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范文大全 > 礼仪 > 礼仪常识 > 礼仪知识大赛(通用3篇)

礼仪知识大赛(通用3篇)

更新时间:2025-08-14 15:43:24

礼仪知识大赛篇1

一.活动背景:

1、南昌大学“社团文化艺术节”是南昌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的,旨在帮助广大昌大社团展现自己风采的一个平台,英美文学社也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展示自己,满足社员的最大利益。

2、英美文学社是所有英美文学爱好者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一直致力于帮助本社社员以及全校同学增进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展西方文化知识,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为主要形式,让英美文学社成为众多英美文学爱好者的朋友,成为他们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扇窗,同时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英美文化。另外此次活动游戏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生活。

二.市场调查:

我校在校师生60000余人仅我前湖校区就有40000,学生活动积极,追求新潮,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他们的消费特点和行为方式,将左右和引领整个社会潮流的发展方向,尤其在西餐消费上绝对可称为消费主流.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4日(具体时间可调整)

四.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五.主办单位:

南昌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南昌大学英美文学社

六.活动简介:

多媒体教室进行,以游戏为主线,以英美文化为主题,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英美文化;

利用多媒体,准备适当的实物,让大家体验吃西餐的礼仪与乐趣;

七.活动流程:

八.A、准备阶段(提前活动一周进行):

1.4月13日(星期一)社团部开始去申请多媒体教室和挂横幅的批条。

2.4月14日(星期二)开始在休闲广场报名。

3.4月15日(星期三)在天健园食堂路口继续报名。

4.4月16日(星期四)申请笔试教室,第二天编辑部6:30进入教室并在黑板上写明“此教室英美文学社组织考试,考试时间7:00至7:30”。

5.4月17日(星期五)晚七点编辑部组织笔试,决出前十五名。

6.4月18日(星期六)组织部就要制作好入场券和二十个组牌。

7.4月20日(星期二)开始在桥上悬挂条幅,并张贴出海报,广发传单

8.4月21日嘉宾请帖送出

9.4月24日中午12:30全社部委大会,分配任务到个人。

10.4月24日当天提前一小时到场,布置现场。宣传部在4月22日前提交布置方案,22日中午部长会议审核并通过该方案。

B.进行阶段:

1.若借到103等大教室,则在门口安排2名人员发放入场券;若只是102,则在后门出安排一人指引同学从前门入,前门安排两名人员发放入场券。

2.7点活动准时开始。主持人致词并介绍嘉宾。

3.找错环节。每晋级一组,可由嘉宾进行一次幸运观众抽奖,抽取十五名幸运观众,每人2张优惠券。共计120张优惠券。此环节结束后,再进行一次幸运观众抽奖,抽取一名幸运观众,奖品为两张免费体验券。

4.体验环节。分两轮。第一轮结束后主持人利用幻灯片介绍奖品使用方法。接着继续进行一轮幸运观众抽奖,抽取两名幸运观众,奖品为两张免费体验券。

比赛规则:

分预赛和决赛

预赛:所有报名组按我们的短信通知,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笔试,按成绩取前十五名的队伍参加决赛。笔试由每组派一名代表作答。预赛被淘汰组在决赛现场,还有机会复活。复活方式:抽签。共复活五组。复活胜出组和预赛胜出组共同进入决赛中的挑错环节。

决赛:分挑错环节和体验环节

主持人,给参赛选手和观众说明规则和注意事项。

挑错环节:淘汰十六组。淘汰组每位成员将获赠四张优惠券。共128张优惠券。淘汰方式:准备20叠白纸,每叠8张,20枝笔。把20组人分为4方阵,每方阵5组同时观看2个片段并找出其中的错误写在纸上(片段平分4个方阵,每个方阵2段)。每个片段放完后有10秒的停顿时间,各组立即停止作答并亮题板,违者取消晋级资格。随即播放含正确答案的片段(此片段由网络部处理制作),主持人马上为答对组加分(可用气球作加分信物,气球只需苹果一般大即可)。两片段结束,从五组中晋级一组,若出现成绩相同,则进行抢答PK,共五道抢答题。每晋级一组,可由嘉宾进行一次幸运观众抽奖,抽取十五名幸运观众,每人2张优惠券。共计120张优惠券。此环节结束后,再进行一次幸运观众抽奖,抽取一名幸运观众,奖品为两张免费体验券。

体验环节:分两轮。主持人先给观众们介绍一下西餐的注意事项,给参赛选手说明规则,同时工作人员开始摆放餐具。

第一轮:两组各派一名代表同时体验同一环节,体验哪一环节由第一次的幸运观众决定,该观众从PPT中的编号为A——H的暗格做出选择(每个暗格一点击就会翻转,出现挑错环节的七个片段,一个暗格代表一个片段,“使用餐巾纸”不加入体验环节),主持人现场给两组布置体验任务。两组间用挡板隔开。一个片段表演完,评委即时点评,晋级一组。第一轮结束,晋级两组。

