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自学导航
1.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____(填名称)。自然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珍珠等物质都含有____(填化学式)。埚炉和水壶里的水垢主要成分也是__。
2.石灰石可以作为____。以石灰石为原料的主要产品有___、___、____等国。石灰石经过长期的____,可以变成_____。汉白玉是指____________的大理石。
3.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碳酸盐。含有_____的物质都能跟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4.写出下列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
(1)氧化钙____、_____
(2)氢氧化钙____、____
(3)碳酸钠_____、____
(4)二氧化碳____、____
5.石灰石经高温灼烧会转变成疏松的____和____。生石灰具有强烈的____,因此常用它作____。极易与__反应,转化为____,同时放出___,也能跟空气中的____反应生成_____。
6.熟石灰也能用建筑材料,其原理是吸收空气中的____逐渐变成__从而把砖、___、___、___、牢牢地粘合在一起。
7.在污染较为严重、经常下酸雨的地区,为什么一些大理石雕像、建筑、水泥路面都显得斑斑驳驳?
指点迷津
例题1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份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取少量的草木灰放入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根椐上述现象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份。并完成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路分析:本题实际是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凡是含有碳酸根的物质都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根椐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co2,从而证明草木灰中含有碳酸根。所以,主要成分为k2co3。化学方程式为:
k2co3+2hcl=2kcl+h2o+co2↑
例题2明代诗人于谦曾写了千古的诗篇《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所述的物质转化过程。
思路分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想到与本节有关的三种物质: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诗中所述体现的是上述三种物质的相互转变。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指石灰石的开采,是物理变化。第二句“烈火粉烧若等闲”指石灰石高温煅烧变成生石灰;生成的cao为块状固体,它能与水反应生成粉状的ca(oh)2,因此“粉身碎骨浑不怕”;而ca(oh)2在空气中吸收co2转变为白色的caco3因此有“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caco3cao+co2↑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基础评价
1.天安门前的华表是用汉白玉雕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 ()
a.caob.ca(oh)2c.caco3d.caso4
2.下列各组物质,其主要成分都可用同一个化学式表示的是 ()
a.大理石、石灰石b.方解石、生石灰c.白垩、明矾石d.汉白玉、熟石灰
3.检验某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一册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篇1长春市希望学校 王彦平课题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设计思想1. 通过学生亲自收集体会学习...
第一册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篇1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重、...
第一册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篇1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
第二册盐的化学性质篇1备课组初三化学备课时间10月27日备课地点接待室参加教师金水凤、王红军、赵坤缺席教师无备课内容《...
第一册第一章空气氧篇1第一节空气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能力:...
第一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篇1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方法和仪器装置。2.通过研讨实验室制取二...
第一册碳的几种单质篇1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能力:通过...
《水的组成》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知识;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
《空气》教案篇1《空气》教学设计武汉市武钢六中 郑秀芳指导教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玲莉一、设计意图9年级学生对...
《自然界的水》教案篇1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篇1课题名称:§1~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型:实验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实验室常用...
《原子》教案篇1【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2、过程...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