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1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标准”式评课有被当前流行的“理念”式评课取代之势。“标准”式评课既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又有机械性和片面性。“理念”式评课既有开放性和人文性,又有主观性与不可比性。“矛盾”式评课则能兼顾教学的过程与结果,体现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关于如何评价一堂课的质量,过去我们常用某些标准来衡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现在更多地是看它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课”是教学的基本单位,课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课对广大教师有重大导向作用,涉及到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评课方式的转变进行反思,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并寻找相应的对策。
一、传统的“标准"式评课
长期以来,我们相信好课及其评价应有明确的标准,并大同小异地将其写在各种版本的《教学论》或《教育学》书籍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恰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这些标准被作为上好课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与掌握,当他们从事教学工作后,又成为衡量他们上课质量的基本依据。而且为体现客观性和便于操作,各学校又进一步将标准细化成赋有权重的具体指标,制定成相应的评课表,听课、评课时只需要在表格里打“√”,然后把分值相加得出总分,总分的高低便代表一堂课的优劣。
基于这些标准的评课的确有以下优点:(1)客观性。评课标准是统一的,不因被评者或评者而异,再加上细化的评价指标便于操作,使得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评课的客观公正性;(2)可比性。每个具体指标都赋有相应的分值,只要将课堂上观察到的教学行为与评价指标作对照,就可获得被评教师的得分,用分数多少判定课的好坏,教师之间相互比较时,清楚明确,不容争辩。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活动,上述评课标准对教学有明显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有助于教师尽快走上“正轨”,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与低效性。也许正是由于这些优点和作用,多年来它一直被广泛采用,成为对教师进行等级评定与选拔的有效工具。即使在推行新课改的当今,仍有许多学校在沿用这种评价。
“标准”式评课也有明显的弊端,对此已有大量批评,突出表现在:(1)机械性。教学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用统一标准来衡量,不是反映而是消除教学活动的丰富性。而且即使教师在各项标准方面都表现不错,它们加起来也未必是好课。更何况课堂上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智力的发展是难以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的。因此,这种评课是一种简单化与机械化的做法;(2)片面性。传统评课标准中尽管也有“气氛热烈”这样一条,但总体上讲,它们主要关注教师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措施,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焦点集中在教师的教以及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上,而对学生的学及多方面发展重视不够。从根本上说,传统评课的这些不足与我们过去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有关,即认为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间接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与评价关注教师的教和知识的掌握也就自然而然了。
二、当前的“理念”式评课
新课改对传统教学思想做了反思,并确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把教学活动看作自主探究与积极交往的过程。响应新课改的召唤,许多教师积极尝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在逐渐减少,积极参与、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的现象在逐渐增多。面对课堂上的这种变化,许多教师以及评课者放弃传统的评课标准,转而采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评析。认为只要符合新理念,即使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好课。关于这一点,只要看一看教师的课后反思以及专家点评就能明白。下面举一个典型例子。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课《鹬蚌相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材产生怀疑,于是教师决定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受此启发,其他同学认为蚌也不能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因为蚌一开口,鹬就会趁机拔出嘴巴逃走。
教师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认为课文这样写的确不妥;有的认为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没什么问题;有的反对说,改编也要古为今用,不正确的要修正;有的认为课文是寓言,是在借这个故事说明道理,这么写没什么问题;有的坚持认为,尽管是寓言,也要符合实际,比如总不能说鹬夹住蚌的嘴巴吧。
最后教师建议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把教材改一改,并给编辑叔叔写一封信。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写给编辑叔叔的建议:“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来,便狠狠瞪了蚌一眼,心想:哼,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千死在这河滩上吧。蚌像看透了鹬的心思,得意洋洋地想:哼,我就夹住你的嘴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就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如何评价这节课?根据传统的“标准”,这显然是一堂“目标不明”或“偏离目标”的课,即便不坏也谈不上好。但用新课程理念来评,结论就完全不同。正如该任课教师在课后自评时所说,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探究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生成过程,学生的怀疑正是生成课程资源的大好时机,不容忽视。抛开事先的预设,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是明智之举。结果课堂因此而出彩,而且是“一堂无法预约的精彩”㈦。此案例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纷纷发表评论,他们几乎都赞同这是一堂符合新课改理念的精彩课,争论只在于这样的课能否预设以及是否每堂课都应该如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之后,向同行系统介绍自己关于某课的教学设想(意图)及其理论依据,而后听者评议、交流切磋的一种...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大纲和教材,结合有关的教学理论和师生实际,向其他教师说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
一、说课的目的与作用 说课是依照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阶等主要因素,把备课、上课等主要过程从教学理论角度,进行...
我曾在“惜时增效”课题研究中提出了“两看”的评价标准:一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掌握两个20分钟、把握两个80%,即:...
评课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如何评好课,直接关系到授课教师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方向。为了更好地做好评课工作,现将十七中学...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经济的振兴,科技的腾飞,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
怎样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 杨德林一、怎样备好课1、依据新课标,把握教方向。2、熟悉新教材,学会多思考。3、列好教纲目,两...
一、“说课”的意义、内容、要求1、“说课”的意义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街准备地在一定的场合下,分析学生现有的认知...
说课,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是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式,说课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为教学...
摘要: 说课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场合,教师较为系统地讲述某一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及其设计的理论依据。说课分详细说课和概...
对陈国庆老师《做人要诚实》(人教版思想品德第八册)一课的点评 点评者:安徽省望江...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