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政治教案 >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 按时上学(通用4篇)

按时上学(通用4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18

按时上学篇1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为荣,愿意。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设置的。

对于刚小学的孩子来说,不容易做到。上学的头几天,他们的上学兴趣高,能按时起床,。过几天以后,新鲜劲儿就过去了,有的小学生早晨就不肯起床了,有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贪玩,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时间观念还不强,就会影响。因此,对刚迈入小学的孩子进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知道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还要使学生懂得上课迟到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耽误老师讲课、耽误同学学习,这是不遵守纪律的表现。

教法建议:

1.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本课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他们虽然刚上学一个月左右,但是已经接触到了要这一要求,并对此已有了自身体验,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去感知、领悟道理,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主动地自己去领悟道理。

还应该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分析上学迟到和缺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运用观点,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都知道应该怎样做到。

2.注意对学生中能够,特别是对能克服困难的同学进行表扬,要突出遵守学校纪律的光荣感,同时也给大家树立身边的学习的榜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家都按要求去做。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为荣,愿意。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小学生为什么要做到。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初步知道小学生应该的道理)

1.思考:开学以来,自己能做到天天吗?

2.小组交流: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你做到了天天吗?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全班交流。

4.小结:开学还不到一个月,大多数同学已经做到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板书

过渡语:那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请李小芳告诉你。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这是什么时候?李小芳在干什么?

观察李小芳的表情怎样?你知道她为什么精神很好吗?

(因为昨天晚上她按时睡觉了。)

板书:按时睡觉

2.全班讨论:

为什么要做到按时起床,头天晚上按时睡觉呢?

3.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第二天才能按时起床,精神好。

板书:按时起床

4.思考:

李小芳为什么要按时起床?

5.小结:

只有按时起床,才能。

过渡语:李小芳起床后,精神非常好,做好上学前的各项准备后,就背起书包上学去了,那按时起床,按时出家门后就一定能按时到校上学吗?下面让咱们继续看,在上学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图二

1.全班交流。

在上学的路上,李小芳遇到了同学刘小刚,刘小刚在干什么呢?

李小芳对刘小刚说了些什么?

板书:上学路上不贪玩

2.小结:

要想做到,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还不够,还要在上学路上不贪玩。

过渡语:刘小刚听李小芳的话了吗?他后来又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图三

1.同桌互相说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结:

李小芳和刘小刚,还有班里的许多同学都没有迟到,老师在的光荣榜上为按时到校的同学画上了"√"。

板书

3.小组交流:

观察李小芳和刘小刚的表情怎样?他俩会怎么想?

4.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是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的表现,这样做很光荣。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雷锋吗?他小时候就是一个的好孩子,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三、听一听

看图:

放音频《雷锋》

1.全班交流。

雷锋是怎么做到的?你想向雷锋学什么?

2.小结: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克服困难,坚持。

过渡语:是光荣的,我们都应该做到。下面老师请你们当小裁判,看看、比比,小明和小红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四、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按时睡觉,才能按时起床,。)

出示投影片。

1.让学生当小裁判,判断谁对谁错,并说出理由。

2.讨论:怎样帮助小红做到,不迟到?

3.小结:小学生应该做到:晚上8:30上床睡觉,早上6:30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这样才能做到,不迟到。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遵守时间的表现。

五、看一看(使学生知道遇到天气不好时,也要坚持。)

有个同学叫东东,他每天都,从不迟到。这天早晨,他按时起床后,做好了上学的准备工作,背起书包就要去上学,可是推开门一看,呀!……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

1.小组交流:你知道此时他是怎么想的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2.小结: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气不好时,大家也要克服困难坚持去上学,这样才能完成好学习任务。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2)

1.讨论:当生病时,不能去上学了,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结:如果有病、有事,不能到校上学时,一定要请假。可以让家长写假条,让同学带给老师,也可以打电话通知老师,这也小学生应当遵守的学校纪律。

