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54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热器发热的原理。
2.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3.使学生能够辩正地看问题。
(二)教具
热得快、电烙铁、电炉、电烘箱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新课
问:(1)焦耳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2)同学们家里有哪些用电器?
(3)各种用电器里都有导体,只要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就要发热,那么,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呢?
引导学生回答:家用电器连续作用较长时间后,要停用一会儿,这是为了散热,防止用电器的温度过高而烧坏;而电器长期停止使用时,隔一段时期又要通电,这是利用电热来驱潮。
(4)电热对我们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呢?引入新课,指出电热既可供我们利用,也要防止它造成的危害。
2.进行新课
(1)电热的利用
①原理:
问:同学们见到哪些利用电热工作的电热器?
学生答:电烙铁、电烫斗、电饭锅、电烤炉等。(学生回答时,教师出示相关的电热器)
指出:这些电热器是利用电热进行加热的设备。
②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拿出一个废旧的“热得快”让学生观察,并注意管中的电阻丝。
指出: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
③电热器的优点:
问:生活中到处可见电热器。电热器为什么能够被人们广泛使用?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电热器有许多优点,它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有的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④常见的电热器
讲述(或让学生看书后学生讲述):常见的电热器有电褥、电烘箱、电热孵卵器、引发炸药的电热装置等。指出:各种电热器的构造和用途虽然不同,但原理都是一样的。
(2)防止电热的危害
问:①电热有没有危害呢?(让学生举例:电线中电流过大时,电热会使绝缘材料迅速老化,甚至燃烧起火。用电器,如不采取散热措施,会被烧坏。)
问:②用电器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电热的危害的?
引导学生回答:如有的电动机里装有风扇,电视机、收音机机壳上有散热窗等。
(3)讨论本节的“想想议议”。然后再问:电热对日常生活是有利还是有害?请一些同学起来辨论。通过辨论引导学生要辩正地看问题。
(4)指导学生做课本上的小实验:利用电能表测电功率。
首先由学生自己看书,然后教师帮助他们搞清:①电能表的表面上标着3000转/千瓦时的意义;②测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和需测出什么物理量;③利用测得的数据如何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
3.布置作业
(1)找一只小灯泡,观察它的铭牌标志,然后实际测一下灯泡的功率,并比较测出的功率和灯泡上标着的额定功率是否相等。
(2)复习、小结全章。
(四)说明
该节课的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课堂上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后,要引导学生看书回答,要让学生多举自己身边的事例。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九章。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热器发热的原理。
2.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3.使学生能够辩正地看问题。
(二)教具
热得快、电烙铁、电炉、电烘箱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新课
问:(1)焦耳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2)同学们家里有哪些用电器?
(3)各种用电器里都有导体,只要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就要发热,那么,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呢?
引导学生回答:家用电器连续作用较长时间后,要停用一会儿,这是为了散热,防止用电器的温度过高而烧坏;而电器长期停止使用时,隔一段时期又要通电,这是利用电热来驱潮。
(4)电热对我们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呢?引入新课,指出电热既可供我们利用,也要防止它造成的危害。
2.进行新课
(1)电热的利用
①原理:
问:同学们见到哪些利用电热工作的电热器?
学生答:电烙铁、电烫斗、电饭锅、电烤炉等。(学生回答时,教师出示相关的电热器)
指出:这些电热器是利用电热进行加热的设备。
②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拿出一个废旧的“热得快”让学生观察,并注意管中的电阻丝。
指出: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
③电热器的优点:
问:生活中到处可见电热器。电热器为什么能够被人们广泛使用?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电热器有许多优点,它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有的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④常见的电热器
讲述(或让学生看书后学生讲述):常见的电热器有电褥、电烘箱、电热孵卵器、引发炸药的电热装置等。指出:各种电热器的构造和用途虽然不同,但原理都是一样的。
(2)防止电热的危害
问:①电热有没有危害呢?(让学生举例:电线中电流过大时,电热会使绝缘材料迅速老化,甚至燃烧起火。用电器,如不采取散热措施,会被烧坏。)
问:②用电器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电热的危害的?
