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16
仙桃市汉江小学李次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生:62周年!
2、师:我们怎么忘记,62年前,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不仅在中国大陆横行霸道,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等无数大血案,而且侵略并血腥治中国台湾整整50周年。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了。1949年,我的爸爸的爸爸就是我那未谋面的爷爷,随军去了中国台湾,走时才十七八岁,至今还没有回来。五十八年来,爷爷日日思归,我们也想念爷爷。国耻难忘,亲人分离,这两者联系在一起,让我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难忘的一课》!
二、汇报预习、整体感知
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中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着文字的背后。请大家用两只眼睛默默读全文,用心去思考昨天预习中大家提出的疑问。
2、昨天大家问得较多的有:中国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深受感动的句子的理解等问题,大家各抒已见。
3、全班汇报
生:我查看了中国的地图,知道了中国台湾在我国东南海域。
生:我查阅了有关书籍,知道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胜利。
生:我上网查到中日甲午战争,了解到期1895年,清朝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邓世昌所率三艘军舰向日舰撞去,两百余名将士壮烈牺牲。中日签定《马关条约》,第二条内容是:中国把辽东半岛、中国台湾岛、彭湖岛等割让给日本。
生: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中国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所感。
生:我查了字典,明白了光复就是收复失地的意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一次比一次表达的感情强烈,第一次是“我”看见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这句话,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第二次是“我”走进教室和师生一起读这句话,表达了“我”和师生手爱国之情;第三次是参观小礼堂后,“我”激动地说这句话,表达了全体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之情。
4、师小结
同学们不仅会从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而且会用两只眼睛读书,表达得还很不错呢!
三、析词赏词、品文悟道。
1、师:文中有一句话贯穿全文,并且反复出现,是哪一句?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师:第二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生:我走近一间教室……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领悟一笔一画、认真、吃力的含义)
生:我从“一笔一画”体会到老师写得很认真。
生:为什么他写得很吃力呢?
师:我们拿起来,一笔一画,认真地写这句话。
(师生写这句话)
师:你们觉得吃力吗?为什么中国台湾教师写得吃力?
生:中国台湾教师刚学习祖国文字,他们以前被日本奴役,不准说国语不准写汉字,所以写得很吃力!
生:日本人真是可恨!中国台湾教师没有忘记祖国,尽管写得不熟练,但他写得很认真,因为每一个写都包含了他的爱国之情。
师:祖国的文字最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请大家在本子上一笔一画,认真地写这句话,铭刻在心中。
3、师:老师和孩子们是怎样读这句话的?找出相关语句来读一读。
生: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火热的真挚的心。
(领悟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真挚的含义)
生:我从中体会到师生对祖国深深的爱。
生:每个字每个音,都倾注了中国台湾师生的爱国情怀。
师: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一起来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再来——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第二次出现是什么情况理下?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怀着崇高的敬意……感到意外。
(领悟敬意、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意外的含义}
生:“我”看到老师写得那么认真,那么吃力,听到师生读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师:我们是中国人,让我们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这句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遍)
师:为什么“我”走进教室,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呢?
生:大家看到“我”也是中国人,感受到“我”也是爱国的,所以对“我”表示欢迎!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更起劲地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5、第三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我紧紧地握着……全部感情呢?
(领悟紧紧、激动、最简单的话、全部感情的含义)
师:“我”参观小礼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为什么那样激动呢?
生:“我”听到中国台湾教师介绍,小礼堂以前画的是日本人,现在画的是中国自己的伟人。读到这儿,我感到日本人多么歹毒,他们不仅让我们当亡国奴,而且让我们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那“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孔子画像。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有弟子三千,最杰出的有七十二贤。我会背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生:“我”还看到了诸葛亮的画像,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已知彼胆识过人,他是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故事有《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精彩极了!
生:“我”还看到了郑成功、孙中山的画像。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中国台湾,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中华国民第一任总统,在中国台湾人民的心中是“国父”。
师:“我”看到这些画像,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为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意又一次感动。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最能表达“我”这时的情感只有这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此时此刻,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来,我们一起激动地重复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遍)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语文课堂网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在叙事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认为好的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表演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表演展示时代背景:
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中国台湾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刚刚回到祖国怀抱时的事。
二、听课文录音,初知大意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台湾高雄的一所乡村小学。)
三、朗读课文,找出重点
1、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用尺、笔在文中画出来。
四、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第一次出现:
⑴指名读。(3、4节)
⑵第一次出现在哪里?老师是怎样写的?
板书:
写──一笔一画。
说明什么?(他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什么?