六、儿歌总结、激发情感

学儿歌。

公鸡喔喔叫,

我们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

上学不迟到,

雨点沙沙下,

风儿呼呼叫,

背上小书包,

坚持上学校。

学生边说儿歌边表演。

教师:是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这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一个人遵守时间的表现。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坚持做到。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召开主题活动“我是这样做到的”。

(1)请同学夸夸班中能的好同学。

(2)请以上这些同学介绍经验。

(3)演小品(事前准备好的)

(4)同学谈感受。

(5)自己定的小计划,每周一评。

访一访

问问学校里的大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坚持做到的。

按时上学篇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为荣,愿意。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设置的。

对于刚小学的孩子来说,不容易做到。上学的头几天,他们的上学兴趣高,能按时起床,。过几天以后,新鲜劲儿就过去了,有的小学生早晨就不肯起床了,有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贪玩,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时间观念还不强,就会影响。因此,对刚迈入小学的孩子进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知道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还要使学生懂得上课迟到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耽误老师讲课、耽误同学学习,这是不遵守纪律的表现。

教法建议:

1.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本课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他们虽然刚上学一个月左右,但是已经接触到了要这一要求,并对此已有了自身体验,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去感知、领悟道理,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主动地自己去领悟道理。

还应该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分析上学迟到和缺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运用观点,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都知道应该怎样做到。

2.注意对学生中能够,特别是对能克服困难的同学进行表扬,要突出遵守学校纪律的光荣感,同时也给大家树立身边的学习的榜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家都按要求去做。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为荣,愿意。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小学生为什么要做到。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初步知道小学生应该的道理)

1.思考:开学以来,自己能做到天天吗?

2.小组交流: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你做到了天天吗?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全班交流。

4.小结:开学还不到一个月,大多数同学已经做到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板书

过渡语:那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请李小芳告诉你。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这是什么时候?李小芳在干什么?

观察李小芳的表情怎样?你知道她为什么精神很好吗?

(因为昨天晚上她按时睡觉了。)

板书:按时睡觉

2.全班讨论:

为什么要做到按时起床,头天晚上按时睡觉呢?

3.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第二天才能按时起床,精神好。

板书:按时起床

4.思考:

李小芳为什么要按时起床?

5.小结:

只有按时起床,才能。

过渡语:李小芳起床后,精神非常好,做好上学前的各项准备后,就背起书包上学去了,那按时起床,按时出家门后就一定能按时到校上学吗?下面让咱们继续看,在上学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图二

1.全班交流。

在上学的路上,李小芳遇到了同学刘小刚,刘小刚在干什么呢?

李小芳对刘小刚说了些什么?

板书:上学路上不贪玩

2.小结:

要想做到,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还不够,还要在上学路上不贪玩。

过渡语:刘小刚听李小芳的话了吗?他后来又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图三

1.同桌互相说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结:

李小芳和刘小刚,还有班里的许多同学都没有迟到,老师在的光荣榜上为按时到校的同学画上了"√"。

板书

3.小组交流:

观察李小芳和刘小刚的表情怎样?他俩会怎么想?

4.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是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的表现,这样做很光荣。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雷锋吗?他小时候就是一个的好孩子,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三、听一听

看图:

放音频《雷锋》

1.全班交流。

雷锋是怎么做到的?你想向雷锋学什么?

2.小结: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克服困难,坚持。

过渡语:是光荣的,我们都应该做到。下面老师请你们当小裁判,看看、比比,小明和小红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四、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按时睡觉,才能按时起床,。)

出示投影片。

1.让学生当小裁判,判断谁对谁错,并说出理由。

2.讨论:怎样帮助小红做到,不迟到?

