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54
第七章 运动和力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力,(压、推、拉、提、吸引、排斥等)。只
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
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
2、物理学中力用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在手中两个较小鸡蛋对
手的压力约1n。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的方向、快慢)。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
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
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5、测力计的种类:握力计、牵引拉力计等。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
盘、指针、外壳等。
6、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不损坏的前提下,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
越大。(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限度内、弹性限度内,都可以。也可以说成正比)
7、测力计的使用:
(1)、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2)、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3)、记录时要认清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数值。
8、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被测力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先把挂钩拉几下,好处是: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而不能正确使用。
(3)、拉力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偏小。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
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对于一些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
则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方向的特殊性,我们把与重力方向一致的
线叫做重垂线。
1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质量的比值
是一个定值,一般取9.8n/kg,用g表示,即g=9.8n/kg,它的含义是:1kg的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12、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13、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
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称为力的合成。 (求合力时,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电阻》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篇1“发现法”“做中学”“思中学”“说中学”“练中学”是新课改中常见的词汇,其侧重点各有不同,...
大气压强篇1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1.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二)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确定...
液体压强篇1【设计理念】1.本节课是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
“浮力”教学实录篇1第五节【设计理念】1.从生活中浮力现象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
新课标下《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篇1新课标下《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 一、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传...
“杠杆”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许多工具杠杆谈起,通过学生主动观察、分析、猜想、探究,从而得到杠...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篇1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形变及弹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与...
简介《浮力》的探究性学习篇1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上海市为了了解《新课标》的实施情况,开展区级的评优课活动,...
《重力》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P68-P70《重力》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知...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篇1“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湖北潜江市老新中学周平一、设计理念关注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
牛顿第一定律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伽利略理想实验;(2)惯性概念;(3)掌握的内容;(4)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