⑶“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出示:
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象每个字,每个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⑷有感情朗读3~6节。
2、学习第二次出现:
⑴自由读。
⑵第二次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时候,加上了谁?
⑶“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动人的情景”指的是什么,吸引住“我”的是师生们学习的内容,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认真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
⑷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圈出这些词语。
板书:
读──一遍又一遍。
⑸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他们有什么反应?为什么?
看插图,体会此情此景:
是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⑹朗读训练。(7~12节)
2、按刚才的方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⑴指名度13~16节:
第三次是怎样出现的?
⑵“我”是怎样说的?
板书:
“我”说──激动。
⑶为什么激动?
(因为看到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像,上面有──)
你知道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吗?
⑷看到这一切,“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被这种──所深深感动。
板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⑸齐读最后一节: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反问句的意思是什么?
(用了反问,就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⑹朗读训练。
五、总结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台湾时期,中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都不准学,但是,不甘奴役的中国台湾人民并没有忘记祖国,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文字。所以,一旦“光复”,他们就认真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7、1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澳门也于1999年回归了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拥有同一个母亲──中华!
(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六、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下来。
3、课外阅读《上下五千年》,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一笔一画──写
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国人一遍一遍──读深厚的爱国情意
我爱中国!
激动地──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台湾被侵略的背景知识。
能力目标:认识新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真挚的民族自尊精神。
培养学生爱国意识,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五、课前准备:
1、让学生收集中国台湾被侵略、收复的相关历史知识。(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中国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2、让学生摘抄爱国英雄的故事。
3、准备国歌的音乐。
六、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最难忘的一节课吗?那节课为什么会使你们难忘呢?今天,我们学习《难忘的一课》,看看作者为什么说这一节课让他终生难忘。
(二)学习生字
闽南语 诸葛亮
词语意思:
光复:收复。本文指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被收复。
真挚:本课指师生的感情真诚恳切,发自内心。
浓厚:色彩、意识、气氛重。
(三)引入课文
1、熟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概讲了什么内容。(课文大概内容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的师生共同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
2、找出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 地点:高雄一个乡村的学校里
人物:“我”、老师、学生 事件:我看一位老师给学生上国文课
3、了解文章结构,给课文分为四部分,分小组朗读,概括出大意。
(1)“我”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天来到高雄市郊的一所乡村小学。
(2)“我”在小学里见到师生共同认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
(3)“我”在礼堂参观中国伟人像,很受感动。
(4)“我”对在这所学校的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
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5、男生、女生比赛找出3次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情景是怎样体现的?
第一次:老师一笔一划认真吃力的写在黑板上。(体现了老师对祖国的爱。)
第二次:同学们严肃认真、富有感情、认真地、大声地、一遍一遍地读。(体现了学生强烈的,浓厚的爱国热情。)
第三次:看了中国伟人照之后,我内心的激动。
6、3次出现这句话,“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第一次:我被这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走进课室。
第二次:很感动。
第三次:我眼睛湿润了,很激动。
(说明作者也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感情)
7、作者看了中国伟人照后心里有什么感受?
看了伟人像,作者的感情进一步升华,他“紧紧地握着”年轻教师的手,想向他表达一下自己当时的心情,感到一时间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出自己的强烈感情,所以用反问句“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肯定、强调自己此时的全部感情,表达了“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七、拓展延伸:让同学们听国歌,谈谈他们的感想。培养爱国情操与民族自豪感。
八、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2、将收集的爱国故事讲给同学听。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
本课我主要是采用:导入入情──自学悟情──读议动情──总结释情的课堂结构,从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导入入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中国台湾美丽的风光,了解中国台湾有关历史,其目的是就是为了弥补他们对中国台湾感知的不足,同时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在随后的自学悟情教学中,紧紧围绕“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贯穿全文的主线,深入领悟情感,展开听说读写的训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分别在课文的三个不同的场景中反复出现,形成课文思想感情的主旋律,挈领全文。虽然是初读,整体感知课文,但这句话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看来,读这句话只要尽量读出感情就行了,而实际上这句话每次出现时读法是不同的。安排学生先读,然后老师激疑,形成悬念,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披文入情。读议动情,抓住“怎么读──为什么──悟真情”这三个主要环节,理解感悟。最后总结释情,结合当前情况,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在()里填上适当的词
年轻的( ) 一笔一画地( ) 祖国的( )
一遍一遍地( )熟练的( ) 大声地( )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里
1.每天放学,刘玉( )看书,( )打乒乓球。
2.( )仔细观察,作文( )能写具体。
3.( )他不定来。我们( )是要通知他。
4.奶奶( )满头白发,( )行动十分利落。
三、我会缩写
1、礼堂两面的墙上挂着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的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敌人被战士们赶跑了。
战士们赶跑了敌人。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2.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被我紧紧地握着。
五、我会用词造句
真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能按顺序排列句子
()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校园里很静。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地图上这片绿色的土地是哪儿个地方吗?是,是中国台湾。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与大陆密不可分。然而在1894年,中国与日本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遭到失败,于1895年鉴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此,中国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里,中国台湾人民受尽了屈辱和欺凌。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让中国台湾人民忘记自己的祖国,甚至不许他们说中国话,不许他们写中国字。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中国台湾才得以光复,结束了被日本长达50年的统治。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发生在中国台湾光复不久后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自读:
1、请大家把书翻到123页,自由朗读一遍全文,标上小节号,并且找到课文中反复出现的那句话,用笔划下来。
2、文中反复出现的是哪儿句话?(板书)一起读。一共出现了几次?