3.小结:小学生应该做到:晚上8:30上床睡觉,早上6:30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这样才能做到,不迟到。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遵守时间的表现。

五、看一看(使学生知道遇到天气不好时,也要坚持。)

有个同学叫东东,他每天都,从不迟到。这天早晨,他按时起床后,做好了上学的准备工作,背起书包就要去上学,可是推开门一看,呀!……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

1.小组交流:你知道此时他是怎么想的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2.小结: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气不好时,大家也要克服困难坚持去上学,这样才能完成好学习任务。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2)

1.讨论:当生病时,不能去上学了,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结:如果有病、有事,不能到校上学时,一定要请假。可以让家长写假条,让同学带给老师,也可以打电话通知老师,这也小学生应当遵守的学校纪律。

六、儿歌总结、激发情感

学儿歌。

公鸡喔喔叫,

我们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

上学不迟到,

雨点沙沙下,

风儿呼呼叫,

背上小书包,

坚持上学校。

学生边说儿歌边表演。

教师:是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这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一个人遵守时间的表现。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坚持做到。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召开主题活动“我是这样做到的”。

(1)请同学夸夸班中能的好同学。

(2)请以上这些同学介绍经验。

(3)演小品(事前准备好的)

(4)同学谈感受。

(5)自己定的小计划,每周一评。

访一访

问问学校里的大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坚持做到的。

按时上学篇3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为荣,愿意。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设置的。

对于刚小学的孩子来说,不容易做到。上学的头几天,他们的上学兴趣高,能按时起床,。过几天以后,新鲜劲儿就过去了,有的小学生早晨就不肯起床了,有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贪玩,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时间观念还不强,就会影响。因此,对刚迈入小学的孩子进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知道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还要使学生懂得上课迟到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耽误老师讲课、耽误同学学习,这是不遵守纪律的表现。

教法建议:

1.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本课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他们虽然刚上学一个月左右,但是已经接触到了要这一要求,并对此已有了自身体验,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去感知、领悟道理,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主动地自己去领悟道理。

还应该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分析上学迟到和缺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运用观点,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都知道应该怎样做到。

2.注意对学生中能够,特别是对能克服困难的同学进行表扬,要突出遵守学校纪律的光荣感,同时也给大家树立身边的学习的榜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家都按要求去做。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

认知:

1.知道要。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为荣,愿意。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小学生为什么要做到。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初步知道小学生应该的道理)

1.思考:开学以来,自己能做到天天吗?

2.小组交流: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你做到了天天吗?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全班交流。

4.小结:开学还不到一个月,大多数同学已经做到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板书:

过渡语:那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请李小芳告诉你。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这是什么时候?李小芳在干什么?

观察李小芳的表情怎样?你知道她为什么精神很好吗?

(因为昨天晚上她按时睡觉了。)

板书:按时睡觉

2.全班讨论:

为什么要做到按时起床,头天晚上按时睡觉呢?

3.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第二天才能按时起床,精神好。

板书:按时起床

4.思考:

李小芳为什么要按时起床?

5.小结:

只有按时起床,才能。

过渡语:李小芳起床后,精神非常好,做好上学前的各项准备后,就背起书包上学去了,那按时起床,按时出家门后就一定能按时到校上学吗?下面让咱们继续看,在上学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图二

1.全班交流。

在上学的路上,李小芳遇到了同学刘小刚,刘小刚在干什么呢?

李小芳对刘小刚说了些什么?

板书:上学路上不贪玩

2.小结:

要想做到,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还不够,还要在上学路上不贪玩。

过渡语:刘小刚听李小芳的话了吗?他后来又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图三

1.同桌互相说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结:

李小芳和刘小刚,还有班里的许多同学都没有迟到,老师在的光荣榜上为按时到校的同学画上了"√"。

板书:

3.小组交流:

观察李小芳和刘小刚的表情怎样?他俩会怎么想?

4.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是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的表现,这样做很光荣。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雷锋吗?他小时候就是一个的好孩子,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三、听一听

看图:

放音频《雷锋》

1.全班交流。

雷锋是怎么做到的?你想向雷锋学什么?

