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2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倾听不同的水声,培养幼儿对水声强弱,水流快慢变化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3、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运用不同颜色以及点、线、面的变化组合,来表达对不同水声的感受。
重难点分析:重点引导幼儿倾听水声并想象作画。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不同颜色以及点、线、面的变化组合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雨滴、溪流、海浪、瀑布等的录像、录音片断。
2、水粉颜料、棉签、宣纸;油画棒、水彩笔、彩色纸;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放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二、展开:
1、共同讨论表现形式。
(1)倾听流水声,引导幼儿展开想象,重现相关经验。
(2)观看录像启发幼儿边听边自由模仿。
(3)引导幼儿感受水声强弱、水流快慢的变化。
(4)讨论怎样将水声变成图画?
2、幼儿边听赏边表现。
(1)反复播放流水声的录音,启发幼儿自由选择作画工具,边听赏边作画。
(2)鼓励幼儿在作画过程中互相欣赏,交流学习。
3、欣赏、感受。
(1)重播录像,引导幼儿边听水声边在自己的画上寻找水声。
(2)互相欣赏作品。
(3)个别讲评。
三、结束:
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倾听不同的水声,培养幼儿对水声强弱,水流快慢变化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3、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运用不同颜色以及点、线、面的变化组合,来表达对不同水声的感受。重难点分析:重点引导幼儿倾听水声并想象作画。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不同颜色以及点、线、面的变化组合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活动准备:1、雨滴、溪流、海浪、瀑布等的录像、录音片断。 2、水粉颜料、棉签、宣纸;油画棒、水彩笔、彩色纸;抹布。活动过程:一、导入:放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二、展开:1、共同讨论表现形式。(1)倾听流水声,引导幼儿展开想象,重现相关经验。(2)观看录像启发幼儿边听边自由模仿。(3)引导幼儿感受水声强弱、水流快慢的变化。(4)讨论怎样将水声变成图画?2、幼儿边听赏边表现。(1)反复播放流水声的录音,启发幼儿自由选择作画工具,边听赏边作画。(2)鼓励幼儿在作画过程中互相欣赏,交流学习。3、欣赏、感受。(1)重播录像,引导幼儿边听水声边在自己的画上寻找水声。(2)互相欣赏作品。(3)个别讲评。 三、结束: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设计意图:
声音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它无时无刻地充斥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从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鸟叫声到马路上的铃声、喇叭声、刹车声;从小孩子的哭声、笑声、吵闹声到大人的骂声、聊天声、吆喝声~~~~~声音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上周我们围绕着“声音世界”这个主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结果发现,孩子对于声音世界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在众多的记录声音的方法之中,也对用笔记录的方法情有独钟,而且不少平时寡言的孩子也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孩子们正是用一种他们所特有的方式去记录,表达对各种各样的声音的理解和感受。
那么,如何让他们进一步去理解、感受和表达声音呢?由此,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听水声》,因为在众多的声音之中,水声是最为相似而又丰富的一种,水龙头的放水声、下雨声、喷泉声、海浪声、流水声等等,它们的声音雷同,有些只是声音的快慢、轻重、节奏上有所不同而已,我认为这些声音的倾听能够很好地提高孩子们对辨别声音的兴趣,同时既符合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又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用笔记录声音的基础上用画笔演绎对所听声音的感受。
教学流程:
运用已有经验,说出各种水声→倾听、分辨不同水声→用笔记录水声→将水声变为图画→欣赏、感受
重点:
尝试倾听、分辨不同水声,并乐于表现。
难点:
自由表现对不同水声的感受。
解决:
1.难点前置法。每个孩子的表现能力是不同的,为了启发引导能力弱的幼儿,教师特地设计了用笔记录的方法,其实除给每个孩子一次尝试的机会外,同时也起到了生生互教的作用。
2.自然感受法。多媒体课件的始终出现给每个孩子的多种重复的声音的声音再现。
3.多种材料表现法。教师准备了多种材料,(材料有难易之分)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自由选择。
目标:
1.倾听、辨别不同的水声,并乐于运用语言、符号、颜色及点、线、面的变化组合等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2.对各种不同的水声产生兴趣,提高参与、探索、想象的能力
准备:
1.流水、大雨、雨滴、瀑布、海浪的多媒体课件
2.油画棒、水粉颜料、笔、棉签、毛线等作画工具
3.四开彩纸人手一张,幼儿自选
过程:
一.出课题,重视相关经验
1.你们听到过水声吗?
