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语文说课 >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2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2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50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汪官金

本课的地位: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知道,阅读的对象不单指文章,还包括社会和人生,所以,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和思想!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二第三册第三单元一篇悼念性散文。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了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技巧,鉴赏散文就较为容易,要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披文以入情”,也就是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就可以。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有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对阅读较复杂的记叙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教学目标 的分析及依据: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 如下:
①知识目标:把握文意,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②能力目标: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概括整合能力;迁移应用能力。
③德育目标: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④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难点是夹叙夹议的方法;刘和珍精神的理解。
教法学法设计:课堂常规练习: [今日名言]巴勒斯坦国总统、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

目的:让学生积累语言,并让学生进入人生需要斗争的心理空间。

一、出示一幅足球场上的一个前仆后继的照片

1、            首先请大家给这幅画定个标题

目的:轻松入课。

2、请大家说说自己从这幅画联想到的人和事

目的:第一次试着让学生说出课文中的那个前仆后继的场面,并学会用“前仆后继”这个词语概括课文的经典场面。

 二、“三一八”惨案中前仆后继的一个场面

1、            齐读课文第五部分第二段

目的:理解课文的核心材料。

2、            再请大家说说自己从这段文字联想到的人和事(如刘兰芝等,还有许多勇敢地面对那些即将破产的企业的企业家们。)

目的:学会联想

3、老师的联想

关于家庭:

藏羚羊,天敌追赶时飞身做桥让孩子逃命。

唐山地震中的父子,让孩子吮咬破的手指头上的血;

贵州缆车中的父母,双手举起孩子以防孩子被震。

刘兰芝及《氓》的主人公,勇敢地选择离开。

 

关于个人前途:

史铁生,双脚残废后终究活下来,而且成为著名作家;林冲,不用自己超人武艺逃避,忍差人折磨和草料场的风雪;

项羽,失败而不偷生,“不肯过江东”。

 

关于社会责任:

谭嗣同,中国倘要流血,就从我开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目的: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人生需要勇毅精神的意义。突出人文教育。

4、简介时代背景/集会/游行/请愿/纪念/遗物,出示幻灯片。

目的:更深地进入课文,理解课文。

5、刘和珍小传(请同学们看课本彩图《北师大周报》)

目的:训练学生学会借助课本资源学习。

6、解释词语:勇毅。勇:有胆量,敢干,如勇敢、沉勇。毅:果决,志向坚定而不动摇,如刚毅、坚毅、毅然

目的:提出刘和珍精神的本质,理解课文的组织材料实际就是以“勇毅”两个字为中心的。

7、刘和珍生前的点点滴滴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蔼;“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目的:理解课文的具体叙述,明确课文叙述与议论结合的具体做法,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

8、句子分析:

“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    、    。

答:事实、为、明证。

目的:从人文教学开始进入深入细致的语言教学。

9、对联:赴国难时代危难淬火======

答:悼芳魂勇毅精神闪光

目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运用。酝酿感情,为深入学习课文语言作准备。

10、出示幻灯片(纪念刘和珍的灵堂设计)

目的:制造氛围,为悼词写作的语言学习和运用作准备。

11、请同学们自己评点课文,每人对刘和珍说一句话。

目的:深入细致地学习课文的语言。

12、评点课文的重要语句

目的:贯彻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任务。

13、说话活动。

目的:实现语言学习的能力过渡。

14、老师出示悼词范例。

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你为人民的苦难感到哀痛,你勇于面对黑暗的现实,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并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你永远值得后世的人们赞颂!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你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虽然你已经踏着淡红的血泊走向了浓黑的悲凉,但你的精神给一代又一代热爱真理的人们一个光明的希望,激励更多的猛士奋然前行!

   你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的嘴脸,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还有平庸者的无聊,更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苟且偷生!

 

 你让我们陷入深沉的思索,让我们诅咒一个默无声息的民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你是一代女性勇毅精神的代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遇事从容,殒身不恤,不畏强暴,追求真理,你是一枝美丽而带刺的蔷薇!

       你是一个民族血战前行的历史中普通的一员,你用自己的生命,像木材凝结成煤块一样,留给后人一种精神,让我们坚信:勇毅精神不灭,正义和真理永存!

刘和珍,你虽死犹生!“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虽然青山掩埋了你的忠骨,但你的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却将一直陪伴我们走向未来!

目的:吸出课文语文言的精髓。

15、作业 

(1)                 请同学们下课后想法下载一个课文朗读的资料。

目的:与时俱进,做新时代的中学生。

(2)请以“选择”为话题写300字左右的短文。

目的:学以致用。从全文的角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                 设计说明书:为刘和珍塑像。200字左右。

目的:强化刘和珍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2.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活动课《爱的细节在屋檐下——感受亲情活动课》说课稿

    《爱的细节在屋檐下——感受亲情活动课》说课稿大庆市五十二中学 姚冬梅活动目标的确立及依据曲连坤教授在《中小学心理健...

  • 《项链》说课稿

    《项链》是职高语文第三册的课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及板书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

  • 《故乡情》说课稿

    如东县岔河中学 陈 姚 一、概述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茹志鹃的散文名作《故乡情》,是初中语文第四册第...

  • 《触龙说赵太后》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nbs...

  • 《谈骨气》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1)与前后知识体系的联系本文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 《触龙说赵太后》说课稿

    我说课的篇目是《触龙说赵太后》,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一冊第四单元的第四篇。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

  • 《雷雨》说课稿

    一、说教材地位特点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雷雨》。它所处的单元是高中第四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是高中首个戏剧单元。通过学...

  • 《孔乙己》说课教案

    刘海燕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作用及联系。《孔乙己》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小说单元)中的第一课。小说这一...

  • 《春酒》说 课 稿

    《春酒》说课稿 广东广州市19中雷陆地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春酒...

  • 《故都的秋》说课稿7

    《故都的秋》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它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本...

  • 《故都的秋》说课稿4

    《故都的秋》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

  • 《故都的秋》说课稿3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说明 《故都的秋》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教材总体分析、教学目标 的...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