3、是的,这仅仅只有9个字的话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3次。那么每一次出现这句话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有选择地朗读课文,有答案了举手示意。
4、交流。
三、第一次出现
1、正像大家说的那样,三次出现这句话的情景都不一样。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出现这句话的情景。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的3-6段。其他同学们从这一段中找到描写老师和学生学习态度的句子,划下来。
2、你找到了哪儿些句子?(出示句子: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象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齐读。
3、为什么老师和同学们在学习这句话的时候是那么严肃,认真,那么富有感情?
4、同学们,中国台湾被日本人占领了整整50年,在这50年里,中国台湾人民过得是怎么样的生活呀!那时艰难困苦的日子,那时水深火热的岁月。作为一个中国人,甚至连说中国话,写中国字的权利也没有。这种亡国奴的感觉是无比痛苦的。如今,中国台湾光复了,中国台湾人民终于可以用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声地宣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你说,他们能不严肃,能不认真,能不富有感情吗?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情读好这两句话,一起来。
5、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的,这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同学们,这一颗颗火热而真挚的心其实就是什么样的心呢?是的,是同学和老师们深深的爱国之心,那是真诚恳切没有半点虚假的爱国之心,那是火一般滚烫,熊熊燃烧在心底的爱国之心呀!同学们,也请你们带上这火热而真挚的心读好这两句话。自己先试试,指名,齐读。
6、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压在心头整整50年的话今天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用国语向全世界宣布了。全体女同学,一起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压在心头整整50年的话今天终于可以骄傲自豪地用国语向全世界宣布了。全体男同学,一起读。这句压在心头整整50年的话今天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用国语向全世界宣布了。全体同学,一起读。
四、第二次出现:
1、是的,站在教室门口的我看到了……(读两段)同学们,当陌生人“我”突然走进教室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的时候,为什么他们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2、是的,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我们都爱中国。我们的感情是一样的,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此时此刻,没有人会在意你是谁,我是谁,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人,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中国。
3、让我们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好这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四组读,全班读。
五、第三次出现
1、同学们,课文第三次出现这句话是我来到了礼堂里,看到那里挂着中国伟人的画像情不自禁说出来的。请大家轻声地朗读课文的15.16段,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看着看着这些画像,我的眼睛湿润了?
2、交流。
3、同学们,中国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就包含在这画像里。这其中有开创儒家学派的一代宗师孔子,有足智多谋被看成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有收复失地的郑成功,还有带领人民推翻封建王朝,被大家尊为“国父”的孙中山。中国台湾人民永远记得无数像他们一样正直、聪明、勇敢的中国人,记得是他们编写了中国历史的壮丽篇章。他们不曾忘记这些,不曾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曾忘记自己深深爱着祖国。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看着这一切,想着这一切,我的眼睛怎么能不湿润呢?就请你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好这段话。(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自由,指名,齐读。
4、此时此刻,我已经被中国台湾师生,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意深深感动了,我想说的有很多很多,可是千言万语只化成了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的,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同学们,我此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我的心里都会想些什么?我感动着,为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深深地感动着。但我不仅仅是感动,我还会高兴着,自豪着,期盼着,甚至还有其他的感受,就请大家拿起笔,选择一种或几种当时我的感受,写下来。
5、交流。
6、同学们,正像你们所写的那样,此时此刻我的心里有那么多复杂的感受。我的心里有千言万语想说,可是这千言万语只化成了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全体起立,就让我们每一位在场的人永远都记住这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板书: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选读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创意理解“光复”的意思。
3、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
听歌曲《我的中国心》。
揭示:刚才我们听到的是香港歌星张明敏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首歌,歌名叫《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出了全香港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心声,所幸的是,香港人民的美梦终于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成真了。
二、课堂
1、理解“光复”,揭示课题:
⑴张明敏用歌声唱出了香港人民的渴望,1925年7月,著名诗人闻一多发表了爱国组诗《七子之歌》,下面是《七子之歌》中的第三首──中国台湾。
课件出示:
《七子之歌──中国台湾》
师生一起朗诵。
师:闻一多的这首诗道出了千千万万中国台湾人民的心声,同时也深深地震撼着大陆每一个同胞的心灵。的确,没有哪个母亲不思念离家的孩子,更没有哪个孩子不眷恋自己的母亲。今天,我们上的这篇课文《难忘的一课》讲的就是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后,一位船员在中国台湾乡村一所小学所见到的动人情景,有谁知道“光复”是什么意思?(收复。)
⑵有时候我们理解一个词,不但要从字面上了解,还要深究:什么时候丢失的?为什么会丢失?什么时候光复的?
