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考纲要求: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知识储备}:
一、昼夜长短的计算
①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是在日照图上某条纬度与晨昏线有两上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
②可以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求算。方法是:白昼长=2×(12-日出时间)或白昼长=2×(日落时间-12)。或(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③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如北纬40度的昼长是15时,那么南纬40度的地区夜长为15时。
④注意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
二、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a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并非正午太阳高度)
b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90度(也是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相同的点有无数个,即以直射点为圆心,以(900-高度角)的角距离为半径的圆。
e某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可能有两个,也有可能只有一个。(位于同一经线上,与直射纬线之间的角距离相同)。
f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h=[900-β(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其中β的求采用同一半球相减、不同半球相加的原则,永远取正值。
g利用垂直物体的日影计算:coth=影长/物体长度。
h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面的夹角=β(β同①)
i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的计算:l=楼高×coth’(h’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在楼房布局时建议采用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
j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是23026’
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026’和460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23026’)。
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052’。
南北半球寒带地区是46052’,但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
关于“立杆见影”影长变化问题的探讨:
太阳高度角越大,影长越短,当正午影长为零,太阳高度角应当为90度,即太阳直射此地,由于影长与太阳高度角存在负相关,因此根据影长的变化可推测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由于太阳高度角存在日变化和年变化,导致影长存在日变化和年变化:
日变化分析:一天之中,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地方时为12点时)最大,因此影长日变化特点是:正午影长最短.
各地正午影长的年变化分析:
1、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由于该地正午太阳总是在南方,影子均应朝北,因此只有朝向北方的影子,简称“北影”.由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最大,冬至最小,因此,影长变化特点是:夏至最短,冬至最长,。
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由于该地正午太阳总是在北方,影子均应朝南,因此只有朝向南方的影子,简称“南影”.因此,影长变化特点是:冬至最短,夏至最长。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该地正午的太阳有一段时间会在南方,有一段时间会在北方,因此,该地正午既有朝北的影子,也有朝南的影子,即既有“北影”,也有“南影”。除南北回归线一年中只有一次直射机会外,介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均有两次直射机会,因此会出现两次正午影长为零的时期(h=900)。还可细分以下两种情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一、陆地环境整体性陆地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陆地环境整体性。...
求极昼极夜问题的原理与方法进行极地考察或作穿过极地的航行,都需要事先知道极圈内某一纬度上一年中有多少天极昼、多少天...
[考纲要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聚落的形成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2)城市的区位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
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体,考察能力为立向是永远不变的主题。本试卷紧密联系实际、社会热点,题目设立新颖,设问严谨,难易程...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通过学习土壤的形成过程,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
地理:地理图像高考最后复习一、高考展望1、地图考试内容: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
1. 重基础,抓主干,提高中低档题的得分率虽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一定难度,但总要考核一些基础知识,如xx年全国卷ⅰ第3...
单元复习(十四):中国地理【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强化训练】一、选择题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
1.教材和教法分析从结构层面上看,本节是在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元素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如何从海水中提取人类生存发展所...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影响我国的几种常见天气系统,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