2.小结: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克服困难,坚持。

过渡语:是光荣的,我们都应该做到。下面老师请你们当小裁判,看看、比比,小明和小红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四、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按时睡觉,才能按时起床,。)

出示投影片。

1.让学生当小裁判,判断谁对谁错,并说出理由。

2.讨论:怎样帮助小红做到,不迟到?

3.小结:小学生应该做到:晚上8:30上床睡觉,早上6:30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这样才能做到,不迟到。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遵守时间的表现。

五、看一看(使学生知道遇到天气不好时,也要坚持。)

有个同学叫东东,他每天都,从不迟到。这天早晨,他按时起床后,做好了上学的准备工作,背起书包就要去上学,可是推开门一看,呀!……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

1.小组交流:你知道此时他是怎么想的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2.小结: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气不好时,大家也要克服困难坚持去上学,这样才能完成好学习任务。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2)

1.讨论:当生病时,不能去上学了,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结:如果有病、有事,不能到校上学时,一定要请假。可以让家长写假条,让同学带给老师,也可以打电话通知老师,这也小学生应当遵守的学校纪律。

六、儿歌总结、激发情感

学儿歌。

公鸡喔喔叫,

我们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

上学不迟到,

雨点沙沙下,

风儿呼呼叫,

背上小书包,

坚持上学校。

学生边说儿歌边表演。

教师:是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这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一个人遵守时间的表现。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坚持做到。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召开主题活动“我是这样做到的”。

(1)请同学夸夸班中能的好同学。

(2)请以上这些同学介绍经验。

(3)演小品(事前准备好的)

(4)同学谈感受。

(5)自己定的小计划,每周一评。

访一访

问问学校里的大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坚持做到的。

按时上学篇4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按时上学。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按时上学为荣,愿意按时上学。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上学。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设置的。

“按时上学”对于刚小学的孩子来说,不容易做到。上学的头几天,他们的上学兴趣高,能按时起床,按时上学。过几天以后,新鲜劲儿就过去了,有的小学生早晨就不肯起床了,有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贪玩,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时间观念还不强,就会影响按时上学。因此,对刚迈入小学的孩子进行按时上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知道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按时上学,还要使学生懂得上课迟到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耽误老师讲课、耽误同学学习,这是不遵守纪律的表现。

教法建议:

1.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本课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他们虽然刚上学一个月左右,但是已经接触到了要“按时上学”这一要求,并对此已有了自身体验,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去感知、领悟道理,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主动地自己去领悟道理。

还应该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分析上学迟到和缺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运用观点,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都知道应该怎样做到按时上学。

2.注意对学生中能够按时上学,特别是对能克服困难按时上学的同学进行表扬,要突出按时上学遵守学校纪律的光荣感,同时也给大家树立身边的学习的榜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家都按要求去做。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

认知:

1.知道要按时上学。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按时上学为荣,愿意按时上学。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上学。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小学生为什么要做到按时上学。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初步知道小学生应该按时上学的道理)

1.思考:开学以来,自己能做到天天按时上学吗?

2.小组交流: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你做到了天天按时上学吗?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全班交流。

4.小结:开学还不到一个月,大多数同学已经做到了按时上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板书:按时上学

过渡语:那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呢?下面请李小芳告诉你。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这是什么时候?李小芳在干什么?

观察李小芳的表情怎样?你知道她为什么精神很好吗?

(因为昨天晚上她按时睡觉了。)

板书:按时睡觉

2.全班讨论:

为什么要做到按时起床,头天晚上按时睡觉呢?

3.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第二天才能按时起床,精神好。

板书:按时起床

4.思考:

李小芳为什么要按时起床?

5.小结:

只有按时起床,才能按时上学。

过渡语:李小芳起床后,精神非常好,做好上学前的各项准备后,就背起书包上学去了,那按时起床,按时出家门后就一定能按时到校上学吗?下面让咱们继续看,在上学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图二

1.全班交流。

在上学的路上,李小芳遇到了同学刘小刚,刘小刚在干什么呢?