课件出示:
史海沉钩
让我们走进“史海沉钩”去了解这段历史吧!
师:中国台湾在日本人的铁蹄蹂躏下整整50年,50年的屈辱50年的痛苦,如今,中国台湾终于──光复了。
引导学生谈中国台湾光复后的心情。
⑶揭示课题,指导读题。
⑷析题:
抓住“一课”一词,得出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文章。
(在“一课”一词下面板书事。)
师:你能不能用感叹的语气读一读课题?
(在“难忘”一词下面板书:抒情。)
⑸质疑:
那这篇文章叙的是什么事?抒的又是什么情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把握结构,整体感知: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件什么事?着重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板书:
学习祖国文字参观小礼堂
⑵找出描写“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小礼堂”的有关段落。
⑶通过刚才的自由朗读,哪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愛中国。
⑷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愛”字。
⑸说说为什么这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⑹分别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出现的有关段落。
3、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⑴齐读3~6节,即第一次出现的有关段落:
问: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联系具体的句子来谈,也可以通过朗读来体现。
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指导。)
⑵女生读7~12节,即第二次出现的有关段落:
问:第二次出现这句话,作者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主要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训练朗读,并引导学生了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台湾的老师和学生是欢迎我们的。)
⑶过渡:
除了同学们上面讲到的以外,还从哪些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对我是表示欢迎的。(参观小礼堂)齐读13~15小节。
⑷问:作者来到小礼堂,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中华名人)简介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此情此景,作者发出了什么感叹?
板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⑸抓住最后一句话教学第16节课文:
师: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怪不得作者在最后会这样说“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引导学生读最后一句)这是一个反问句,老师希望你们能用朗读告诉我它真的是一个反问句。“简单的话”指的是什么?“全部的感情”指的又是什么?
4、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⑴就让我们一排又一排,一遍又一遍地用这句最简单的话来表达我们全部的感情吧!
(再次训练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
⑵师:今天我们在这个难忘的教室上了这堂“难忘的一课”,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什么适合自己的作业?
⑶从你们的朗读中,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炽热的中国心,就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歌声中结束我们这难忘的一课吧!
【板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难忘的一课》。谁来说说这难忘的一课发生在什么地方?
(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
2、中国台湾,对我们同学来说是一个比较遥远、非常神秘的地方。课前老师请你们分组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现在就请你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课前把资料制作成网页,图文结合,学生一一介绍:中国台湾的阿里山;中国台湾的日月潭;中国台湾的自然资源;中国台湾的历史。)
中国台湾真是一个宝岛啊!但也真由于它的美丽富饶,致使这块土地万尽沧桑,经常被肆意践踏。老师想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
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后,1859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中,中国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中国台湾人民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这篇文章写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时的事。
3、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二、教学课文
同学们,法国小说家都德曾经说过:“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但不甘被奴役的中国台湾人民并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文字。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中国台湾人民是怎样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把它找出来。并思考它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1、学习第一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⑴这三次不同情况下的出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同的;我们先来看第一次出现的情景。请大家轻读这一段,然后做“测一测”中的选择题,根据你做的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光复:收复,指中国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
闽南语:让学生听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
真挚:感情真诚而恳切。
为什么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在中国台湾光复后,中国台湾人民急切要表达自己是中国人,他们热爱祖国的火热的感情可以从他们学习祖国文字中间表露出来。)
……
⑵谁能把他们对祖国的这种深厚的感情读出来?