2.你听到的水声是从哪里发出来得?
(这个环节主要是运用。重现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孩子们自由说出生活中、图书中、电视中所见过的多种水声,也为第二环节出现水声作下铺垫。)
二.倾听、分辨不同的水声
1.运用多媒体,让幼儿蜻蜓、分辨不同的水声,这可能是什么水声?
2.重现画面,让幼儿欣赏、倾听水声
(整个环节是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服务,让幼儿倾听不同的水声,并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判断、猜测,以提高他们的倾听、分辨、想象能力,重现画面,揭示谜底,让每个孩子有真相大白的喜悦,同时也可为猜对的幼儿增加自信。)
三.共同讨论表现形式
1.我们应该怎么样把水声记录下来?
2.幼儿分组,自由记录所听到的水声。
3.幼儿相互分享记录结果。
如“雨滴”可画成一个个或一串串小
点;“大雨”可画成密密的直线或斜线;“瀑布”可大片大片地往下涂等等。
(此环节是为了解决难点服务的,自由记录声音的方法已经学过,但幼儿之间存在着不同差异,这一自由记录可以让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同时也为第四环节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四.将水声变成图画
1.发复播放课件,启发幼儿自由选择色纸和作画工具,边欣赏边作画。
2.引导幼儿倾听、想象,并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借助点、线、面的组合和色彩的配合,不断丰富自己的画面。
(此环节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课件的反复播放,幼儿的自由选材,让幼儿重复在感受中,充分发挥想象,丰富作品。)
五.欣赏感受
1.重播课件,引导幼儿边听水声,边在自己的画面上寻找这几种水声。
2.相互欣赏一些有创意的作品。
(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寻找画面中的水声,让幼儿感受到了作品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发展了分辨力和想象力。)
亮点: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自始自终不停播放,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从最初在思考中倾听到后来的欣赏倾听以及最后的表现倾听,让幼儿反复感受不同的水声,并在感受中将自己的想象表达于作品之中。
生成:
水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模样呢?有没有更美的。(如喷泉、泳池)美景(九寨沟等)是不是所有水都是美丽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活动目标:1.幼儿能运用皱纹纸在三股辫的基础上,完成装饰花瓶,感受线条的艺术美。2.体验编织活动的乐趣。活动过程一、 ...
设计意图: 抓住幼儿年龄特点,中班幼儿对动手操作有很高的积极性,参与性也很高,并且有一定的感受、欣赏经验,喜于创...
一设计意图 幼儿美术领域的手工教育目标中指出:。能大胆地塑造和制作多种平面的、立体的手工作品,用以美化周围环境和进...
活动目标:1.能绘画出球形的身体。2.能用各种线条和图形组合来装饰身体部位。3.体验作品的幽默与诙谐,感受变身后的乐趣。...
教学目标:1、利用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色彩,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2、体验下雨给人、动物、植物带来的...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对称的花纹,大胆设计手套的图案。 2、知道天冷了要保护好自己的双手。 活动准备: 实物手...
活动目标:1.学习沿螺旋线由内向外撕出蜗牛壳。2.学习添画环境丰富的画面。3.体验撕纸的乐趣。活动准备:教师范例画、幼儿...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春游中的所见所闻,愿意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2.愿意参加绘画活动,对绘画活动感兴...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利用画、剪、贴的方式制作花灯。 2.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利用画、剪、贴的...
活动目标:1、能尝试用塑料瓶底印画,学习吹画的方法,表现桃树的基本特征。2、感受这种特殊画法的乐趣,丰富幼儿的想象。...
活动目标:1、能在规定大小的积木上画线条画,注意画面的布局与线条的流畅性。2、尝试用多种颜料在线条里涂色,能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新《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