此时再进行一次幸运观众抽奖,抽取两名幸运观众,奖品为两张免费体验券。

第二轮:第一轮中未晋级两组再体验一个片段,争夺第三名。一个片段表演完,评委即时点评,评出第三名。晋级两组再体验一个环节,争夺一二名。同样评委即时点评,评出第一二名。

奖品设置:

一等奖获得组将获得8张“365咖啡茶语”提供的免费体验券;

二等奖获得组将获得4张“365咖啡茶语”提供的免费体验券;

三等奖获得组将获得2张“365咖啡茶语”提供的免费体验券;

C、尾声:

主持人利用多媒体,向大家介绍一下英美文学社,及本次活动赞助商,最后宣告活动结束。

需西餐厅提供的物品:餐巾纸和方巾、整套吃牛排的刀叉、盛汤的碗及汤勺、高脚酒杯、喝咖啡的整套用品、盘子若干。

礼仪知识大赛篇2

1、【单选题】公务衬衫的颜色错误的是

A白色

B浅蓝色

C浅黄色

D藏蓝色

2、【单选题】选购西服时注意西服里衬的余量为宜

A一指

B两指

C一指半

D两指半

3、【单选题】女性社交场合穿正式礼服时不正确的是

A旗袍

B披肩

C光腿

D露背

4、【单选题】女性职场发型的关注点不包括

A发色

B长度

C发饰品牌

D发型

5、【单选题】女性化妆或补妆时尽量在完成

A工位上

B电梯间

C办公室

D洗手间

6、【单选题】职场女性佩戴首饰时脖颈区域最多出现件为宜?

A2

B3

C1

D0

7、【单选题】女性裙装五不准中描述错误的是

A穿套裙不能光腿

B黑色皮裙不能穿

C不能三截腿

D只能肉色丝袜

8、【单选题】女性商务休闲装不包括

A时尚裤装

B连衣裙

C毛线织物

D牛仔裤

9、【单选题】女性职业套裙的装扮要求中不包含

A深色

B盘发

C制式皮鞋

D黑色丝袜

10、【单选题】女性形象的关键点不包括

A典雅

B大方

C赢得尊重

D女强人味

11、【单选题】人的第一印象多长时间就会形成

A3秒钟

B1分钟

C7秒钟

D10分钟

12、【单选题】中庸保守、质量上乘适合哪一种款式风格人的配饰?

A浪漫型

B优雅型

C戏剧型

D古典型

13、【多选题】工装的形象要求包括

A干净平整

B合身合体

C无明显破损

D配件齐全

14、【单选题】色彩的配色方案不包括

A弱对比

B强对比

C中对比

D纯色

15、【单选题】香水的喷洒位置不包括

A耳后

B腰间

C大腿内侧

D腋下

16、【单选题】男士商务休闲装的要素包含

A有领有袖

B人字拖

C短裤

D牛仔裤

17、【单选题】男性公务配饰三一定律的“一”指的是

A材质

B款式

C品牌

D颜色

18、【单选题】公务领带代表时尚型的颜色为

A浅灰色

B酱红色

C明黄色

D浅粉色

礼仪知识大赛篇3

1.对索取名片的方法描述正确的有(ABCD)

A.交易法:首先递送名片;B.激将法:递送同时讲“能否有幸交换一下名片”;

C.平等法:“如何与你联系?”C.谦恭法:对于长辈或高职务者,“希望以后多指教,请问如何联系?”

2.名片使用中的三不准是指(ABD)

A.名片不得随意涂改。B.名片不准提供两个以上的头衔。

C.不用特殊材质负制做名片。D.名片不印多个联系方式。

3.双方通电话,应由谁挂断电话(AC)

A.主叫先挂电话;B.被叫先挂电话;C.尊者先挂电话;D.不做要求,谁先讲完谁先挂,最好同时挂。

4.当您的同事不在,您代他接听电话时,应该(B)

A.先问清对方是谁;B.先告诉对方他找的人不在;

C.先问对方有什么事;D.先记录下对方的重要内容,待同事回来后告诉他处理。

5.商用名片讲究三个三,以下属于这三个三内容的有(ABD)

A.商用名片负责制时要有企业标识、企业全称、部门;B商用名片要提供本人称谓:姓名、行政职务、学术头衔;

C.商用名片的交换三原则是交换索取,双手送上,注视接受。

D.商用名片通常只能提供三种联络方式.联络方式:企业所在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办公电话。邮箱、传真要酌情给,手机等私人联系方式不要印;

6.以下属于电话形象要素的有(ABCD)

A.通话内容:语言、信息等内容;B举止表现:神态、语气、态度、动作等等;

C.通话时机,时机不对会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双方关系;D.公务性问题。

7.电话通话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

A.为了不影响他人,不使用免提方式拔号或打电话;B.为了维护自己形象,不边吃东西边打电话;

C.为了尊重对方,不边看资料边打电话;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在商务礼仪中,有些时候,不要因公事打对方电话,这些时候通常是指(ABCD)

A.星期一早上10:00以前的时段;B.周末的16:00以后时段;