2、学习第二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⑴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悄悄地走进了教室。竟也跟着师生们朗读着,学生接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⑵请同学们再仔细把这一段内容好好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当一个陌生人走进教室,师生们为什么不感到意外?
(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爱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⑶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把它朗读一遍。
3、学习第三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⑴学习了祖国的文字,作者又参观了小礼堂。那么他参观小礼堂时,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⑵这些伟人你们了解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选择自己了解的伟人介绍: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⑶看着,看着,作者的眼睛为什么不觉湿润了?
⑷此时此刻,你想对中国台湾的师生说些什么?
⑸那么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呢?
⑹跟你们刚才说的那些话相比较,你体会到了什么?
⑺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谁能把这种深厚的感情读出来。
(配乐朗读。)
三、复习总结
1、我们学过《王二小》、《鸡毛信》、《小英雄雨来》。今天我们又学了《难忘的一课》,请大家把这些连起来想想,再联系“南京大屠杀”、日本的731部队事件,想想在日本人占领下生活的中国人是什么滋味,会有什么感情?请大家谈谈学习了本课后,你想到了什么?
(几位同学交流。)
2、我想好多同学都想说,那就请你们把自己的感受发表在我们的讨论区。
一、激情导入,生自定学习目标
1、课前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师充满激情地叙述:
一曲雄壮的中国心唱遍祖国大江南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不忘祖国的感人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深清地呼唤它的名字。
3、生齐读课题。
4、师: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快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结合预习,看你能读懂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2、师:谁告诉老师,你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⑴生:作者走进教师,中国台湾师生为什么没感到意外?
师板书:
感到意外?
⑵生:为什么老师写字很吃力?
⑶师: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
⑷生:作者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师板书:
湿润了?
⑸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为什么出现三次?每次有什么感受?
师板书:
三次?感受?
3、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不仅善于提问题,还能抓住主要问题,(师手指板书的问题)在这几个问题中,哪一个是最主要的问题呢?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为什么出现三次?每次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是主要问题。
师:(在三次?感受?前加“·”号)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文,每一次的出现都伴随这一段感人的故事,都表达着浓浓的情感,这节课让我们抓住这个最主要的问题来领悟全文,大家有信心么?
三、自读自悟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出来,想一想你的感受和体会,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2、生十分投入地读句子,边读边想边划。
四、交流点拨,突破难点
1、小组内交流:
(师适时提醒:小组长让每个同学都说一说。)
2、集体交流:
⑴生: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的那么认真……因为从这段话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台湾师生非常爱自己祖国的文字。
师:击键出示相应的句子,问:对这段话的理解谁还有补充?
生:……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读这这段话好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继续交流。
⑵生:我感受最深的是7、8自然段,因为从这段话中我感受到了……
师:(击键出示相应段落)对这段话的理解谁还想补充?
生:……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读这段话。
生:读(读得不到位)。
师: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跨越时空,一起来到光复不久的中国台湾小学,你们就是那群学生,我就是那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你们现在跟着我读这句话。
(教师手指板书“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有慢渐快教读两遍。)
师:同学们,虽然老师的国语讲得不太熟练,但我还是一遍又一遍地教你们,知道老师是为什么吗?
生:老师,你终于可以在课堂上教自己祖国的语言了,你心里感到非常自豪……
师:是呀,老师刚才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读的,刚才,你们也和老师一样读得那么富有感情,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此时的感受和体会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生有感情地读。)
师:刚才,我们把自己当作中国台湾师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国台湾师生那浓浓的爱国情,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心得跟大家分享:我们在读书时,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人物来读,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师:继续交流。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六自然段,因为……
师:(击键出示相应的句子)你能通过朗读把你感受读出来吗?
生:能!
(生非常自信地读起来。)
师:大家评价一下,你认为他读得怎样?
生:非常好,因为从他的读中我感受到了……
师: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满意吗?
生:满意……
师:真了不起,这位同学的朗读得到了这么多同学的认可,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读这句话的吗?
生:我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人物来读……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把刚才咱们的读书方法马上用到读书中了。现在,想读这段话的同学可直接站起来读。
师:交流到这里,咱们来看课前的疑问:为什么没感到意外?
生:……
(教师让课前提出疑问的同学回答。)
师:是呀,他们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是爱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接近,使他们融合在了一起。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第15自然段,因为……
师:(击键出示相应的段落)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大家吗?(生自信地点点头)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看从他的读中你能听出什么?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大家对他的朗读满意吗?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
师:刚才朗读的同学,你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满意吗?