李小芳对刘小刚说了些什么?

板书:上学路上不贪玩

2.小结:

要想做到按时上学,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还不够,还要在上学路上不贪玩。

过渡语:刘小刚听李小芳的话了吗?他后来又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图三

1.同桌互相说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结:

李小芳和刘小刚,还有班里的许多同学都没有迟到,老师在按时上学的光荣榜上为按时到校的同学画上了√。

板书:按时上学

3.小组交流:

观察李小芳和刘小刚的表情怎样?他俩会怎么想?

4.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按时上学。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的表现,这样做很光荣。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雷锋吗?他小时候就是一个按时上学的好孩子,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三、听一听

看图:

放音频《雷锋按时上学》

1.全班交流。

雷锋是怎么做到按时上学的?你想向雷锋学什么?

2.小结: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克服困难,坚持按时上学。

过渡语:按时上学是光荣的,我们都应该做到。下面老师请你们当小裁判,看看、比比,小明和小红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四、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按时睡觉,才能按时起床,按时上学。)

出示投影片。

1.让学生当小裁判,判断谁对谁错,并说出理由。

2.讨论:怎样帮助小红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

3.小结:小学生应该做到:晚上8:30上床睡觉,早上6:30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这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遵守时间的表现。

五、看一看(使学生知道遇到天气不好时,也要坚持按时上学。)

有个同学叫东东,他每天都按时上学,从不迟到。这天早晨,他按时起床后,做好了上学的准备工作,背起书包就要去上学,可是推开门一看,呀!……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

1.小组交流:你知道此时他是怎么想的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2.小结: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气不好时,大家也要克服困难坚持去上学,这样才能完成好学习任务。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2)

1.讨论:当生病时,不能去上学了,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结:如果有病、有事,不能到校上学时,一定要请假。可以让家长写假条,让同学带给老师,也可以打电话通知老师,这也小学生应当遵守的学校纪律。

六、儿歌总结、激发情感

学儿歌。

公鸡喔喔叫,

我们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

上学不迟到,

雨点沙沙下,

风儿呼呼叫,

背上小书包,

坚持上学校。

学生边说儿歌边表演。

教师:按时上学是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这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一个人遵守时间的表现。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坚持做到按时上学。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召开主题活动“我是这样做到按时上学的”。

(1)请同学夸夸班中能按时上学的好同学。

(2)请以上这些同学介绍经验。

(3)演小品“按时上学”(事前准备好的)

(4)同学谈感受。

(5)自己定“按时上学”的小计划,每周一评。

访一访

问问学校里的大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坚持做到按时上学的。

按时上学(通用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小苗快快长

    教学目标 :1、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初步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2、通过种植与观察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成...

  • 专心听讲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上课是学习的时间,应该用心学习。2.结合事例说明,上课有利于学好知识,掌握本领。3.知道高士其童年...

  • 听父母的话

    教学目标 认知:1.使学生懂得小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少,需要父母的教导。2.运用正反事例,使学生懂得,不任性,会少...

  • 老师为我好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老师爱学生。老师的教导是为学生好,听从老师教导进步快。2.知道听从老师教导是尊师的表现。情感:愿...

  • 好儿童 要谦让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

  • 我爱帮助同学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2.知道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是一种美德。3.知道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

  • 客人到我家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待客的一般礼节。2.懂得待客热情、有礼貌是尊重客人的表现,热情待客能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情...

  • 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做客的基本礼节。2.懂得做客有礼貌是尊重主人的表现,能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情感:从内心尊重...

  • 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坐立走的姿势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有礼貌的人应站有站样,坐有坐样。2.知道坐立走姿势正确...

  • 东西不乱放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要把东西放在一定的、合适的地方,用完放回原处。2.懂得把东西放在一定的地方,既整洁,用时又好找...

  • 我们爱领袖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邓小平是革命领袖。2.从照片、影视中,能认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

  • 上课守纪律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情感:1.愿意遵守...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