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1:14
一.优异生培养目标:根据因材施教原则,由优异生指导小组根据优异生自身条件,确定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
二.优异生选拔条件:优异生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术思想丰富,富有求知、探索精神,具体条件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思想进步,作风正派,学年德育测评在班级前八名。
2学习自觉,刻苦勤奋,思维敏捷,方法得当,学习成绩优良,第一、二学年平均学分绩点≥3.7,第三、四学年平均学分绩点≥3.3。
3注重体育,身心健康,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成绩达标。
三.选拔比例控制在每届学生总数的5%以内。
四.选拔方法:
1.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由辅导员或任课教师向院长推荐,推荐名额不限。
2.各系对推荐学生进行初步审核,名单报教务处、学办,由学办审定德、智、体素质测评,教务处组织选拔考试;选拔考试科目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每门考试时间两小时,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开学后第一个双休日举行。
3.根据德、智、体素质测评及选拔考试成绩,由教务处会同学办提出初选名单。
4.由教务处召开有关院长会议对初选名单进行讨论,确定优异生正式名单,报分管校长批准,张榜公布。
五.综合考核:为了保证优异生的培养质量,每学年由各院组织优异生指导小组对所培养的优异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凡考核结果不符合选拔条件中任一款条件者予以淘汰。
六.培养方法:
1.优异生培养实行集体导师制,由各院挑选思想品德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3~5人组成优异生指导小组。
2.优异生的培养要贯彻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素质好的原则,实行教学计划单列,前两年到两年半按学科大类打好基础,全校性的公共课程可单独设班,后一年半到两年按各位优异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朝本学科纵深方向发展或在学科结合点上进行培养。优异生的教学计划由教务处会同各院优异生指导小组联合制订。
3.优异生的教学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允许优异生通过自学参加考试。优异生使用的教材可以选用合适的外文教材。
4.优异生在读期间应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学科竞赛,参与指导教师的一项课题研究,寄发一篇学术论文,每年有一定时间参加社会或科研实践,各院和指导教师应精心安排,并列入教学计划内。
5.要为优异生的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⑴在图书借阅方面享受硕士研究生的待遇。⑵实验室对优异生开放,优异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自行设计自已动手进行实验。⑶每年提供若干免费上机机时。⑷每年提供若干资料费。
七.优异生享有的待遇:
1.凡毕业前最后两学年连续选拔为优异生者,毕业时颁发优秀毕业生证书,并享有优秀毕业生相应的待遇。
2.推荐免试直升攻读硕士学位。
3.允许并鼓励学有余力的特优学生提前选听硕士研究生课程。本科学习期间选修研究生的课程合格,在录取为本校研究生后,可计入研究生学习期的学分。
4.利用七校联合办学优势,为优异生选读其它六校课程创造条件。
5.对提前修满学分的优异生,允许其提前毕业。
八.优异生培养从95级开始,请各院制定好各专业的优异生培养教学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魏书生陈晓艳同学的母亲: 您好! 您来信写了一件使您伤心的事:您每天起早贪黑照顾晓艳,给她做饭,给她洗衣,可她...
尽管生活清苦,绝大部分教师以为国分忧为荣,以为民吃苦为乐,情系祖国未来,心付颗颗童心,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表达着对人民...
魏书生 从1979年开始,我们班级黑板的北侧,每天都要写一条新的格言。同学们轮流做这件事。有一天,轮到了杨奕同学,她...
魏书生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纵观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人,他们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断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反过来,许...
魏书生我自己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某一天抓得紧,一件接一件地做实事,顾不上惆怅,没时间犹豫,来不及拖拉,就这么不停地在...
,主要在于“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六法”。下面是详细内容,是以任小艾老师的口气说的。一...
郗会锁曾经多少人望而止步的班主任工作在任老师却是软磨硬泡的得来,多少人报苦怨累的班主任工作在任老师却是痴迷沉醉的享...
1、 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
清流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
清流先看一个故事: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要飞到什么地...
唐葵阳从师专毕业后的马艳被分配到北京市163中学。这是一所“三类学校”,正确的叫法是“基础薄弱校”即“薄弱”的校舍、...
班主任日常工作之一-------每日班务工作制度1、检查学生仪表,督促学生佩戴胸卡,穿校服,穿运动鞋。2、早、午均应该安排...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