生:满意,但我还有补充……
师:是呀,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他们不允许中国的孩子了解中国的伟人,妄图使中华儿女永远受他们的统治,而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挂上中国伟人的像了,这怎能不令作者感到自豪。
师:同学们了解文中的这些伟人吗?谁结合着课前查阅的资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想说的可以直接站起来说。
生:……
师:放课件(历代伟人的像,边放边旁白:这历代伟人画像中,有大教育家孔子,有民族英雄郑成功……伟人在他们心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中国台湾师生说些什么?
生:……
师:交流到这里,我们来看这个问题。
师手指板书:
湿润了?
生:……
⑶师:听着中国台湾师生那激励的话语,看着我们祖国历代伟人的像,作者的感情更浓了,感受更深了,他写下了更为感人的语句,现在让我们端起书,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体会?
生:……
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正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在这最简单的九个字里却包含着千言万语诉不尽的情,有激动,有崇敬,更重要的是作者也是中国人,作者也深深的爱着自己的祖国,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再一起重复着读读这句话。
生:“(师手指板书)充满激情地重复读。
师:交流到这里,现在谁弄懂了这个问题?
师手指板书:
三次?感受?
生:……
师:第一次是作者看到中国台湾师生认真学祖国文字的情景,此时的他感受到了中国台湾师生的爱国情,第二次是作者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室,跟中国台湾师生一起学习,抒发了他的爱国情,第三次是自己被中国台湾师生那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深震撼了,从心底里抒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情。
⑸教师:交流到这里,同学们还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
五、整体回归,课外延伸
1、师:速浏览课文,思考课题为什么称为难忘的一课?
生:……
2、学完课文,同学们回去想干什么?
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背过。
生:做读书笔记。
生:写一篇读后感……
师:大家喜欢哪项就做哪项,有一项工作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完成,回去继续搜集祖国伟人的资料,并关注中国台湾现在的发展,可以通过看书、看报、上网等办法,下节阅读课咱们来交流。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意外?中国台湾师生
湿润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作者
三次?感受?全国人民
【教学目标】
1、认识“闽、诸”2个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题,激发情感
1、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同学们,谁能读一读板上的句子。
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黑板上的话出自课文《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介绍文章背景。
三、初读课文,扫请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四、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课文着重写了那几个主要场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两部分其中一部分。
3、汇报并说明原因。
4、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这句在文章中出现几次?每一次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出示最后一句设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五、总结全文,了解详略
《难忘的一课》中“一课”都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哪一部分详哪一部分略?
六、感情升华,读写结合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2、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课文线索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阅读时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一、我能看拼音写句子
yíwèichuányuánzàiyìsuǒpǔtōngdexiāngcūnxiǎoxuéshàngleyìjiélìngt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hōngshēngnánwàngdeyǔwén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年轻的()真挚的()浓厚的()
祖国的()崇高的()强烈的()
熟练的()宽敞的()简单的()
热情地()激动地()大声的()
一遍一遍地()一笔一画地()
三、我会缩写
1、礼堂两面的墙上挂着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的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用词造句
真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能按顺序排列句子
()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校园里很静。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六、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珍贵的礼物
①妈妈从国外访问演出回来了,我去机场把她接回家。一回到家里我就叫着要她把给我的礼物拿出来,因为妈妈在信里告诉我,她给我买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礼物。
②妈妈笑着递给我一小包东西,我打开一层又一层的棉纸,才看见一个小小的盒子,我打开了小盒子,一看,不禁哑然失笑,那是什么呀!是一个铜铸的光着身子的撤尿小男孩。
③我笑了半天,红着脸把它还给了妈妈,嘟嚷着说:“你不给我买一个金发的洋娃娃,却给我这么一个撒尿小男孩。”我撅着嘴巴,妈妈却笑了,她告诉我:“这可是一件珍贵的礼物呀!”我说:“什么珍贵不珍贵的,我连看都不好意思呢。”妈妈笑得前俯后仰,解开我捂着双眼的手,叫我仔细看看这个小铜人,我仍然不肯看它。
④妈妈严肃了,一把把我拉到了身边,给我讲了这个小男孩的故事:
⑤“这个男孩是比利时的民族小英雄。普鲁士士兵攻打比利时,准备用炸药炸毁整个城市,药线点燃了,嗤嗤直冒烟。大人们都在战场上抗敌。这孩子急中生智,在药线上撒了一泡尿,炸药因此没有,他救下了整座城市。比利时人民感谢这位民族小英雄,为他树了纪念碑,就是这个样子的。”
⑥妈妈举起了她手中的小铜人,我从捂着双眼的手指缝里望去,这两寸高的小铜人闪闪发光,散发出一圈奇异的光彩,我一把夺过小铜人,轻轻地抚摸着。
⑦妈妈接着又对我说直到今天比利时人民还在怀念他他们把小孩的形象制成大大小小的雕塑在主要街道商店里出售不仅卖给本国人民还卖给外国朋友
⑧这一夜,小铜人在我的枕边度过,我好像在和它细细对话:你是一个爱国的民族小英雄,我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红领巾,我爱我的祖国,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的一切都是属于哺育我长大的祖国。我们两个将成为最亲密的好朋友。
1、给文章第7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把下面的几成语分别填入恰当的解释后面的括号里。
哑然失笑前俯后仰急中生智爱不释手
⑴危急的时候,猛然间想出来办法。()
⑵形容大笑时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
⑶忍耐不住,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⑷由于特别喜爱而不肯放下。()
3、请按照作者对待礼物的态度变化给文章分段,用“∥”在文中标出,并把段意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开始对小铜人的态度是“红着脸把它还给了妈妈”,手“捂着双眼”“不肯看他”,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后,作者“一把夺过小铜人,轻轻地抚模着”。这时作者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把作者的心理活动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生:62周年!