引导学生回答:如有的电动机里装有风扇,电视机、收音机机壳上有散热窗等。
(3)讨论本节的“想想议议”。然后再问:电热对日常生活是有利还是有害?请一些同学起来辨论。通过辨论引导学生要辩正地看问题。
(4)指导学生做课本上的小实验:利用电能表测电功率。
首先由学生自己看书,然后教师帮助他们搞清:①电能表的表面上标着3000转/千瓦时的意义;②测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和需测出什么物理量;③利用测得的数据如何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
3.布置作业
(1)找一只小灯泡,观察它的铭牌标志,然后实际测一下灯泡的功率,并比较测出的功率和灯泡上标着的额定功率是否相等。
(2)复习、小结全章。
(四)说明
该节课的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课堂上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后,要引导学生看书回答,要让学生多举自己身边的事例。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九章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热器发热的原理。
2.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3.使学生能够辩正地看问题。
(二)教具
热得快、电烙铁、电炉、电烘箱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新课
问:(1)焦耳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2)同学们家里有哪些用电器?
(3)各种用电器里都有导体,只要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就要发热,那么,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呢?
引导学生回答:家用电器连续作用较长时间后,要停用一会儿,这是为了散热,防止用电器的温度过高而烧坏;而电器长期停止使用时,隔一段时期又要通电,这是利用电热来驱潮。
(4)电热对我们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呢?引入新课,指出电热既可供我们利用,也要防止它造成的危害。
2.进行新课
(1)电热的利用
①原理:
问:同学们见到哪些利用电热工作的电热器?
学生答:电烙铁、电烫斗、电饭锅、电烤炉等。(学生回答时,教师出示相关的电热器)
指出:这些电热器是利用电热进行加热的设备。
②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拿出一个废旧的“热得快”让学生观察,并注意管中的电阻丝。
指出: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
③电热器的优点:
问:生活中到处可见电热器。电热器为什么能够被人们广泛使用?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电热器有许多优点,它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有的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④常见的电热器
讲述(或让学生看书后学生讲述):常见的电热器有电褥、电烘箱、电热孵卵器、引发炸药的电热装置等。指出:各种电热器的构造和用途虽然不同,但原理都是一样的。
(2)防止电热的危害
问:①电热有没有危害呢?(让学生举例:电线中电流过大时,电热会使绝缘材料迅速老化,甚至燃烧起火。用电器,如不采取散热措施,会被烧坏。)
问:②用电器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电热的危害的?
引导学生回答:如有的电动机里装有风扇,电视机、收音机机壳上有散热窗等。
(3)讨论本节的“想想议议”。然后再问:电热对日常生活是有利还是有害?请一些同学起来辨论。通过辨论引导学生要辩正地看问题。
(4)指导学生做课本上的小实验:利用电能表测电功率。
首先由学生自己看书,然后教师帮助他们搞清:①电能表的表面上标着3000转/千瓦时的意义;②测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和需测出什么物理量;③利用测得的数据如何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
3.布置作业
(1)找一只小灯泡,观察它的铭牌标志,然后实际测一下灯泡的功率,并比较测出的功率和灯泡上标着的额定功率是否相等。
(2)复习、小结全章。
(四)说明
该节课的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课堂上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后,要引导学生看书回答,要让学生多举自己身边的事例。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九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电阻》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篇1“发现法”“做中学”“思中学”“说中学”“练中学”是新课改中常见的词汇,其侧重点各有不同,...
大气压强篇1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1.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二)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确定...
液体压强篇1【设计理念】1.本节课是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
“浮力”教学实录篇1第五节【设计理念】1.从生活中浮力现象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
新课标下《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篇1新课标下《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 一、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传...
“杠杆”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许多工具杠杆谈起,通过学生主动观察、分析、猜想、探究,从而得到杠...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篇1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形变及弹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与...
简介《浮力》的探究性学习篇1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上海市为了了解《新课标》的实施情况,开展区级的评优课活动,...
《重力》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P68-P70《重力》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知...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篇1“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湖北潜江市老新中学周平一、设计理念关注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
牛顿第一定律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伽利略理想实验;(2)惯性概念;(3)掌握的内容;(4)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