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1:32
重叠的形状
课时:2课时
教材简析: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重叠。在本课的内容里,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对象,发现它们的前后遮挡关系,并且能轻松的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并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进一步增强理解。
通过绘制过程渗透三度空间概念,培养和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重点:
遮挡关系
教学难点:
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重叠表现问题。
教学方法: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教师的讲授和演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并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进一步增强理解。。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材、范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引导学生观察前后景物的遮挡关系,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种现象:
1.一盘水果(端出实物)
2.教师做站立在讲台后边的动作
3.请一个小朋友挡在教师的前边站立
活动二: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遮挡现象”,如果我把它们画成这样就不对了,(出示图片)因为没有了遮挡现象,是不真实的,必须画成下边图中的样子,(出示图片2),出现了遮挡关系也就真实了。
实物投影仪演示:为了表现遮挡关系,就要先把前边的东西画好,后边的东西露出多少画多少,被遮挡的部分不画,画面就正确了。
画面上有前有后的东西,前边的东西在较低位置上,后边的东西在画面较高位置上,才能看出远近关系。
活动三: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画出或用纸剪出动物、人物,进行重叠排列。
也可画叠罗汉图
活动四:
作业展示,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一:
讲评优秀作业,引导学生观察前后景物的遮挡关系。
展示立体图书或立体贺卡,引发学生兴趣。
活动二:
1.观察分析:它们的特点是有前有后,有的还能分出近的景物、中间的景物和远的景物多种层次。这些形象是如何立起来的呢?立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种。
2.教师像变戏法似的将教具底边折一下,在折出的小边上抹上乳胶,贴在底板纸上,汽车就立起来了。请几个小朋友也这样帮忙折和粘,立体的街景很快出现。
3.分析立体街景的层次关系:有前后层次就会出现遮挡现象。大家看,前边的汽车折挡住中间汽车的头或尾,这些汽车又遮挡住后边树和楼房的底部,我们既看见了前边的汽车,也看见了远处树和楼房没被遮挡的部分,画面效果很好。
制作步骤:
1.用一张8开纸作基础,从中间对折。
2.在后边里面上用油画棒或彩色水笔画出背景处的山、云、太阳或星星、月亮、楼房……
3.用小块纸画出前面的景物中的平房、树、邮筒、行人,并留出一部分粘贴的纸边。
4.按照场景,依次粘贴。
活动三: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活动四:
作业展示,教师小结。
重叠的形状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重叠的形状可以使画面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2.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重叠各种的形状来绘画制作作品。
3.通过对重叠形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重叠在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能用各种方法制作或画出重叠的作品,使学生树立物尽其用的理念。
教学准备:
教师:范画、色卡纸、课件。
学生:包装纸、胶水、剪刀、油画棒、水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知道什么是重叠吗?(以两手为例作示范)
2.(课件欣赏图片)进一步了解重叠的含义。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上面,就会产生重叠。
3.学生列举:一些在生活中重叠的例子。
同学们的座次安排、叠罗汉、上楼梯时等等。
三、发展阶段
1.欣赏课本上其他小朋友的画作,了解重叠在绘画中和生活中的应用。
2.逐幅欣赏分析重叠的种类。
前后重叠、上下重叠、大小重叠、左右重叠
3.我是小小魔术师:自己用手头的材料来摆一摆重叠的物体。
(1)提示学生运用多种材料来制作(范作)。
(2)请学生谈一谈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做?怎么做?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1.教师巡视时对学生如何使用手中的材料进行指导,让学生慢慢养成按需剪裁的习惯,要尽量巧妙使用每一块剪裁下来的材料。
2.展评作业。
第二课时
一、评讲上一节课的优秀作业
二、引导阶段
1.欣赏课本上其他小朋友的优秀画作,了解重叠在绘画中的运用。
2.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重叠的画面。
随意的重叠
有规律地重叠(上下、左右、前后、大小等)
3.多种方法可以画出重叠的形状。
先设计一个基本形,剪下,进行重叠排列,逐个画出重叠的形状。
画一个基本形,再一个一个重叠的画下去。
画几个基本形,在空白处添加基本形。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教师巡视时对学生绘画中前后重叠的遮挡关系要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要尽量巧妙的帮助学生理解绘画构图的重要。
四、课上交流作品
小组内互相交流展示,并可以给别人的作品提一提建议。
五、课后扩展
1.重叠形状的扩展。
2.方法的扩展:镂空、拓印等都可以制作重叠的形状。
3.寻找生活中同样的小物品,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重叠的形状作品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教学中通过猜一猜、做一做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真观察、分析草类植物的结构、外形特征,并能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过程与方法:能用线描的方式表...
第1课、家乡的桥教材分析没有记忆,人的一切心理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是不可能的。学生虽然词语记忆在不断发展,可是仍以...
第4课快乐的人(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4课快乐的人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
课型:欣赏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节难点: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美术教案-齐白石作品《荷花》及小朋友的画重点:初步了...
目标:1、学习的设计知识,能描绘出美观、大方、色彩鲜艳的蝴蝶图案。2、从蝴蝶图案的设计描绘中,蝴蝶图案培养学生的观察...
教学目标: 1.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特点及作用。一年级美术教案纸风铃 2.学习用剪贴的方法制作一个小风...
[分析]看大夫一、教材分析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11课看大夫“看大夫”在儿童的生活体验中总是和恐惧、痛苦联系在一起,...
人美版第11册美术教案德育纲要要求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
小学五年级第九册美术第八课教案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设计有趣的字尤其是有趣的字联想能力。2、培养学生美化字...
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性,学生能在活动中观察发现间色的秘密。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
四年级(上)课题:节日彩灯(设计)两课时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教材分析每逢佳节,处处都挂起五光十色、形状各异的彩灯...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