2、师:我们怎么忘记,62年前,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不仅在中国大陆横行霸道,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等无数大血案,而且侵略并血腥治中国台湾整整50周年。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了。1949年,我的爸爸的爸爸就是我那未谋面的爷爷,随军去了中国台湾,走时才十七八岁,至今还没有回来。五十八年来,爷爷日日思归,我们也想念爷爷。国耻难忘,亲人分离,这两者联系在一起,让我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难忘的一课》!
二、汇报预习、整体感知
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中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着文字的背后。请大家用两只眼睛默默读全文,用心去思考昨天预习中大家提出的疑问。
2、昨天大家问得较多的有:中国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深受感动的句子的理解等问题,大家各抒已见。
3、全班汇报:
生:我查看了中国的地图,知道了中国台湾在我国东南海域。
生:我查阅了有关书籍,知道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胜利。
生:我上网查到中日甲午战争,了解到期1895年,清朝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邓世昌所率三艘军舰向日舰撞去,两百余名将士壮烈牺牲。中日签定《马关条约》,第二条内容是:中国把辽东半岛、中国台湾岛、彭湖岛等割让给日本。
生: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中国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所感。
生:我查了字典,明白了光复就是收复失地的意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一次比一次表达的感情强烈,第一次是“我”看见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这句话,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第二次是“我”走进教室和师生一起读这句话,表达了“我”和师生手爱国之情;第三次是参观小礼堂后,“我”激动地说这句话,表达了全体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之情。
4、师小结:
同学们不仅会从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而且会用两只眼睛读书,表达得还很不错呢!
三、析词赏词、品文悟道
1、师:文中有一句话贯穿全文,并且反复出现,是哪一句?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师:第二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生:我走近一间教室……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领悟一笔一画、认真、吃力的含义。)
生:我从“一笔一画”体会到老师写得很认真。
生:为什么他写得很吃力呢?
师:我们拿起来,一笔一画,认真地写这句话。
(师生写这句话。)
师:你们觉得吃力吗?为什么中国台湾教师写得吃力?
生:中国台湾教师刚学习祖国文字,他们以前被日本奴役,不准说国语不准写汉字,所以写得很吃力!
生:日本人真是可恨!中国台湾教师没有忘记祖国,尽管写得不熟练,但他写得很认真,因为每一个写都包含了他的爱国之情。
师:祖国的文字最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请大家在本子上一笔一画,认真地写这句话,铭刻在心中。
3、师:老师和孩子们是怎样读这句话的?找出相关语句来读一读:
生: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火热的真挚的心。
(领悟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真挚的含义。)
生:我从中体会到师生对祖国深深的爱。
生:每个字每个音,都倾注了中国台湾师生的爱国情怀。
师: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一起来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再来──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第二次出现是什么情况理下?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怀着崇高的敬意……感到意外。
(领悟敬意、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意外的含义。)
生:“我”看到老师写得那么认真,那么吃力,听到师生读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师:我们是中国人,让我们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这句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遍)
师:为什么“我”走进教室,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呢?
生:大家看到“我”也是中国人,感受到“我”也是爱国的,所以对“我”表示欢迎!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更起劲地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5、第三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我紧紧地握着……全部感情呢?