C.对方休假时段;D.平常22:00-6:00这个时段。

9.在会客时或拜访客户时,手机要做到(BCD)

A.不大声讲电话B.不响C.不听D.不出去接听

10.学习商务礼仪的目的是(ABD)

A.提高个人素质;C.便于理解应用;C.有利于交往应酬;D.维护企业形象。

11.商务交往中女性佩戴首饰的原则是(ABCD)

A.符合身份,以少为佳;B.同质同色;C.不佩戴珍贵的首饰;D.不佩戴展示性别魅力的首饰(如胸针、脚链)。

12.对于汽车上座描述正确的有(ABCD)

A.社交场合:主人开车,副驾驶座为上座;B.商务场合:专职司机,后排右座为上(根据国内交通规则而定),副驾驶座为随员座;C.双排座轿车有的VIP上座为司机后面那个座位;D.在有专职司机驾车时,副驾驶座为末座。

13.下列关于语言礼仪正确的有(ABCD)

A.商务交往中应该遵循“六不问原则”;B.语言要正规标准;C.商务语言的特点:“少说多听”;D.双方初次见面无话可说时,可以“聊天”—谈天气。

14.关于握手的礼仪,描述正确的有:(BCDEF)

A.先伸手者为地位低者;B.客人到来之时,应该主人先伸手。客人离开时,客人先握手。

C.忌用左手,握手时不能戴墨镜;D.男士与女士握手,男士应该在女士伸手之后再伸手;

E.不要戴帽子,不要戴手套握手;F.下级与上级握手,应该在下级伸手之后再伸手:

15.关于商务礼仪中对着装的说明正确的有(ABD)

A.社交场合可着时装、礼服、中山装、单色旗袍、民族服装等服装;

B.通常情况下,男士不用领带夹,但穿制服可使用;

C.女性在商务交往场合不能穿皮裙;(正确答案为:不能穿黑色皮裙,通常最好不要穿破裙)

D.高级场合:男性看表,女性看包。普通商务场合:男性看腰,女性看头。

16.商务着装基本规范(ABD)

A.符合身份;B.善于搭配;C.遵守惯例D.区分场合,因场合不同而着装不同。

17.男性的“三个三”是指(BCD)

A.全身不能多过三种品牌;B.鞋子、腰带、公文包三处保持一个颜色,黑色最佳。

C.全身颜色不得多于三种颜色(色系);

D.左袖商标拆掉;不穿尼龙袜,不穿白色袜;领带质地选择真丝和毛的,除非制服配套否则不用一拉得,颜色一般采用深色,短袖衬衫打领带只能是制服短袖衬衫,夹克不能打领带。

18.商务礼仪中有很多与三有关的要求,请选出正确的表述。(ABDEF)

A.服饰三要素:色彩、款式、面料;B.接待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C.热情三到:眼到、心到、手到;D.微观上商务礼仪有三个基本特征: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

E.沟通中三个循序渐进的方面:(1)自我定位;(2)定位他人;(3)遵守惯例。

F.领带的三种时尚:男人的酒窝Men’Dimple、不用领带夹(除非经常挥手致意的VIP和穿制服并使用特制领带夹的公务人员)、领带下端箭头在腰带扣的上端(西服一般不扣最下面的扣子,合身的西服最下面扣子正好在腰带扣处,这样领带不至于露出下端);

19.正规商务中,关于着装的说法,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D)

A.上班时间不能穿时装和便装;B.个人工作之余的自由活动时间不穿套装和制服.

C.工作之余的交往应酬,最好不要穿制服;D.公务场合夏天男性可穿短袖衬衫配西裤,女性穿衬衫加套裙;

20.对于座次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A.后排高于前排B.两侧高于中央C.中央高于两侧D.内侧高于外侧

E.前排高于后排F.外侧高于内侧

21.有三种情况下通常不宜使用商务礼仪,这三种场合是(BCD)

A.初次交往B.老朋友相聚C.夫妻之间D.与少数民族交往

22.自我介绍应注意的有(BDE)

A.先介绍再递名片;B.先递名片再做介绍;C.初次见面介绍不宜超过5分钟

D.初次见面介绍不宜超过2分钟E.先介绍自己,再让对方介绍F.先让对方做完自我介绍,自己再做介绍

23.以下对礼品的描述正确的有()

A.礼品的特性有:纪念性、宣传性、便携性、独特性、时尚性、习俗性等;

B.礼品的特性有:纪念性、宣传性、价值性、独特性、时尚性、美观性等

C.选择礼品的基本原则:人、物、时、地;

D.通常不要给性常送玫瑰,特别是不要送1朵红玫瑰。

24.商务礼仪的3A原则是()

A.理解对方B.注视对方C.重视对方D.了解对方E.接受对方F.赞美对方

25.西餐宴会上女主人的行为表述正确的有()

A.在西餐宴会上女主人是第一次序;B.女主人就座其它人才能就座,女主人打开餐巾表示宴会开始;

C.女主人拿起刀叉其它人才可以吃;D.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表示宴会结束。

礼仪知识大赛(通用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