你的?指名读。

(2))中午太阳在南边,那么早上太阳在——()(出示:旭日东升),傍晚太阳在——()(出示:夕阳西下)

(3)难怪课文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出示词语卡片:忠实、向导)知道什么是“向导”吗?“忠实”呢?你还能说“忠实的”

(4)看图记记:(快记记太阳这种指南针,自由读背,指名背,齐背)

▲出示画面二:

哪一颗是北极星?它所在的方向是——(北方),看谁最快把北极星记住,记住的小朋友一起背。

▲出示画面三:

(1)看看这棵树,哪边的叶子稠?哪边的叶子稀?那你知道“稠”和“稀”的意思了吗?(稠就是密,有个词叫“稠密”。稀就是少,有个词叫“稀少”,所以“稠”和“稀”是——(反义词)。

(2)看图一起来记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篇15

课前思考:

1、如何让作业训练悄悄地扎根在课堂中?

2、如何培养学生爱背诵、善积累的阅读习惯?

3、如何找到解决课时重、难点的最佳方法?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堂实录

【知识能力目标】

1、会认9个字,重点指导书写“盏”“积”“稀”。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尝试背诵诗歌。

3、了解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生活、辨别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情感目标】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编写诗句。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和背诵课文。如何运用天然指南针辨别方向?

【设计理念】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肤浅,方位感很弱,虽然在数学课上学过辨别方向,但那是平面的,和本课的实际生活中的立体感知是有很大差别的。根据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我把“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作为教学难点。重点是“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以读代讲”法:《大纲》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文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读了课文,学写了许多生字宝宝。谁上来听写?(请同学们把你认为文中重要或者难写的词语报给他们,其他同学认真看他们的书写。表扬:生字宝宝掌握得还不错!粉笔字也写得漂亮!希望向他们学习,给他们送去掌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报本课重点或难写的词语,比老师报给学生听写更有实效,教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大多数同学,他们在脑海里筛选词语,不但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更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他人书写的能力。

2、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分别是:(板书)太阳、北斗星、大树、积雪

过渡:是呀,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大自然中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来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详细教学设计(精选17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