(领悟紧紧、激动、最简单的话、全部感情的含义。)
师:“我”参观小礼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为什么那样激动呢?
生:“我”听到中国台湾教师介绍,小礼堂以前画的是日本人,现在画的是中国自己的伟人。读到这儿,我感到日本人多么歹毒,他们不仅让我们当亡国奴,而且让我们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那“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孔子画像。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有弟子三千,最杰出的有七十二贤。我会背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生:“我”还看到了诸葛亮的画像,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已知彼胆识过人,他是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故事有《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精彩极了!
生:“我”还看到了郑成功、孙中山的画像。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中国台湾,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中华国民第一任总统,在中国台湾人民的心中是“国父”。
师:“我”看到这些画像,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为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意又一次感动。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最能表达“我”这时的情感只有这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此时此刻,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来,我们一起激动地重复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遍)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文本解读】
浓浓的爱国情意在本课多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几个字上表露无遗。文本看似浅显,但其实内蕴的那股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意如果无法得到彰显,那么,整堂课的教学必然走向失败。本课的教学不仅有了优秀的课堂设计,而且教师的显然每时每刻都在牵动着学生的心,引领着学生真正走进了一个爱国的殿堂。
【教学实录】
一、课前“知识快餐”,介绍背景
(著名爱国将领和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在美国考察期间,有一次,他和一名使馆人员去邮局往国内寄东西。邮局职员看了邮单后故意问:“你是哪国人?”吉鸿昌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我是中国人!”那职员冷笑道:“地球上已找不到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同行的使者却低声劝道:“吉先生,你为何要说自己是中国人呢?你可以说自己是日本人,这样就能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大声斥道:“你觉得中国人丢脸吗?我却觉得当中国人很光荣。”回到寓所,吉鸿昌越想越气,当即找到一块半尺来长的硬纸板,亲自用毛笔在上面用英文写了5个大字:“我是中国人!”无论是外出,还是出席宴会,他都把它佩戴在胸前。)
师:看完了这个故事,我想,一定有很多同学,深有感触地对自己说道:“一定要做个豪迈的中国人”吧?但大家可曾思索过,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一个多么可悲的时代啊!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竟到了连自己的国籍都不能堂堂正正说出口的境地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上海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不能忘记“圆明园”那场空难性的烈火与洗劫,更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这种种的种种,让无数的百姓颠沛流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时,在我们的中国台湾,那里也正经历着一次空前的大劫难。
(出示关于中国台湾被日本人侵占后的背景资料。)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难忘的一课》便是其中的一朵小浪花。
(读题。)
情感的积淀是上好一节成功公开课的坚实基础,我们倡导“简单而扎实”的语文课堂,每一堂有效的课前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扩大知识面,更能垫定学生感情的基础,再加上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的控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感知难忘事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花一分钟时间默读课文,然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谈理解,师指导。)
师:让我们再一次看看题目吧!(读题)这一节课在作者的心里已刻上了一个极深极深的烙印。可到底让作者难忘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来说说吧?
生:作者难忘的是中国台湾的师生对祖国诚挚的爱。
生:我补充,难忘的是中国台湾民众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对回归后的中国台湾人民爱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二课时师:就像上节课一样,抓住非常有情感的句子来感动我,抓住事实来说服我。刚才大家主要讲了大娘的事实,读出了感情...
【支玉恒西安公开课】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师:咱们今天讲哪一课?生:草原。师:(板书“草原”)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
整理:时金林执教:窦桂梅 时间:2003年3月16日 地点:扬州教育学院瘦西湖校区体育馆 学生:六年级 师:同学们,今天窦老...
窦桂梅作文示范课《捶捶乐》课堂教学实录及全程评析 (2003年4月 福建邵武实验小学) 执教:北京窦桂梅 整理:福建...
长城的课堂实录片断及反思了解长城的结构,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及设计的巧妙师:细读第二段,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
落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去,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
课前在每位同学座位上发放动物头饰. 师生共同边歌边舞《金孔雀》 上课铃响. 师:昨天,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做客,我和许...
窦桂梅师:猜猜我从哪来 生:您从北京来.师:你真有礼貌,加上一个"您".心字在底,把我放在你的心上.给他点掌声,也算是给我一点...
海口九小 魏敏课前谈话师:孩子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你们用什么来欢迎老师们呢 (生鼓掌)师: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
鸟的天堂内蒙古包头市高新区赵家营小学 张娟课文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第一课时(在提示课题和生字词教学以后)师:下面我们学习课文。赵州桥为什么有名?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请翻开书听老师读...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八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写“清凉、留意”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